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邓好欣生命更生

邓好欣来自砂拉越加帛,因误交损友,热心助人,代朋友接收“毒品包裹”,赔上17年8个月的青春。邓好欣内心对家人深感愧疚,又对朋友的背叛心生不忿,绝望的人生使他彻夜难眠,因此患上严重的忧郁症,原以为自己的余生就此在晦暗的牢狱中度过,并等待行刑日的到来……

邓好欣感激爸妈的信任,同时,也获得黄良蓉(左二)及张济仁(左一)的支持。

人的尽头往往是上帝的开始。诗巫前任毕理学院院长黄良蓉(70岁)对邓好欣的新闻后步步追踪,她凭自己的教学经验,认定好欣无辜,并呼吁教会及牧者同来关心好欣。邓好欣最终获州元首特赦,从死刑变成20年终身监禁,加上行为良好,去年12月22日出狱重获自由。



1999年3月17日,邓好欣骑着摩哆与好友去接收一份颇有重量的包裹后,遭一队警方四面八方将他们包围,吓得他们当场愣呆。由于他们是学院生,律师向法庭申请人身保护令而释放,希望案件能加速处理。包裹共有371克的大麻,依照毒品法令,凡永有逾200克大麻即死刑。

遭警察重新逮捕

邓好欣表示,他事后收到古晋技术学院的录取信,碍于身分证遭扣押则返回警局,不料遭警察重新逮捕。

“万万没想到作为我和朋友的律师,竟把我的供词改掉,使朋友后来转为控方证人,一步一步把我推进困境。被人冤枉真的很难受,所有供词都对我很不利。”

邓妈妈再聘请第二位印裔律师,对方是名前警员,了解其案件后,表示有把握打赢官司。但是付了5万令吉律师费后,案件未审,对方却醉酒暴毙,还赔上律师费,过后,聘请蔡小炜律师跟进。



事情发生后,邓好欣把個人得失或任何遭遇都看得很輕,望着不吃不喝而瘦了10公斤的母亲,心里确实难过,回想自己过去只注重朋友,到头来留在身边的只有家人。他感恩神的恩典,若不是黄良蓉院长的协助,他不能真正明白神的恩典;若不是许多牧者的爱心支持,鼓励与安慰,使他重获新生,同时立志成为神的合用器皿。

立志当新造的人

众所皆知,狱中都是犯法者的聚集点,家人不理,犯人颓废活着。邓好欣自从认识耶稣基督后,立志当个新造的人,珍惜在狱中的生活,专心学习,谦卑的态度赢得狱卒的赞赏。

有一次监狱里发生囚犯企图闹事,他及时敲打用钟声阻止了一场混乱。随后狱卒就“封”他为囚犯们的首领,并获得不错的待遇,可以读书识字之余,还可以学习裁缝。

邓好欣和父母亲自登门向前任州元首敦沙拉胡丁夫妇道谢。
毕理学院前院长黄良蓉(右13)、现任董事长张济仁(左8)、院长许钧凯(左6)、监狱事工负责人林良辉(左一)齐来见证邓好欣出狱。

珍惜重生机会

邓好欣形容监狱是训练场,他曽关在普通牢房,10至20人一间房。关在死囚牢房,面积只有8尺乘8尺,如同厕所一般窄小,四面是墙,如牲畜般过活。他被囚禁在死囚房时,心里很煎熬,双脚乏力。他几乎天天蹲着向神祷告、发怨言,甚至讨价还价。回忆起那段日子,真的生不如死。

“神把我从一个深渊拉拔出来,给予我服事的机会,与一位监狱事工的林良辉同工,并带领一位死囚信主。对方原是脾气暴躁的性格,因信耶稣而转化成祥和的人,他的家人也因他而全家归主。据狱卒转告,他问吊当天走得很安详。”

邓好欣还用《圣经》的话语,安慰与陪伴一名心情低落的死囚,使对方打消自杀念头,从中振作。

他表示事发后,家人一直相信他是无辜与帮助他,是他生存最大的动力。过去家人关系不融洽,经过此事反令家人一起相守与扶持,关系变密切。最重要的是过去对他印象不好的父亲,看到他因信仰而改变,也信了耶稣。

“我大部分青春花在监狱里,心里确实有许多遗憾,总觉得自己时间有限,有许多未尽之事,因此珍惜这次重生的机会,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

作为基督徒,邓好欣现在乐观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先陪伴家人,注重家庭生活,慢慢扩大社交圈子。他真诚与亲戚朋友,甚至村子的街坊交流,让大家认识全新的他。

原谅出卖自己好友

“我已经原谅出卖自己的好朋友,有一天再见时会和对方握手言和。过去已成历史,最重要是珍惜眼前人。”

出狱当天,邓好欣内心异常平静,没有特别高兴,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只不过从有形的监狱走到一个无形的“花花世界”,搞不好也将是另一个牢笼。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旅程,他明白要加倍努力。

他劝告时下的年轻人,特别是乡下生活的人,到城市生活要格外小心,因当前社会很险恶,交朋友要特别谨慎。

虽然“更生人”这代号会伴随他一生,但他不害怕,并希望借着自己的亲身经验帮助更多的人,免得步入他的后尘。与死刑擦身而过的释囚邓好欣亲历一场生死战,证明一个人只要不颓废地对待生活、不浪费生命,纵然生命再苦涩,上帝必用大能的手拯救投靠祂的人。

反应

 

牧羊人

刻意留下一些

文:刘爱佩

弟弟住在沙巴时,一家5口生活只靠弟弟微博收入支撑,家人不时供应一些,减轻他生活上的压力。自从弟弟回天家后,留下妻子和3个尚在求学的孩子。每逢哥哥去沙巴都会带母亲过去探望他们,带些吃的喝的等需用品。大儿子中五毕业后,大家协助他离开乡区,在西马城里修读烘焙课程。希望他学有所成,日后能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圣经》<路得记>谈到两个妇女相依为命——拿俄米和路得。拿俄米是个丧子的老妇人,路得是她的媳妇。儿子去世后,这位媳妇坚持要伴随家婆,一心要照顾她,但是,路得只是一个穷寡妇,如何支撑贫困?接下来的日子,何去何从?

路得决定到麦田里捡麦穗过活。根据当时的律法规定,田地的主人不可收割所有庄稼,田里掉下的麦穗,要留下任由穷人捡拾,包括孤儿寡妇,这也是当时社会照顾贫困者的制度之一。因此,路得依循律法往田间去。她来到一个富有地主——波阿斯的田地里,希望能拾取工人收割打捆剩下的麦穗。

不可欺负或羞辱她

波阿斯听闻路得对婆婆的善,他了解路得的背景与寡妇的需要,不但答应让路得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拾取麦穗,甚至还吩咐仆人善待路得,不可欺负或羞辱她。同时还愿意供应她水和食物,也不忘叫仆人特地从捆绑的麦穗里抽出一些,任由她拾取。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路得记〉2章
15-16节)

波阿斯虽然是个有地位的大财主,但是没有夸耀自己的富裕,反而以恩慈善待穷人寡妇,他刻意留下一些的行动,是顾念穷人的需要,让穷人可以捡拾留下来的农作物度日。不仅如此,他还照顾路得的尊严,好叫路得能光明正大,丝毫不觉屈辱,轻松愉快捡拾田里麦穗。

波阿斯除了慷慨、慈爱,还展现大度。路得才能自由在麦田里走动,拾取足够的大麦,维持她与家婆的生活之需,更解决了生活困境。

智慧的行动

刻意留下一些,不仅是善意,也是智慧的行动。波阿斯遵行了当时的律法,尽的是本分,然而,他刻意留下一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怜爱,他叫路得不必往别人田里,安心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贫困寡妇因此得了安慰,她不必奔波往别的麦田拾取麦穗,生活就安稳多了。

你是否也曾为了帮助他人而刻意留下一些?我相信不讲奢华,不求档次的善行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祝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