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编制机构小身材大威力
MSCI指数四两拨千斤

MSCI正在悄然取代资产管理业巨头,成为全球股票投资流动中最重要的仲裁者。

当提到全球股市中最具威力的参与者,MSCI公司往往不是最先浮现脑海的名字。

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指数编制机构,不像贝莱德一样管理着数兆美元的资产,也没有摩根史丹利那样的强大金融顾问团队,也没有瑞银的传奇历史。



市值77亿美元(308亿令吉)的MSCI规模太小,以至于都无法跻身全球前300大金融公司行列,与美国最大基金管理机构之一的富兰克林资源相比,MSCI大约2700人的员工数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悄然取代资管巨头

然而,拜日益风靡的被动投资所赐,MSCI和包括罗素金融时报(FTSE Russell)和标普道琼斯(S&P Dow Jones)指数在内的少数几家竞争对手,正在悄然取代资产管理业巨头,成为全球股票投资流动中最重要的仲裁者。

晨星公司称,过去8年来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模仿这些指数编制机构的证券和国家配置决定而制定投资策略的股票基金的平均比例,增长了一倍至33%左右。

今年,MSCI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影响中国改革措施

虽然中国最终没有成功入选,但MSCI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中国政府推行了一些影响最为深远的市场改革措施,为的就是要在上个月加入MSCI全球股票指数。

MSCI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几家有能力影响中国政策决定的公司,虽然中国最终没有成功入选,但MSCI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只挑选最佳证券

Equitile Investments Ltd.驻伦敦投资总监乔治库珀称:“他们的威力实在令人敬畏,基金经理和投资者都在卑躬屈膝地追随这些指数。”

这些指数编制机构不是和主动型基金管理机构同样意义的股票挑选者,后者通过只挑选最佳的证券以在市场中取胜。

然而,MSCI和其他竞争对手采用的大部分标准,是投资性指标,例如市值和日成交量等,而不是旨在获得高于平均水平业绩的其他指标。

这些指数公司称,他们只是对客户的共同反馈,起到一个传输通道的作用,客户包括使用基准衡量相对表现的主动型投资者,也包括需要他们帮助实现市场回报的被动型基金经理。

投资者不盲从

马克麦思平

金融时报驻伦敦总执行长马克麦思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投资者对我们所做出的任何决定不会盲从。”

但编制一项基准指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尤其当决定富有争议的问题时更是如此,例如一个国家应该被划分为发达、新兴还是前沿市场等问题。

券商帮助预测

MSCI 在6月份没有将中国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此举令许多预言家深感意外,同月该机构将巴基斯坦升级为新兴市场,卡拉奇股市应声飙至纪录高位。

MSCI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除市场地位划分决定外,每当这些指数编制机构宣布对其最受关注的指数进行哪怕是特别小的一点点调整时,股市通常也会随之起起伏伏。

这些机构的决定举足轻重,以至于法国兴业银行等券商让分析员全身心帮助交易员预测,何时证券会被纳入、被除名,或关注指数权重变化。

反应

 

国际财经

忧中国经济压力蔓延 华尔街大行砍亚股目标

(纽约25日讯)中国房地产市场压力向亚洲其他地区蔓延,将放缓区域盈利和回报,华尔街大行正相继下调中港和亚洲地区股指目标。

摩根史丹利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就将MSCI中国指数2024年6月的基本情境目标下调至60,较之前的预测下降14%。在该银行的悲观情境中,该指数可能跌至40,即从目前60左右的水平下跌33%。

这是大摩3个月内第二次下调中港主要股指的目标。

另一方面,高盛策略师也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下调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的多个目标水平。

大马盈利也遭砍

报告称,考虑到由于地产风险而修订中国预估,以及中国与亚洲密切关联,把2023年区域盈利增长预测从0,下调至-2%。“这包括下修澳大利亚、香港和马来西亚的盈利预估。”

该团队把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的12个月目标预测从580,下调至555。这意味着该指数自周四收盘有10%的回报。而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市场普遍预期是有23%的上涨空间。

大摩的分析报告认为,由于房地产行业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工具、通货紧缩和刺激措施延迟,盈利的压力加大:2023年盈利预期大幅降低和估值乘数的假设较低共同导致该银行下调目标。

摩根史丹利早些时候将中国股票评级下调至平配;并称在政府承诺出台刺激措施的推动下,股市先前反弹,该公司建议投资者获利了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