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黄兴隆:企业应内部改革
盼政府提供资金技术

黄兴隆:政府需提供资金与技术援助,以便中小企业转型成功。

(八打灵再也、槟城、北海、新山28日讯)工业4.0 时代将来临,槟威两地的中小企业纵使正面看待并了解它所带来的优势,但缺乏资金仍成为其隐忧,希望政府能提供资金及技术援助,协助中小企业转型。

威省中小型企业公会主席黄兴隆说,政府过去虽有主办许多有关工业4.0的讲座会,然而至今却没推出任何奖掖、津贴、融资贷款或转型计划来协助中小企业转向工业4.0。



他说,中小企业面对的最大问题,在于工厂规模小且缺乏资金,偏偏迎向大数据时代最需要庞大资金。若政府办讲座会之余也推出资援措施,必定能助我国中小企业在步入大数据时代时,更无往不利。

“大数据时代已是世界趋势,相信在未来10年内甚至可助公司或工厂里省下至少一半的人力。中小企业应积极从内部培训做起,才能保证有能力顺应这全球大趋势,员工也不会被淘汰。”

黄兴隆强调,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是所有公司需开始实行的培训计划,这能有效提高生产力及改善工作流程。

至于员工担心会被淘汰,他相信时代迈进及员工进步,也会创造不同的事业机会及工作机会。

“10多年前,一条生产线需50至60人操作,随着时代演变,目前只需不到10人就能操作,然而这不意味着以往的操作员,就完全找不到工作。”



他举例,从前要做生意就需开店或工厂,一切以人力完成;如今人们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就能做生意,这就是时代进步所带来的机会。

张智勇:工业4.0计划对相关工业领域来说,是极需要的。

张智勇:未受邀出席讲座没听说政府推动工业4.0

AIC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勇指出,目前为止尚未听闻有关政府欲推行工业4.0的消息,也不曾出席或受邀出席任何政府举办的工业4.0讲座。

张智勇对这计划抱持正面态度,若政府于今年第四季提呈工业4.0行动计划,对工业领域发展来说是好事。

蔡春民:我国企业已具备工业4.0的所有条件,只是没有公司把这些元素串联起来。

蔡春民:企业没把元素串联我国拥工业4.0条件

腾达科技(PENTA,7160,主办科技股)总执行长蔡春民认为,我国已具备工业4.0的所有条件,只是没有公司把这些元素串联起来。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已拥有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自动化设备、仓库系统等,政府需推动物联网技术(IOT),以便把这一切串联,并结合成一整套生产系统。”

他说,站在企业角度,产品面市时间越短越好,工业4.0能让工厂随时依据订单需求启动生产线,无需像传统做法般,耗时数天至一周调整后,才能投入生产。

非大工程勿未做先怕

“生产流程控制系统化后,产品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在大量生产产品时,就不会发生品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而在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我认为这是本地企业较弱的一环。”

蔡春民说,工业4.0并非大工程,希望中小企业别过于忧心资金问题,因为具备了所有条件之下,也许仅需要约10万令吉,就足以引进这技术。

“目前,生产线上的员工若再接受培训,就能升级为熟练员工,工业4.0最需要的就是具备高科技知识水平的熟练员工。”

蔡咏财:希望政府能津贴中小企业,协助达到全面工业改革。

蔡咏财:改革成本高中小企业拒投资科技

DP Controls (槟城)有限公司项目董事蔡咏财认为,工业4.0科技在外国相当普遍,因为国外人工费较昂贵,外国企业都选择以自动化系统及科技来降低成本兼提高生产效率。

他指尽管其公司4年前就开始推行这科技,但本地中小企业尚未完全能接受相关科技。

“很多本地中小企业都认为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的自动化系统价位相当高,且投资回酬率需3至5年后,最终本地企业只选择原有的人工生产。

“这就会面对质数问题,比如员工突然病假没来,生产量与技术上都会受影响,人工生产的出错率也比自动化系统生产高。”

蔡咏财希望政府推行工业4.0时,能提供津贴给厂家,这样协助业者全面改革的效果会更好,毕竟中小企业最大顾虑是缺乏资金。

廖翊翃:若中小企业转型成工业4.0,能大幅度降低生产线的出错率。

廖翊翃:减少出错提升效率工业改革需按部就班

Digital Profit Consultancy董事经理兼中小型企业教练廖翊翃说,政府欲推行工业4.0的用意很好,但需按部就班进行,毕竟这属另一层面的工业新改革。

“若进行工业4.0计划,将令中小企业、公司商业模式、外资投资方面起改变,尤其是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会与现有模式完全不同。”

自动过滤瑕疵品

他认为这是正面改革,较容易满足消费人对购买产品的需求,从而间接降低工业成本。

“通过工业4.0的物联网与大数据结合,这可确保更有效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论在速度、质量等方面都比原有的人工生产方式好。”

廖翊翃强调,工业4.0科技可大幅度减少生产过程出错率,生产效率则提升,因为这些技术可自动“过滤”不符合标准的瑕疵产品及避免出错,同时备有更精准的生产流程,协助降低生产成本,对企业和消费人而言都是好事。

“不管是工业时代1.0至3.0,都是要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一般工业大量生产模式却做不到专为消费人特别定制,但在工业4.0大数据和物联网相互结合下,商业模式会从大量生产模式转向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模式,本地中小企业受促迈向这发展方向。”

黄家业:工业4.0能促进我国员工的知识水平。

黄家业:勿担心失工作促进员工知识水平

环球线路科技(马)有限公司总裁拿督黄家业认为,工业4.0不会导致员工失去工作机会,反而能促进员工的知识水平。

“我国早在两年前,即还未宣布2050年国家转型计划(TN50)前,就已开始推动工业4.0,但当时或许计划尚未成型,没有付诸于行动。”

增加制造业效率

谈及对工业4.0的看法,黄家业认为,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力后,工厂可有效控制生产线品质与产量,也可拉长生产时间,从生意出发点作为考量,工业4.0将增加制造业的效率。

黄家业在中国的厂房,于数年前已逐步朝向自动化及数字化,取得不错效果。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专家挺暂缓征高价品税 勿让琐碎税种扰乱市场

独家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4日讯)市场人士认为,政府暂缓落实高价值商品税(HVGT,前称奢侈品税)及重新检讨扩大销售及服务税(SST)征税范围的计划,可稳定市场信心及降低通货膨胀预期,更有利于保持强劲内需和消费买气。

这是因为增加过多琐碎的税种,或是扩大征税范围,可能会影响市场情绪,从而影响外资流入。

此次延缓推行高价品税及检讨销售及服务税的税基,或是为了避免对市场带来过大的冲击,从而稳定市场信心,也降低市场预期风险。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直言,延迟推行高价品税是好事,避免仓促进行一个“无厘头”且没有定义的税务,引发市场和投资者负面情绪。

须特别关注漏税问题

他指出,无论是落实高价品税,或是扩大销售及服务税的征税范围,目的皆在于增加国库收入,但开源固然重要,节流更不可或缺,尤其是漏税问题有必要特别关注,因为许多支出往往被用在不该用的地方,特别是在补贴等领域。

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昨日宣布,暂缓落实高价值商品税及重新检讨2025年财政预算案提出的销售及服务税扩大征税范围的计划,理由是政府需优先关注于今年推出的多项财务改革措施。

孔令龙:应履行财政责任

减少繁文缛节杜绝贪腐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指出,如果不扩大销售及服务税的征税范围,政府的税收损失其实不会太大,但如果能集中精力加强税收管理和避免漏税,并强调财政责任同时在未来将更加注重节省开支,特别是在针对性补贴方面,这将会是一个更合适的举措。

他强调,政府应真正履行财政责任,关注减少繁文缛节、杜绝贿赂行为及解决漏税问题。

“服务税对大部分经济领域的影响有限,除非其涉及到直接的服务消费。而销售税的扩大,则可能对中小企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进口材料还是本地生产材料,都将面临10%的销售税,增加其营运成本。”

他指出,我国需承担超过4000亿令吉的开销,其中约75%的资金来自税收,无论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

“针对性补贴要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体,避免歪曲政策初衷。”

他提到,政府在宣布推行高价品税时,尚未看到目前免签证政策带来的游客增加效应,如今虽然游客的回流有所提升,但也带来一些购物时索回的不便。

“当前价格具有竞争力,旅客来有助于推动经济和消费市场的增长,但这一税种不会带来明显的税收,当时政府预计可从高价品征征收7亿令吉税收。

他指出,实施高价品税不会对中小企业造成直接影响,主要是消费者受到影响。

高价品税收主要涉及奢侈品,如飞机、手表等高价商品,而不是常见的原材料。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影响较小,除非企业涉及这些高价商品或相关服务。”

李荣昌:对国民影响较小

应优先推高价品税

厦门大学大马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荣昌博士认为,政府更应优先推行高价品税,因为它针对的是非必需品,对普通国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也更符合政府的施政方针,即向富人征税,因为能够负担奢侈品的多为高收入群体。

“至于政府为何选择优先扩大销售及服务税,而非推行高价品税,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前者的覆盖范围更广,能够为政府带来更可观的收入。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可能加剧通胀,抬高生活成本,削弱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他指出,扩大销售及服务税基无疑会给市场带来通胀压力,尤其是在政府同时削减补贴的情况下,这种压力将更加明显。

他解释,根据2025年财政预算案,销售及服务税的扩展主要涉及优质进口食品,这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近期反复强调,将通胀控制在5%以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通胀率通常保持在2%至3%左右。

“如果通胀率稳定在5%,是否意味着未来将面临更高的通胀压力?所谓的5%通胀率是指月度通胀率还是年度通胀率?需要明确的是,通胀率是累积性指标,要是每月通胀率达到5%,是属于高通胀的迹象,值得警惕。

“因此,相较于扩大销售及服务税征税范围,我更倾向于政府优先实施高价品税。作为一种奢侈品税,高价品税主要针对非必需品,对市场的通胀压力相对较小。

“然而,尽管高价品税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合理的税制,但由于其适用范围较窄,难以带来明显的财政收益。”

政府应开源节流

李荣昌说,国际市场普遍欢迎政府改善财政状况,扩大税基能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同时提升市场对政府财政管理能力和还债能力的信心。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例如,2015年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案件对马币造成严重冲击。然而,在推行消费税增加了财政收入,市场对马来西亚的信心逐步恢复,马币在几年内回升至4令吉兑1美元的水平(2018年前)。

“因此,扩大税基、改善财政状况对恢复市场信心,尤其是对马币的稳定性,有着积极作用。然而,我认为,销售及服务税基未必能刺激消费。相反,生活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削弱国内消费能力,影响经济内需。”

李荣昌表示,在应对策略上,政府除了通过开源增加收入外,还应注重节流。

“目前,我注意到政府主要在调整补贴政策,但对于长期可能对财政构成负担的公务员薪资和退休金制度,尚未提出具体的改革或削减措施。从长远来看,这种状况无法持续,可能会对财政稳定构成风险。”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