财经新闻

【独家】购物节火力全开 电商逆境创佳绩

日月同数购物节-打破疫情经济困局(下篇)

独家报道:苏韵鸰

“日月同数购物节”新经济模式火力全开,消费者在购物节都买些什么?

你或许会以为,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萎缩,大马人的消费欲望会因此被削弱。

答案却恰恰相反,甚至令你惊叹的是,疫情期间,电商巨头还不断创新销售纪录,包括双6(6月6日)当天在线上售出2公吨榴梿,双8(8月8日)售出34公吨国民级饮料美禄(MILO),来到双9(9月9日)的超级购物节,才开跑首小时内就已售出1200万件商品。

为了防疫冠病散播,我国于3月18日启动行动管控令,导致传统的线下消费形式受阻,商家于是专攻线上行销,连同带动“隔天送货”的快递服务业。也有电商与线下实体店跨界合作,打通了线上新销路,缔造双赢局面。

中国电商平台曾在过去的双十一狂欢节突破千亿令吉的销售额,这项亮眼的成绩验证了网购具有无穷潜力,可以探索和开发商机,令许多电商也想法设法在“日月同数”这类易记的日子里推高网销业绩。

《南洋商报》访问电商平台虾皮(Shopee)区域董事总经理何子翔,了解如何以大数据剖析“日月同数购物节”的消费趋势,如何让购物节销售成绩在逆势中增长,同时凸显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和潜力。

双9一小时卖1200万商品

双9凌晨12时,1200万件商品在一小时内售出!

上个月刚落幕的双9(9月9日)超级购物节,大马电商平台Shopee于凌晨12时正式开跑后的首小时内就售出1200万件商品,其中在消费高峰时段,一分钟内可售出70万件商品,如此的消费热远超乎电商的预期。

用户浏览量高3倍

不仅如此,当天在该平台也推出倒数计时和马拉松式直播,用户浏览量比平日高出3倍,而直播带货销售业绩也比平日增加2.5倍。

何子翔指出,在疫情的冲击下,商家反倒更积极在线上销售各种品牌,借此提高知名度,这令今年电子商务的需求加速增长,尤其在管控令期间,消费者每周登入网购平台的浏览量也增加了20%。

“所有类别的商品需求也持续上升,其中,中高端品牌和零售商的变化最为明显。”

他举例,疫情期间,三星(Samsung)品牌在Shopee交出单笔交易高达4万6000令吉的成绩,打破今年该线上平台的最大笔交易记录。

待在家消费更多

疫情期间,政府希望你待在家;待在家的你,其实也消费了不少商品。

诸如干湿食材、奶粉、纸尿片、宠物食品等商品,就在双4(4月4日)购物节取得销售好成绩。

何子翔披露,政府在管控令期间鼓励国人居家办公或待在家,Shopee平台与快递服务公司Poslaju趁机联推“4月4日超级品牌节”,让用户能够在线上购买必需品,而上述所列商品当时获得热烈订购。

他说,到了6月,适逢开斋节,则推出“双6(6月6日)超级优惠节”,商家除了提供66仙特价商品,还推出消费超过16令吉即可免邮费以及每天6令吉的礼券。

“管控令期间也在特定区域推出‘隔天货到’的物流服务,范围包括巴生谷、森美兰、马六甲和柔佛州,以应付增长的线上订单。”

他表示,今年该平台也首次推出“双7(7月7日)年中优惠”,短短两个小时的销售额比平日高出2.5倍,创下佳绩。

双八售34公吨美禄

至于“双8(8月8日)超级品牌节”,当天除了售出超过500万个3层口罩,成为热销商品榜首,也售出34公吨美禄,这两类皆是疫情时期的生活必需品,而家电用品的销售额也不逊色,其中LG品牌在单日就售出总值12万5000令吉的电视机和洗衣机。

何子翔透露,三星品牌在“双八超级品牌节”的3天内售出1500台手机,而活动开跑不足1小时,该品牌就售罄所有24寸荧幕的存货,甚至创下单张收据4万6000令吉的线上消费额。此外,不久刚落幕的“双9超级购物节”也取得惊人的成绩。

农民渔夫电商同台较劲

求新求变,如今农民、渔夫、水果商、电商都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较劲!

何子翔指出,Shopee在管控令推出价值1500万令吉电商卖家配套,吸引国内超过7万家微型、中小型及大型企业加入电商行列。

他说,该平台也开创全新的“新鲜与冷冻食品”部门,吸引了1000名农民和渔夫转型为电商卖家在线上推销。

“线下线上合作缔造双赢局面,分别在雪兰莪、槟城、霹雳和柔州推出电子商场,为当地商家提供线上销售管道。”

他说,适逢榴梿季节,该平台与榴梿园配合,榴梿园主变身电商卖家在Shopee销售猫山王和D24品种榴梿,“双六超级优惠节”当天就售出2公吨榴梿的好成绩。

此外,他提到,在冠病疫情期间,政府推行短期经济复苏计划(PENJANA),Shopee也与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MDEC)合作,透过网购方式,为本地零售商与商家提供津贴,让至少200万名大马人利用电子钱包现金回扣,在线上购买家居用品、保健用品、杂货、汽车零件及手机等,创下在8月31日之前取得逾2亿令吉销售额记录。

抗疫不同阶段需求不同

消费者在抗疫不同阶段所购买的商品也有所不同,从初始的买口罩到之后购买娱乐用品皆有!

根据Shopee提供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球爆发冠病疫情初期,防疫用品包括三层口罩、KF94口罩及消毒液等商品需求大。

当我国进入管控令时期,人们的消费品主要是生活必需品,婴儿奶粉、美禄、早餐谷粮、快熟面、饼干、食油、鸡肉及鱼肉等成了线上畅销商品。

新常态生活方式变化

进入政府延长管控令期间,线上消费态度又起了变化,个人护理商品包括剪刀、电动剃刀、除毛器及电子秤需求量暴增,加上许多企业鼓励员工继续居家办公,进而刺激电子产品如耳机、手提电脑、滑鼠及办工桌椅的销量。至于学生家长也踊跃购买手机和平板电脑,让家中的孩子与学校老师连线网课。

疫情也让生活出现新常态,不同的居家生活方式,也令线上消费有所变化,其中健身用品如瑜伽垫、跳绳及哑铃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甚至还掀起一阵“烘焙厨神”风潮,无论是面包机、气炸锅、气压锅需求量都激增,国人在家下厨烹饪,减少外出用餐。

此外,大马人也开始寻找居家娱乐方式,除了智能电视机和电玩,大富翁、马来播棋(Congkak)、Uno和吹气泳池也成为热销商品。

何子翔透露,6月进入复苏管控令,许多人开始复工复产复课,为免与其他人接触,选择自备食物带到工作岗位或学校,令便当盒销量持续增加,进入8至9月,消费者开始购买家具、床褥及咖啡桌等。

反应

 

国际财经

价格战推不动 中国双十一购物节气氛冷淡

(北京11日讯)中国“双十一购物节”即将进入尾声,今年不仅网上讨论声量减弱,商家也兴致缺缺。

《金融投资报》报道,不管对商家还是消费者来说,“价格战”如今已经推不动,电商平台正寻找新模式留住优质商家。

据报道,“双十一晚会”消失、社交媒体上吐槽平台规则的声音减弱,都印证了双十一消费市场格局改变。《21世纪经济报道》更指出,史上最长的“双十一”已接近尾声,平台与商家依然“静悄悄”。

今年双十一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平台之间已经不再全力比拼“最低价”,随着消费者更加理性、对价格和性价比更加敏感,价格战已无法持续。报道指出,去年双十一各平台低价内卷(过度竞争)进入白热化,商家利润空间被压缩,流量只带来热度和销售额,却没什么盈利。

有十几年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贾真受访时指出,商品如果有差不多50%以上的毛利,透过“双十一”还能赚到钱,但毛利低于30%就没有参加的必要了,“‘双十一’有一个满300减50的优惠券,再打个9折,再加上运费险,再加上付费的成本,30%根本兜不住”。

其他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商家也表示在如今的竞争环境下,正在失去对“双十一”的期待。由于活动时间拉长,价值就不再那么突出。

今年中国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促销活动约10月中就陆续开跑,较去年又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广东的服装商家张达表示,周期延长却没给销量带来什么明显的提升,“现在一年的活动做个不停,有没有‘双十一’性质一样”。

还有淘宝和天猫女装店铺经营者表示“我和身边的几位同行卖得都不好,只有去年的一半”。今年以来,他感觉访客数量比去年更少了,经营成本变得更高。

价格战影响产品品质

另一方面,价格战已经影响产品的品质,对品牌和商家而言并不利于长期生存。对消费者来说也很可能会得到品质低劣的商品。

山东大学数字经济与平台竞争研究中心主任曲创提到,电商平台的“唯低价”模式导致片面要求商家低价、忽视商品质量、商家权益被侵害等问题,也引起公众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7月末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在大政策指引下,平台也做出相应的行动。

例如,淘天正尝试解决仅退款(特定情况下消费者不需退回商品即可退款)、退货运费成本高、低价内卷这3个顽疾,来改善商家的营商环境。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也相继发布了许多或直接补贴、或间接改善的策略,来为商家减轻负担。

但有许多中小商家表示“没有感受到”,无论补贴或松绑仅退款政策,很多都会设置无形门槛,使中小商家被排除在外,或是需要付费买流量,买得越多才补贴越多,使大多数花得少的小商家较无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