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私募股权投资,衡量5风险/梁键铭

近日,全球各地发生了不少令投资者感到意外的事件,多个国家陷入恐怖袭击的忧虑、英国脱欧、中国经济放慢,以及地缘政治演变等,促使全球市场持续波动,甚至大起大落,不禁让人怀疑这时期还有那里可以投资?

如果你不想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容易因小风小浪而出现巨大摇晃的篮子内,可以选择投资在一些较不受市场波动影响的中性资产类别。



在投资规划及风险管理中,有一项关于资产相关性 (Asset Correlation)的学问。

不同的资产类别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而一些资产类别会因为某一些资产类别的行为而受影响,有一些是正面效应,有者却是负面影响。

理论上,股市与债券的价值都存在反方向的相关性,投资者抛售股票时,资金就会流进债券,或属于避风港的资产类别。

古董、红酒、艺术品,甚至燕窝都可称为另类资产。

可投资另类资产

我们可寻找一些对传统股市存有相关系数值是“零”的策略或资产,当股市下跌时,这些投资策略或资产的数值依然不受影响。



一般上,艺术品、古董、红酒,甚至燕窝都可以称为另类资产。

我个人认为,金属、房地产或生意也可称得上是一种另类资产。

基本上,除了股票和债券以外(这两类都属于传统资产),都算是这个组别。

如果投资者想要投资在一些企业的生意,除了可通过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另一种途径就是投资在还未上市的私人公司的股权。

基本上,这是指我们把资金投资在还未上市但有潜质成为上市公司的公司,以图这公司在日后上市时,我们可以从中享有较高的本益比估值。

私募信托基金门槛较低

私募股权投资在近几年有着相当大的增长,也颇受一些合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欢迎,但这不代表大众也应该盲目跟从。

传统上,私募投资属于高净值人士或投资机构的投资管道,一般人未必听说或接触过。

一般与这种资产类别有接触的都是富人、风险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

但如今,大多数人都是属于中产阶级人士,有一些基金管理公司也将此类投资策略包装为“私募信托基金”。

交私募投资公司管理

以信托基金的形式来投资的好处,是可以把入场门槛变成没那么高。

也许从前投资者需要接近300万令吉以上的资本才能入场,但是在信托基金的结构下,入场门槛就被大幅降低至10万令吉,也可以让零售投资者参与。

我们投资在一家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获利方式是通过股票增值和股息,投资者一般试图在股市中低买高卖,来获得回酬。

但,若所投资的公司还未上市,我们不能够轻易得知手持股票的价值多少,而且通常投资在非上市公司需要庞大资金,因此,通常这类型的投资都由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管理。

这类型公司会负责过滤和寻找有潜质的企业,以图在注资后,可以协助这些企业释放它的潜在价值,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绩效。

在提升这些私人企业的价值后,私募股权投资经理就会出售股份离场,有时也会等到这些企业上市后才离场。

分散投资风险

由于私人企业计划扩大业务时,在不同阶段都需要资本,因此私人企业也会接受一些私人股权基金的注资,这样就不需要靠股东本身的资本,也不需要靠借贷来取得新资本(毕竟贷款有利息负担)。

而且某一些私募股权投资者在特定领域有难能可贵的经验,可以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协助提升业绩,这也算是一个双赢方案。

当然,私募股权投资者也可能在协商过程中要求某程度上的掌控权,或提供较低的价值来取得股权等,为自己制造极大化的利益。

对投资者而言,这类型的投资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毕竟这种资产类别的动向是不受传统资产类别动向所影响,也有助避免投资组合的集中风险,如股票、债券,以及房地产等等的传统性资产。

投资风险

虽然这种资产类别有比较良好的风险回酬比率,但没有一项投资是没有风险的。

这类型的投资面对的风险如下:

1.流动性风险

私募基金不是一早一夕的投资,因此需要把钱锁着。以私募信托基金为例,此类基金是有5至7年的锁定期,投资者的资金在未来5至7年内都不能套现,因此存有套现流动性风险。

若投资者本身的流动资金不佳,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有可能面对现金流问题。

如果你是通过信托基金的方式来投资,若可以在锁定期内,有投资者愿意承接你的投资,你就可以套现,但基于这类型投资最低需要投资10万令吉,因此始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基金管理团队风险

由于所有私人企业都未上市,某程度上缺乏透明度,基金管理团队是否有能力物色和筛选有潜质的私人企业,是这种投资策略的成败关键。

基于这一点,通常私募股权投资者在投资后一般会过问公司的管理及决策,也会设法建议该企业的管理层如何改善企业的运作,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是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环,以图增加上市的成功率。

3.生意模式风险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从前马云如何从中国到美国企图集资,但被拒绝的故事吧?

当地私募基金投资者拒绝当时马云的生意建议,原因就是担心生意模式不能成功,因此拒绝承担此类风险。

这说明了私人股权投资的风险往往都会比上市公司的股票风险更高,这是因为生意模式还未经过考验和挑战,因此是否能够达到纸上谈及的良好绩效还是未知之数。

试想想,如果投资在某家私人企业,但是这生意几年后还是不能把潜质释放出来,或再也不能继续,那么私人股权就可能变成不值钱的股权,为此就会造成投资亏损。

4.受证监会监管吗?

这个相当重要。我知道市场内存有一些带着私募基金投资的名义,但是缺乏实际结构,缺乏有规律的风险管理方针,解释不了盈利从哪里来,年度报告中不能够向投资者列明所投资的私人企业公司是那一些公司。

这些人通常都是告诉你,这投资可让你在3年内的资本增长100%至200%,劝诫大家做任何投资前做好功课,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负责,别轻易听信这些“甜言蜜语”。

如果碰上一些金钱游戏,恐怕凶多吉少了。

为此,确保这些所谓的私募基金是受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所监管,而不是只注册在大马商业注册局,因为这种注册对投资者而言,根本无法获得任何保障。

5.是否适合你呢?

基本上,如果你在考虑这项投资,做决定前务必确保本身已做好紧急储备金的准备,然后必须确保不是把个人或家庭可投资资产的全部或大部分投资在这类型的基金。

如果可以承担把钱锁着5至7年,那么才符合考虑范围,要不然就别被它的升值潜力所吸引,而投进资本。

勿强行入场

另外,我一直都会强调投资的成本或入场费,确保基金的费用不会太高,如果是受证监会监管的,那么通常入场费应该不高于5%,某些银行可能会提供4%的优惠,但是如果你是通过合格理财规划师,入场费用也许会比较有利投资者。

由于这类型投资产品都是适合于合格或者高净值人士,如果你不符合证监会所定下的条件,最好不要强行入场,要时时刻刻记得这类型投资的资金流通非常差。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有关产品购买或咨询,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咨询本身的特许理财规划师。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在股市也要顺势而为/牛转钱坤

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时常听到“基本面为王”的投资原则,认为只要选中了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就可以长期持有,坐享其成。

基本面优秀也不抱一辈子

然而,这种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如今瞬息万变的股市。

无论公司的基本面多么优秀,市场的趋势和投资环境,同样决定了投资的成败。所谓“顺势而为”,指的正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而非一味地执着于某些固定的投资信条。

即便公司的基本面十分优秀,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永远持有它。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

1.行业周期影响

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周期性。例如,建筑行业可能在经济扩张时蓬勃发展,但在经济收缩或政府减少基建开支时却表现低迷。

同样,科技行业在创新浪潮中表现出色,但技术饱和或竞争加剧时可能陷入增长瓶颈。如果投资者仅因公司基本面优秀就长期持有,而忽视了行业周期的变化,很可能会导致资产缩水。

2.市场情绪波动

股票市场的价格并非完全由公司基本面决定,市场情绪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是基本面优质的公司,也可能因市场的过度悲观或乐观而出现严重的价格波动。

例如,在熊市中,投资者可能会因恐慌抛售优质股票,而在牛市中则可能盲目推高基本面平平的股票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跟随市场趋势显然更为明智,而不是固执地抱守基本面良好的公司。

顺势而为很重要

顺势而为是一种动态的投资策略,强调根据市场趋势和外部环境灵活调整投资决策。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在市场向上时积极参与,在市场疲软时适度防守。以下是顺势而为的重要性:

1.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顺势而为可以让投资者的资金在最佳时机进入最具潜力的领域,而非死守某些表现平平的股票。例如,当市场看好新能源行业时,及时配置相关股票可以提高整体投资回报率;而当市场转向防御性板块时,调整资产配置则有助于规避风险。

2.降低投资风险

通过观察市场趋势和宏观环境,投资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潜在风险。例如,当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时,减少对高风险行业的敞口,将资产转向更稳定的防御性股票,如医疗、消费品等,可以有效降低损失。

3.把握短期机会

市场趋势往往会带来短期的投资机会。例如,政策利好可能会推动某些板块短期爆发,而某些公司发布超预期的财报也可能带来短期股价上涨。顺势而为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抓住这些机会,实现短期收益。

总得来说,股票市场从不缺乏机会,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会顺势而为。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趋势、行业周期和外部环境灵活调整策略,而不是一味坚持固定的投资模式。

通过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并保持开放的心态,投资者才能在股市中实现稳健增长。

正如市场上的一句投资箴言所说:“市场永远是对的,聪明的投资者懂得顺应市场。”学会顺势而为,不仅能帮助你在波动中找到机会,更能在长期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