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天不作美 行情慢热 令吉波动
年货市场难露笑脸

部分年货商家已展开“第一波攻势”,估计越接近新年买气会越旺。

(吉隆坡14日讯)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农历新年,此刻正是应节年货陆续上架之时,但无论是霸市、商场或档口小贩都面对着种种问题,雨季持续、市场慢热、令吉波动、竞争激烈等都是挑战。

受访商家说,今年年货市场将发动“两波攻势”,第一波为非食品年货,接着轮到新年食品冲刺,其中露天摆摊的贩商首先面临的隐忧,就是本月起迎来更多雨水。



大马贩商同业总会长拿督姚文春说,新学年开课后是年货推出时期,尤其销售服装及新年装饰等贩商已开始摆档,不料天不作美,要做生意时常遇上雨天,导致无法掀起购买潮,令贩商们摇头叹息。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坦言,贩商最怕遇到下雨,特别是下午或晚上的雨,严重影响客流和生意。

他指年货食品一般上是在农历新年前两周才大量摆卖,现在是新年服装等市场比较旺的时期,但上两周起经常下雨,令人潮大减,贩商们都做不成生意。

雨天顾客不上门

“我祈望之后天气能迅速转晴,那么贩商们还有机会赚到钱好过年。”



FCN中国风年货城郑姓店员受访时说,虽然年货城不像摆档贩商般须面对“风吹雨打”,但若老是下雨,上门的顾客也不会多。

“我们主要销售新年装饰品,因此本月是最重要时刻,希望天气尽快转晴,否则即使2月没再下雨,也要和新年食品商家抢生意。”

他解释,“民以食为先”,当民众消费力不强,比起添置新衣及布置家居,人们都会先购买庆节食品,下月起新年食品将开始拼销售,卖新年装饰的商家就很难做到生意。

大马气象局预测,基于季候风转变,全马各地本月起的降雨量会增多,会有多场阵雨和雷雨。

姚文春

年货档口仍屈指可数

本报记者在吉隆坡茨厂街、半山芭电子街、甲洞大街及八打灵再也SS2区等一带走访,观察各大霸市年货市场,发现售卖年货的档口仍屈指可数,很少商家推出配套带动买气。

记者探悉,加入“狗元素”的新年饰品最受欢迎,其他有灯笼、春联、花饰(桃花、牡丹)、衣服及鞋子等,一应俱全。部分受访民众表示,除了购买新年摆设,他们也来预购礼品及年柑送亲友,聊表心意。

庄坡政

料月杪恢复购买力

越近新年生意越好

柔佛面包饼干糖果面条粿条联合商会会长庄坡政说,越接近农历新年,年货市场生意会越好,预计消费者从本月下旬起逐渐恢复购买力。

“很难估计年货生意受影响的程度,不过我认为即使经济放缓,华裔家庭每逢农历新年还是会作准备,一般上各类新年食品销量都会增加。”

庄坡政说,消费税、通货膨胀等因素,令国民购买力受重挫,这几年的买气基本都比较弱。

不敢大规模进货

“时代已不同,现在行情难比20年前的盛况,所有商家都不敢大规模进货;当然慢热未必影响整体销售,也不代表每年年货市场成绩一定越来越差,只是商家态度变得谨慎。”

年货执照开放申请

姚文春说,今年最早的年货市场已开始营业,但各地年货城的“主力军”会从2月1日开始,为期两周;民众也会在迈入倒数的最后一两周才办年货,尤其新年食品更是赶在最后一分钟才购买。

他提醒小贩,年货市场执照已开放申请,有意者可向各地区市政厅或相关单位了解,并及时提出申请。

方志民

商家最怕汇率波动

货物未卖先亏一笔

令吉走势近期走强但变数多,以进口为主的年货商家最怕买货时汇率波动,分文未赚先亏一笔。

方志民说,目前令吉走势向好,进口商品价格也比较稳定,有利于尚未进货或还未付款的商家。

“国内年货大部分为进口商品,包括腊味、年柑等,所以成本会随着汇率起落而动荡;希望令吉站稳阵脚,否则商家进口时失去预算,在获利前就得先面对汇率损失。”

不敢随意涨价

他说,由于经济不景气及国民购买力下降,本地厂家相信也不敢随意涨价,以刺激购买欲。

姚文春则说“年年难过年年过”,行情不好还是会有人赚大钱,就看商家经营手法与策略转变而已。

“年货市场规则是谁先拿到货源并有办法卖出去,谁就先赚钱,当接近除夕时需求开始减少,市场年货过剩,就会出现抛售现象(尤其是有食用期限的食品),价格就跟着下跌,进而造成商家亏本。”

姚文春不排除有商家为了留住顾客而没有抬高商品售价,但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年货涨价在所难免。

他估计劳工成本、运输费与租金涨价等因素,导致年货价格较去年涨约10%。

独家报道:陈协运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令吉起伏不定 核心盈利才是硬道理/张培铭

马股第三季度的财报旺季落幕,而在本次财报季当中讨论度最高的课题,就是外汇亏损。众所周知,马币兑美元在7-9月创下过去50年以来最佳的单季涨幅,累积上涨13%。

然而,这段期间也导致许多出口导向的行业,如科技、手套、制造业等公司的股价都遭遇滑铁卢,主要是市场在反映即将公布的外汇亏损。

反之,持有大量外币债务,特别是美元债务的公司如国家能源(TENAGA),壹必投集团(CAPITALA),云顶大马(GENM)以及云顶(GENTING)等,都在第三季度录得大量的外汇盈利。

在市场上,外汇的盈亏会被投资者在分析报告时当作“水份”,因为外汇的波动并不是管理层所能控制的宏观因素。通过排除外汇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投资者就能看到公司的核心盈利。

打个比方,国能交出6年新高的单季盈利,但是当中却包含高达11.2亿令吉l的外汇盈利。在核心营运利润低于预期并按年下滑的背景下,公司的股价在业绩公布隔天就下跌2.3%。

手持美金资产的反噬?

来到第四季度,马币兑美元按季贬值7-8%,这也会导致出口导向公司在来临公布的财报会有外汇盈利,而持有外币债务的公司很有可能也会回吐之前“水份”,导致盈利按季走跌。

2014-2015年期间,大马因为1MDB丑闻导致外资撤离。当时,马币兑美元从2013年的3.28兑1美元,贬值至2015年4.30,两年的跌幅高达31%。而这段期间,家私木材、科技、手套以及相关出口公司等都流入大量的外汇,大部分企业也因此成为净现金公司。

过去9年,马币兑美元长期在4.00-4.40之间波动,市场也不认为马币短期内会突破4.00的心理关卡。因此,大部分出口公司的管理层都选择持有美元资产。

举例,台湾联友(FPI)在2023的年报显示公司拥有1.105亿令吉的美元应收账款,以及价值相等于3.3亿令吉的美元现金,美元资产的总和为4.41亿令吉。

然而,在负债端,公司的美元应付账款只有区区的2600万令吉,扣除后公司的净美元资产高达4.15亿令吉。

通过计算,在7-9月,马币单季下跌13% 的背景下,台湾联友账面上的美元资产预计缩水5400万令吉(4.15亿x13 %)。而公司在11月末公布的财报显示出1810万令吉的净亏损,主要是当中有5470万令吉的外汇亏损所致,与笔者在上方的计算吻合。

除了台湾联友,其余拥有大量美元净资产的出口公司如国油石化(PCHEM)、正齐科技(MI)、杜甫科技(DUFU)以及利兴工业(LIIHEN)等都因为持有大量美元资产,而导致在本季度出现净亏损的局面。

为何不做对冲?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都选择不要进行外汇对冲(Hedging)?

这主要是因为汇率的波动非常难去预测,有时对冲错方向反而会弄巧反拙。假设公司把马币兑美元以4.20兑1美元的价格对冲至年底,但因为某些宏观因素导致马币走贬至4.70,这会让公司蒙受大量的对冲亏损,而这个部分会被更高的外币收入部分抵消。

在马股上市公司当中,有做美元对冲的公司包括贺特佳(HARTA)、高产柅品工业(KOSSAN)、腾达科技(PENTA)以及宇琦科技(UCHITEC)等,但这些公司也无法做到完美的对冲。

外汇波动难以抓莫,产品质量及需求更加重要。

马币在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前提下,短期兑美元走强的机会并不高。因此,明年2月出口导向公司所公布的财报会出现外汇盈利。

然而,笔者认为,与其去预测马币未来的走势,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才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即使下个季度出口公司有账面上的外汇盈利,但收入和核心盈利还是下滑,投资者也不见得会买单。

下半年的马币就好像骑过山车,兑美元的汇率大起大落,这对进出口商都不是好事。假设马币未来可以循循渐进地走强,企业才能有效的做好风险规划,也能避开风险。

外汇红利对公司而言是短暂的激情,产品的品质以及口碑才能让公司走得更长远。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