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

陈景如:抢救黄金期仅3天 听力下降应马上就医

(怡保26日讯)怡保耳鼻喉专科医生陈景如说,听力系统的抢救黄金期只有3天,人们若发现其中一只耳朵听力出现严重下降或失聪,属耳鼻喉一种紧急情况,务必马上寻求医生检查。

她说,在3天内,医生会鉴定失聪原因,并针对性抢救。倘若失聪情况持续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后才求医,治愈成功率将会低很多,因其已构成永久性听力受损。

“听力损坏将影响一辈子,失聪的程度将会日积月累,因此平时要保护好听力系统,避免让耳朵接收分贝大的声音。”

她在民主行动党怡保东区国会议员及桂和区州议员社区中心医学讲座上,进行线上讲解。

她解释,人们在高分贝环境待了一段时间出来,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因听觉细胞已“麻痹”,虽然会在一阵子后有一定的恢复,但已构成一定程度的听力受损。

“下大雨约是50分贝、吹风筒是80分贝、摩托车90分贝、飞机声则是140分贝;若平时听音乐,音量大至户外都听到,就差不多是110分贝,如果天天这样,听觉将飞速损失。”

听力学家李慧娴指出,耳鸣是一个听觉障碍的信号,它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但90%耳鸣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5个人中就有1人患耳鸣,每10名耳鸣患者就有9人听力问题,其中69%的患者经过疗法或助听器辅助,能够恢复听力后,耳鸣也因此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参与线上讲座者包括怡保东区国会议员黄家和。

桂和区州议员崔慈恩指出,该社区中心自2016年每年举办医学讲座,今年虽不可线下讲座,但服务团队一样准备充分,透过网络与线上听众连线,今年的主题是“什么原因造成耳鸣?”。

反应

 

保健

我需要助听器吗?/谢建裕医生

75岁老伯与家人一起来今早的门诊。老伯已在数年前发现听力开始下降。

家人发现他在谈话中,常常需要家人重复对讲,明显他常常听不到对方的说话。同时,他电话的声量也被调至最大声。

检查了以后,外耳和中耳一切正常,也对他做了听力测验。听力检测报告显示他双侧听力下降至严重失聪的阶段。

老伯似乎对他的听力退化,并无多大疑虑。反之,家人们开始烦恼了。在接着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老伯在3年前已做过听力测试,也开始佩戴助听器。 

然而,老伯并不喜欢该助听器,佩戴不到1个月就把它“晾”在一旁。

孩子们看了很苦恼,不明白为什么老伯不要佩戴,令到他们常常需要“呼喊”似地跟他交谈。老伯也常常埋怨孩子们大声呼喝他, 好像在骂他似的。

听力退化始于60岁

听力退化下降在60岁以后就会开始。一般上,其退化非常缓慢,并不容易察觉。有时听力退化伴着耳鸣发生,才令人发现听力老化已悄悄来了。有者听力退化来得更早, 四、五十岁就开始了。

听力退化不仅造成听到的声量下降,同时话语字句的清晰度也变成模糊。

简单来说,失聪者听到对方在说话,然而他听不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对方的发音显得模糊不清。这是人体老化的自然现象,没有药物治疗,减缓或预防。唯一的治疗方式就是助听器。

“我需要戴助听器吗?”这是最常听到的询问。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佩戴双侧助听器,把声音的接收调大,以让失聪者恢复到最佳的听力水平,是我们最想达至的目标。

然而,很多时候助听器的效果并不如我们完美的预期当中。

选场合配戴助听器

助听器扩大对方说话的声量,同时也扩大周遭的杂音,如其他人谈话的声音,小孩的嘻哈玩乐声,座椅移动的杂声。

这些种种嘈杂声,有时会令佩戴助听器者感到烦躁。这就造成有些失聪者在聚会或者在户外活动时,宁愿脱掉助听器,因为太吵了。

同时,助听器对于话语模糊的清晰度并不能很有效的改善。这令他们原本对助听器抱着满满的期待,或多或少有些失望。

再者,助听器有时会造成外耳道痕痒或潮湿, 也令他们不喜欢长期佩戴。

我常给予失聪者一个意见。“你觉得失聪有影响到你的生活作息、工作、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他就应该佩戴。他需理性了解助听器的局限和弱点。他可以选择性佩戴,在需要有效跟别人沟通时佩戴;在户外嘈杂时暂时脱下。

体谅长辈不爱戴助听器

别为佩戴助听器感到害臊,它其实跟老花眼镜没有两样,都是老化现象的辅助器而已。家人常常会因为家中老者不戴助听器,造成沟通困难,甚至纠纷。其实不需为这问题而伤和气。

如果家中长辈执意不要,也不可能强迫。反之,家人可以改善对话的方式:

●面对面对话,别在他的背后对他说话,因为在面前说话,声音接收较清楚,而且通过脸部表情和嘴形,失聪者能更清楚讲话的内容。

●可放慢说话的速度,稍微提高声量就行。不至于让长辈觉得大家都在大声骂他。

听力老化失聪虽然是缓慢的,但是渐进地。 积极者能从容面对,反之有者会因沟通的困难而渐渐自我孤立,情绪低落,而这往往是家人所忽略的部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