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疫情推波助澜 工业产业掀售后回租潮

售后回租(Sale and Leaseback)是国内非常普遍的一种产业交易模式。

在这种交易安排下,产业卖方出售产业时附带一项条件,即买家以一项特定租金,在一个若干期限内,将有关产业回租给卖方。

根据产业顾问公司大马莱坊及大马亨利行,越来越多的业主接受这样的产业交易模式,而2家公司也分别接获许多投资者关于这方面的垂询。

事实上,售后回租已在国内产业市场,尤其是工业产业领域掀起一阵热潮,成为当前最红火的产业投资项目之一。

过去,售后回租在工业产业、办公产业及购物广场的交易上最为常见,但目前,售后回租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工业产业市场。

大马莱坊就指出,这股趋势过去一两年就已成形,而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来袭,更进一步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买家提供现成租户

该公司资本市场执行董事沈颂能说,由于经济下行,整体市道不好,值得投资的办公产业、商用产业(如店屋)和零售产业(如购物中心)很少,许多产业投资者纷纷转向投资工业产业,而不少是以售后回租的方式交易。

他接受《南洋商报》电话访问时指出,工业产业目前一般上可提供4%至6%的回酬,而以售后回租模式交易的工业产业,更为买家提供现成租户的好处,有稳定的租金收入,因此深受投资者的青睐。

“目前整体市道不好,许多投资的回酬都不高,但在银行存款利率偏低下,手握现金的投资者怎样都会寻找更高潜在回酬的投资,工业产业尤其是售后回租自然成为理想的投资去处。

“以前很多产业投资者买店屋,但现在市场不好,投资者在担心退租潮下,纷纷转向投资回酬相对稳健的工业产业。

“甚至医疗保健领域,例如医院的投资者,如今也因为医疗中心在疫情期间生意下跌,纷纷转到工业产业。”

电商增长货仓最吃香

沈颂能说,工业产业当中,又以货仓最为吃香,因为疫情加速了物流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增长。

“事实上,产业信托公司(REITs)过去几年已大举购置工业产业,许多都以售后回租的模式进行,而疫情更加速了这股趋势,包括个人产业投资者也纷纷追捧售后回租的工业产业。

“毕竟每一家公司都需要货仓,如果又有好的租户,那绝对是一笔最高级别的工业产业交易。”

沈颂能指出,许多商家如餐厅、洗衣店等纷纷弃店屋,转为租用轻工业单位来营业,是工业产业领域另一股红火的趋势。

“以前,投资者以400万至600万令吉买店屋,现在则用同样价码购买半独立式工业产业,把轻工业当店屋来租用营业。

“在巴生谷一些地区,这个现象已蔚然成风。”

改善现金流减负债

沈颂能指出,基于发展商推出新的发展项目时,往往不会聚焦工业产业,这促使许多投资基金和产业信托转向收购现有的工业资产。

尤其是那些拥有强大租户形象和租赁契约的工业产业,更成为潜在的收购目标。

沈颂能在大马莱坊早前发布的2020年商用产业投资情绪调查中指出,对厂商及工业终端用户而言,脱售工业产业套现,却成为它们获取非传统管道融资的一个可行方案,以让它们的业务得以持续经营。

“行动管控令退场后,许多企业可能会放眼脱售资产负债表内财务影响重大的项目——产业。脱售工业产业然后回租,将协助改善它们的现金流和减低负债水平,与此同时,确保对不会对其业务产生任何干扰。

“基于上述各项强有力的因素,我们预见近期内会有更多的售后回租交易。这类交易除了可让厂商和工业业者筹集资金,也可迎合投资基金及产业信托寻求良好长线投资的需求。”

邓志明:免影响回酬
须确保卖家长期营业

大马亨利行指出,尽管售后回租拥有许多明显的好处,但也不乏风险。

公司总营运长邓志明说,买家面临的风险,就是万一卖主无法全面履行租约,半途结业或倒闭,将导致买家无法全面取得预期的投资回酬。

因此,买家必须在达成售后回租的产业交易前,先了解卖方的背景,确保对方是真诚的商家,有心在有关产业原址长期营业,或至少在租约满期前持续营运。

邓志明在亨利行《The Herald》季刊(2020年7至9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买家也须确保,回租协议中没有中断条款,以免卖方在租约中途中止租约,否则将导致买家必须另找租户,这或将影响买家购买有关产业时的预期回酬。

至于卖方,他必须确保,本身是在需要一笔营运资本,并继续在原址营业的情况下,才签署有关售后回租的协议。

若他有意结业,或发现原址已不再适合其业务,那么售后回租的产业交易不适合他。

卖方也须确保,有关售后回租的条款不会对他不利。

在这方面,他必须确保,有关回租协议有提供回租期限的保证。

无论是买方或卖方,都必须寻求专家的咨询,确保本身从售后回租的交易中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他们也必须了解双方进行买卖的有关产业市值,因为不同的回租期限,可能会影响有关产业的估值。

更重要的是,买卖双方都必须讨论先售回租的交易结构,以及双造在协议下的责任。

买卖双方也必须展开一项精密审查,以了解有关交易为双方带来的各种好处,并规避任何法律或税务影响。

售后回租的好处
买家

■有现成的租户,取得所需的投资回酬
■现成和持续的收入来源
■无需耗费时间和成本寻求租户
卖方
■套现充作营运资本或扩充业务
■套现转为投资回酬更高的业务
■套现购买新机械与器材
■卖方出售产业后,继续在原址作业,省却搬迁的各种麻烦。
■由于无需搬迁,可留住大部分员工。
■卖掉产业所套现的资金,比通过借贷融资营运资本来得省钱。
■脱售产业套现来清还短期债务。
■重组产业投资组合,通过卖掉一些产业“瘦身”,改以轻资产(Light Asset)方式营运。
资料来源:各方

近期售后回租产业案例

1.AXIS产托(AXREIT,5106,主板产托股)去年杪出价3700万令吉,向金狮集团子公司Lion Steelworks私人有限公司,收购位于巴生武吉拉惹工业区占地5.6亩的厂房。

当中包括2栋独立厂房和1栋双层办公楼,净出租面积达14万9605平方尺,属于租赁地契,将在2088年到期。

Lion Steelworks将回租厂房2年5个月,有2次续约1年的选择权;首两年将支付540万令吉或每月22万5000令吉的租金。

2.AXIS产托去年杪以5000万令吉,收购K-Plastics工业有限公司位于汝来工业园II的厂房。

完成收购后,AXIS产托会将厂房回租给K-Plastics,双方将签署为期10年租约,并附有另5年更新选项。首3年月租为27万7096令吉,接着3年为30万4805令吉,而第7至9年的月租金是33万5286令吉;最后一年月租金为36万8814令吉。

AXIS产托也于2018年以8700万令吉收购Teraju Sinar私人有限公司位于莎阿南的工厂。

这项收购包括两片永久地契地皮,面积分别达41万7769平方尺和2万2499平方尺,还有4栋仓库、一座办公楼、食堂大楼及两间警卫室。

完成收购后,会把该产业回租给Teraju Sinar,为期6年。首3年的租金为每月52万8422令吉,而后3年则是58万1265令吉。

3.国民投资机构(PNB)则于2018年宣布收购首要媒体(MEDIA,4502,主板电信与媒体股)旗下新海峡时报(NSTP)持有的莎阿南和孟沙新闻办事处和土地,并允许首要媒体回租。

反应

 

趋势

交易量增13.6%·总值扬26.7% 工业产业交易价量齐升

(布城15日讯)经济增长强劲及政府关键经济政策实施显现成果,大马工业产业交易价量齐升,交易量和交易总值分别按年劲扬13.6%和26.7%,支撑今年第三季产业市场继续保持强劲。

根据产业估价及服务局(JPPH)及国家产业资讯中心(NAPIC)的最新数据,第三季产业市场录得11万2305宗交易,总值573亿1000万令吉,较去年同期增长3.1%及0.3%。去年第三季为10万8933宗交易,总值571亿4000万令吉。

商用产业增长居次

该局总监阿都拉萨在文告中指出,此强劲表现得益于产业各次领域交易量持续增长,以及产业市场的积极表现,尤其是工业产业表现最亮眼,接着是商用产业。

数据显示,商用产业交易量,以7.7%增长率排名第二;紧随其后的是住宅(2.6%)、发展地段与其他(2.2%)和农务产业(0.4%)。交易总值方面,除了农务产业和发展地段及其他类别,所有次领域都出现正面增长。

“政府的持续支持和大马经济强劲增长,对今年第三季产业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昌明经济框架及2030新工业大蓝图等关键政策的实施,已开始显现积极成果,推动工业产业交易。”

他说,作为国家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之一,工业产业强势发展为产业市场稳定增长注入信心,从而推动国家经济转型。

滞销住宅按季下降

报告说,滞销住宅单位数据按季下降,从今年第二季的2万2642间,跌至2万1968间,价值从142.4亿令吉跌至138.5亿令吉。

住宅建筑活动方面,住宅产业表现积极,各建筑阶段的增长分别为4.6%、27.6%和37.1%,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

商场入驻率仅77.6%

不过,购物中心入驻率仅77.6%,比上季的78.1%略有下降。私人自建办公楼入住率则保持不变,为71.6%。

国内屋价指数(IHRM)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大马房价指数为220.2点(平均每单位47万5126令吉),年增长率0.4%。

所有州的增长率均微增,范围在0.3%至5.5%之间,唯有雪兰莪、森美兰、霹雳和登嘉楼出现1%至2.4%降幅。

阿都拉萨指出,所有次领域交易表现积极,建筑活动增长强劲,使他对大马产业市场状态展望乐观。

“政府已推出多个举措和催化项目,推动本地经济及刺激产业市场扩展,相信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MM2H)在申请要求上的灵活改进,将继续支持高端产业交易。”

此外,他也看好,多项基础建设项目的积极进展将促进产业市场活力,如柔新捷运(RTS)、北马主要工业项目、泛婆罗洲高速公路及东铁。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