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通讯部查希盟涉派钱指控

(立卑13日讯)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正调查社交媒体流传数张照片,声称希望联盟涉及金钱政治的指控。

通讯及多媒体部副部长依丁沙兹里说,该委员会需要时间鉴定有关社交媒体帐号的持有人。



“目前,我未能证实任何指控。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等到获得确凿的资料,才解释真正的情况,或者我们可证实没发生有关事件,或是有人兴风作浪。”

他今天巡视双溪可央3垦殖民区希盟行动室后,对媒体这么说。

也是土著团结党森州联委会副主席的依丁沙兹里说,派钱给选民之举有违希盟的原则,并形容那是不“绅士”及不光彩之举。

“我们知道若希盟要利用优势,我们可利用政府机关,如前朝政府的所为,但我们现在没这么做,更别说是涉及金钱的活动。”

相关新闻:



希盟澄清不是贿选 是义工的汽油津贴

巫统调侃:换零钱买草莓

“有图有证据” 国大党将报案

社媒流传派钱照 希盟惹贿选疑云

反应

 

灼见

【灼见】为便派钱,要养马仔/胡逸山博士

上文提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志在政治上大展鸿图者,许多时候需要有大笔的款项“傍身”,作为各种的政治开销。

本周较早时,又有国会议员提出在不具名的前部长家里被搜出大笔款项一事。如指控属实,则与之前与政治人物有关的“安全屋”被反贪会搜出巨款相似,再次印证了以上这个观点。

无他,所谓发展中国家,一般平民(也就是选民)的生计都不很好过,无论是一般的柴米油盐的开销,抑或是生老病死的费用,能有额外的补助当然无限欢迎。而在半封建的政治思维中,老百姓大多还把政治人物当成父母官;既然是捧为“父母”,那就有无形的、不言而喻的责任,需要“养育”这些“子女”,能送各类物资予他们当然也很好,但没有什么是比直接送钱更好了。

不肯派钱选票不保

选民手上有了多余的款项,心里比较踏实,当然每几年一度的选举中,也就更为乐意把手上的神圣一票投给有关政治人物。这严格上来说不算买票也不是贿选,只能算是广义上的政治人物与选民之间的一种政治经济交易。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里最接地气的政治现实。

而一些选民也还是老实不客气的,甚至会直接追上政治人物的家里去讨,后者不在家或不出来接待,就会耐心十足地在门口等,不拿到钱誓不罢休。这种情况在无论是在城市或郊外,低收入群体的选区尤为显著。

作为要继续中选的政治人物,你不肯派钱,自有对手肯派钱,那么选举时也就立见高下了;自命“清高”者或狼狈落选,那也就怪不得别人。所以,许多政治人物都必须有大量的现款傍身,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几年来,政权更替频繁,已然不是以前般有壁垒分明的“永远”执政党(所属政治人物会被选民认定应该派钱)和“永远”反对党(所属政治人物则不会被认定应该派钱),而是有时这边执政,有时则那边。所以当下无论是在朝抑或在野的政治人物,通通都被这些认为“讨钱”是天经地义的选民追讨,而且是要现款,所以政治人物也就难逃要有现款来傍身了。

助“马仔”获承包项目

而这种发展中国家民众贫穷需要政治人物施舍的情况,也和政商勾结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有(非公家的)钱来派,也为了更有效地派钱,以便博取受惠选民的青睐,一些政治人物在有机会当权时就必须养所谓的“马仔”。所谓马仔,可以是政治人物的一些外围助手或友人,如党内外的一些基层干部等,是与政治人物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商人。

怎么说“养”呢?就那些外围政治工作者来说,他们为政治人物日晒雨淋地奔走跑基层派钱派物资要派得到位,那么他们自身也是要吃饭、养家,那又如何是好呢?所以政治人物在当权时也就要“安排”(如通过所谓直接谈判或围标的方式)一些公家的中小型项目让他们承包,如此他们方能在自身物资基础获得保障的情况下,尽心尽力地“为民服务”。

当然马仔还不只这些外围,还是有大商家的。政治人物当权时,也就必须搞点大项目,哪怕是所谓白象项目也没关系,总之是一些能把大笔公家款项输送过去的项目,以便这些商家在空手套白狼,赚公帑赚得不亦乐乎之余,会把一部分“回馈”给“有恩”于他们的政治人物,让后者得以自己进袋也好,拿去派给选民也好。

这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病入膏肓的政治生态,但却难以找到苦口良药来医治,只有每况愈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