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棕油业2大挑战/朱乾海博士

大马本来是油棕业领头羊,但油棕面积或产量都已被印尼超越。

棕油面对的两大挑战:其一是其他油棕种植国或种植地区的产能,其二是其他植物油。

开发步伐赶上了世界人口递增,随之原产品价格下滑。从1950年至90年代,棕油的经通胀调整价格下跌。



二十世纪的下半个世纪,经通胀调整的所有农产品价格,普遍下滑1.5至3.5%,棕油下滑3%,大豆油3.1%,椰油2.9%。

70年代,原产品价格随原油上扬,到1981年,远东油棕业从非洲引进授粉甲虫,棕油产量随即上升,棕油价格也随之波动。

到2000年,棕油价格已攀升不少,其中原因之一是粮食用农产品也成了生物柴油原料。

大马本来是油棕业的领头羊,但无论是油棕面积或产量都已被印尼超越,因为印尼不但和大马有相同的油棕种植气候,还有土地及劳工,这正是大马缺少的。

至于大马机械化,由于油棕树的形态及果串的部位都很特殊,机械化研究一直少进展,劳工的需求将延续很长时间。所幸油棕的工厂及下游操作很大程度已机械化。



印尼的油棕种植已放缓,因为环境保护的压力愈来愈大。

泰国是世界第三大棕油生产国,不过园丘面积不大,几乎全属小园主,园丘的管理及收成多由承包商操办。尽管如此,泰国的挑战不容小觑。

南美洲工资高,但无碍棕油生产,自产棕油自供自足。另一个工资高的棕油生产国是巴布亚新几内亚。

刚果曾经是非洲的棕油生产国,发展的潜能虽大,但国家政治不靖,难吸引外国投资棕油业。

主要挑战是大豆

植物油的挑战主要来自大豆。

大豆的价值在大豆渣,其蛋白质含量高,是动物的上乘饲料。

大豆渣价格好,大豆油可以较低的价格竞争。大豆和油棕一样用途多元化,不过,今天棕油也制成生物柴油,和大豆渣比值更胜一筹。

自2004年,棕油的生产量已大过大豆油,棕油的地位将会是牢固的。

早年,种植界先驱说:生产棕油需要的劳工比其他植物油多6至7倍,但油棕产量则比其他产油作物高10倍,抵消高昂的土地价格。

油棕是多年生作物,一旦种下,25年才翻种,不像大豆这短期作物,想改种价格较好的作物,如玉米,随时可以做到,并且机械化进行,多容易。

由于世界对棕油有很大的需求,油棕业的发展可以这么说:只要气候适合,那里都会种油棕,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其他国家的棕油及其他植物油的挑战。

反应

 

财经

油棕树应种多密?/朱乾海博士

土质好的地方种植油棕密度较低,光照强、水份足的地方种植密度较高。

油棕种植密度介于每公顷118至158株,但新种时的密度,普遍是每公顷136至143株。

土质好的地方种植密度较低,光照强、水份足的地方种植密度较高,如果种植环境没有足够的光照,密度较低比较适宜。



若有资金问题,有经验的种植人在开始种植时会选择较高密度种植。

树龄尚小,树叶还在伸张中,树冠其实已被此接触。种植密度如果每公顷是136至143株,有按时施肥,气候正常,5年树龄左右的树已有完整的树冠,叶片30至40张(即4至5螺旋圈的叶)。

叶子太多影响产量

叶子太少,浪费光源,产量不高;叶子太多,树与树争夺光照,光合作用弱,叶子和树身增长,影响有性繁殖的果串成形。

既然叶子太多影响产量,多余的叶子必需修割掉。修割叶子还有其他原因:



*采割鲜果串时有空间使力

*割除不撑托果串用途的老叶

*减少散果跌下藏在叶腋里

*减少附生在叶腋的附生植

*除去枯叶和病叶,促进新的健康叶子快速成长

密度太高争阳光

太过密集的树冠,诚如上文所述,不利生产果串。种植密度太高,同样也因争夺阳光,不利产量。

植株愈长愈高,树叶愈长愈长。明显的,采割果串愈来愈困难。

园地阴暗,树行间草木不生导致土蚀。

种植密度和产量的实验做了很多,但却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凭经验,一旦产量下跌而怀疑可能是密度问题所致,将密度稀释,产量很快就提升。

2方法稀释密度

有两个方法稀释密度,一是有规则的稀释,每数株树除去一株,这株树在原来的排列位置上除去后,不会影响整体树的平衡分布。这个方法的弱点是除去的树可能是高产树。

第二个方法是除去“价值低”的树,如染病的、发育不健全的、不打果的、打果特别少的、后来补种而一直长不好的树。

产量特别少的树最好先做记号,然后视察它的产量一年半载,证实后才将它砍除。

经过这一轮稀释,园丘的产量会提升,同时省了一些肥料和人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