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改革先驱?资金外流窗口?
上海自贸区3周年反思

中央政府赋予上海自贸区的重要任务,在执行中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

上海自贸区的坎坷亦凸显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开放资本账户的难度和曲折性。



杜经理在上海自贸区内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工作已两年多,他亲眼目睹了在人民币从升值预期转向贬值预期的过程中,这个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处理跨境业务的变化和企业的态度转变。

“刚开始,资金从自贸区出境去投资都很顺利,但人民币贬值之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政府加强了跨境资金监管。”

今年33岁的杜经理对彭博表示,一方面项目审批程序逐渐复杂,另一方面购汇审批关卡重重,客户反应办理流程越来越长。

今天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三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先驱,其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上周四,官方媒体上海证券报在头版,列出了一系列自贸区过去三年间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和金融开放创新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如果说有任何遗憾或缺失,便是人民币可兑换等金融开放方面的试验项目。

随着中国过去一年对资本外流管制趋严,这一中央政府赋予上海自贸区的重要任务,在执行中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

上海自贸区的坎坷亦凸显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开放资本账户的难度和曲折性。

“自贸区力图实现资金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但国内的金融改革没有到位,那么执政者就会害怕真正开放,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就更害怕资金会通过自贸区流出去。”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电话采访中表示。“所以短期内,这样的体制试验会有一个倒退。”

自贸区“自由”受限

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贬值逾7%,中国外汇储备比2014年的历史高位已下降8000多亿美元(3.2兆令吉)。包括高盛在内的银行分析,若将人民币外流考虑在内,中国的资本外流比外汇储备反映的情况严峻。

去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当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外汇管理,对企业购汇和跨境资金流动设下诸多限制,作为跨境资金主要渠道之一的自贸区也同样受到约束。

如今美联储即将升息,市场普遍预计资本外流将继续,人民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资本管制措施因此不会在近期取消。

据上海自贸区网站的介绍,以往对外投资需要发改委、商务委、外汇等部门核准,一般要3至6个月,在自贸区,3亿美元(12亿令吉)以下的项目,只需在自贸区备案办理,3个工作日就能办结。

但彭博获悉,上海自贸区在操作上,已收紧了对区内企业资金进出的监测。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自贸区官员对彭博表示,由于现在的宏观环境有所波动,自贸区现在管理得可能比原来更严格,企业关于资金划拨的各类证明资料需要备齐,经营所得的资金才能够进入自贸区的资金池, 还要对经营和利润所得提供证明。

自贸区管委会及上海市政府相关新闻部门,对彭博寻求置评的邮件和电话询问尚未回复。

今天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三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先驱,其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账户资金跨境划转限制多

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金融开放创新,被政府定位为自贸区改革的“重头戏”。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上海自贸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464家;1至5月,上海自贸区实际对外投资额,占同期全市实际对外投资额132亿美元(528亿令吉)的42%。

截至6月末,被允许开展离岸业务的四家中资商业银行的区内分行的离岸自贸(FT)账户数为5606个,本年累计国际结算量为达120亿美元(480亿令吉)。

杜经理于2014年从其所在股份制银行的一支行调派至上海自贸区分行,担任金融市场部经理、主管自贸区企业跨境业务,主要工作包括向客户营销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上最具特色的产品之一:自贸(FT)账户。

杜经理的银行在自贸区开出的FT账户共计400个左右,“但今年呢,我发现客户不愿意用了,” 他说,由于用这个账户进行资金跨境划转开始受到很多限制,今年的新增账户只有此前的一半,而且账户活跃度也不高。

通过具有离岸功能的自贸(FT)账户,进行资金划转也不太方便,他称,“FT账户进行转账不少需要到柜台操作,这就有了人为收紧的空间,现在各种材料都多了,手续复杂,对资金来源的审查也更加严格,企业宁愿开一般账户。”

在自贸区的另一项重要试点——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方面,杜经理表示,企业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即使在境外有项目收购,境外子公司需要和自贸区关联公司进行资金划转,也需要符合很多要求,提供各类证明。

优惠政策不明显

根据官方表述,中国成立上海自贸区,是为了在区内进行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服务业开放以及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等方面的试验,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去年10月, 中国宣布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今年8月,中国的自贸区总数已增至11个。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区总裁王琼慧本月对彭博表示,整体而言,上海自贸区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但对具体的优惠政策目前感觉并不明显。

她称:“自贸区的发展可能更多受制于大环境下的管制,例如各种窗口指导、对跨境投资的严查等等;宏观的经济、整治环境都会自贸区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是一个掣肘。” 

摩根资产管理最近获批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外商独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将逐步整合在中国的各项业务,并将该公司注册为中国总部,使之成为集团在中国扩展业务的平台。

不过,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在采访中表示,上海自贸区实现资本开放的制度框架已构建完毕,受制于宏观环境影响,自贸区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有限、区内的金融产品也不够丰富,下一步需要扩展跨境资本融资平台,扩大区内资金池,并推动个人境外投资业务。

守住风险底线

他还表示,尽管上海自贸区在跨境资金流动上加强了监管,但目前建立的一套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将有助于自贸区在未来的金融开放创新中守住风险底线,而作为中国资本开放的前沿和实验田,自贸区的这一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他称:“我们需要先有路,再慢慢通车。”

反应

 

财经

IIF:无记录转账避管控
中国非法资金外流严重

(华盛顿11日讯)中国今年上半年隐性资金流出升创纪录新高,表明希望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的国人,正在利用无记录转账手段躲避严格的资金管控。



此说来自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IIF)。

该机构表示,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用以保持收支平衡的净误差与遗漏今年前六个月增加到了创纪录的1310亿美元(约5502亿令吉),远远高于2015年和2016年同期资金外流压力加剧时的800亿美元(约3360亿令吉)的平均水平。

“居民资金继续通过无记录转账流往境外,”IIF中国研究主管基恩马(译音)在10月10日的一份报告中说。

他同时表示,虽然有记录的居民出境资金创下了740亿美元(约3108亿令吉)的10年最低纪录,但是“资金流出的实际规模似乎被低估了。”



净误差与遗漏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轧差项目,用以使收支数额保持平衡。

旅游数据中的进出不符,也可以用来发现本国公民通过在国外购买房产和保险等活动偷偷将资金转到国外的行为。

7个月失血9492亿

彭博用以估算资金外流规模的指标显示,中国今年前七个月资本流出约为2260亿美元(约9492亿令吉),相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大约19%。

虽说增长隐忧会影响到中国经济明年的前景,但是基恩马预计到2020年资金净流入流出会达到相对平衡。

基恩马认为,中国股票被纳入全球股指以及中国债券从明年起分阶段纳入全球债券指数会继续推动投资资金流入,同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承诺继续对外开放金融市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