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半推半就大半生

最近面对人生选择题,思前想后了两个星期,始终难做结论。根据我遇抉择总是优柔寡断的经验,这次我决定先不做决定,不再思量。于是独自乘火车南下到临海小镇的江南长城,置身大自然中期待有会灵感降临。



江南长城实为台州防洪防寇匪的城府墙,既不高、不长,也不出名,无甚挑战性。幸好当日阳光明媚,我在长城上晒着暖暖冬日,心情舒畅。但,回程上,一天的写意却被挤公交车之苦全盘破坏。就在心情骤然起跌,身心疲累消沉之际,心里浮现出一个答案。就这样我有了决定,不去新加坡念博士。

话说,无业赋闲已数年的我,表面安乐平静,内心骚动焦虑,期望早日与社会接轨,因而大半年前,即花了不少时日投寄博士研究计划书,先后被伦敦和新加坡两所大学录取了,前者须全自费不敢前往,后者经期盼多时,终于批了小额奖学金,该属喜讯,却在指导教授嘱我尽早飞往新加坡开学之际,我临阵退怯犹疑了。一时,我的心情有如电影里的逃婚新娘,到婚礼的前夕,才猛然怀疑自己其实爱着另一个人。

到手后却想放手

这个机会,我起初很努力争取,而到手后却想放手,非常难堪,既显得我办事不够深思熟虑,也辜负了导师一路引荐的用心;更难的是,推拒了一个宝贵机会,真像是很折福的行为。我害怕自己是否拒绝了生命的大礼。

低落之中,我快速回顾了过去数十年人生,却惊见一生原来经常如此。半推半就地,就过了大半生。皆因天性被动懒散,又妄信人生最高境界是随缘顺流,任何事,不用努力追求即可得的应该都不错,而别人殷切推动护航的更是上乘。直到现在人近半百,再次站在大学门槛,但初中因成绩名列前茅被学校安排念商科,高中同样被安排念理。读到高考时才不得不承认,除了生物,我的数理化都不行。自知考得不好,原打算转文科重考,这时却又得到大学生物系的录取。如此读到大三,要选择专修科,我再次优柔寡断,最后依然循着习性跟着大队走,勉强又念了两年。



回顾这些年一路走来,并非没有热爱,也并非没遇过可以真正抉择的机会,但耳边的噪音,心里的妄念,不想辜负他人期许的懦弱,加上性格里自以为的乐天随和、姑且侥幸,让我大半生似乎得以在主流中平顺生活,惟独欠缺了一些主动性,一些独特性。这样过一生亦无大碍,只是“无大碍”不该是我人生的至高目标,而生命一直未曾与本性的热情校准,不免有所遗憾。

从长城下来那段颠簸回程上,我在极度疲惫低沉中突然感悟,我累了呵!这时,想起圣经上说的,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收割有时。恍然中,我明白了,这一次该如何选择。生命有涯、资源有限。在如此认知下,要有所取舍,在余下的有限时空,我该去做未竟之事。去新加坡念博士,在平稳中好好努力,确是难得的好事,却非我此时非做不可的事。

于是,挥别长城上的冬日,我看着自己在半推半就之中快速流逝的大半生,决心提起仅存的勇气,走自己的路,一探生命曲径的另一番风景。(寄自中国宁波)

反应

 

商余

很治愈的事/高玉梅

公寓同楼层住了个三十来岁的女子,白晳圆润,独居,养了一只贵妇狗,似乎没工作。

她声音娇嗲,会跟陌生邻居热情搭讪,与本地人的拘谨冷淡不一样。一次在电梯里偶遇她要下楼蹓狗,她主动说,养宠物狗很好,每次小狗围着她转,跳上她的腿,就很开心,“感觉很治愈”。

我没养过宠物,并不真正明白她说的养宠物“很治愈”是什么。

近日浏览的网站给我推送了流浪狗被拯救的视频,看到那些可能受惊吓甚至曾被虐待的小狗,有些皮毛脏臭且染病,被好心人收养了,然后也得到悉心医治,被喂食有营养的食物,数月后,原来脏兮兮也很胆怯怕生的流浪狗竟然华丽转身,恢复了健康活泼,也再次相信人类,幸福洋溢。

痛楚藏内心深处

一连看了几个类似的视频,饶有兴趣之余,感觉的确也很治愈。

想起幼年时,雖然妈妈姐姐并非不爱护我,但是每次惹妈妈生气会被体罚,记忆都还鲜明。跟姐姐们玩,我的言行不时也会被嘲笑和打压。

跟那些欢乐在一起的记忆相比,这些受伤、受委屈的小事似乎印象更为深记得。雖然现在我并不会真的对家人怀恨,但相信当年那幼小的身心已经把那些模糊的创伤痛楚藏到了心的深处。

感觉遭同事欺凌

有趣的是,工作几十年了,也到了退休年龄,却发现,有些隐蔽许久的创伤,有时仍会通过工作上与一些女性主管的接触而突然被激活,似乎这副身心对这现在职场里与我没血缘关系的“妈妈”、“姐姐”们,会格外的敏感多疑,比如会觉得她们随时会找我麻烦,找机会对我实施或明或暗的欺凌打压。

实际上,我与她们可能真有矛盾,也可能大部分是我自己的想象。可确定的是,那些已结痂的伤口,那些平日感受不到的痛,此时非常的热辣滚烫,甚至快要开裂,沁出血丝。

一天早上梦醒,强烈的焦虑和压迫感又来袭,我感觉到心脏在收缩,胸腔有点颤抖;这时,脑海中却浮现起视频里看过的流浪狗。

多年前在伦敦工作时,曾经历更严重的焦虑,因而去做了多次心理咨询。

职业反映内心渴望

记得第一次与六十多岁的英国咨询医师见面,她先问了我的职业。当时我的工作是援助移民到英国后遭受家暴的华裔女性。

她对我说,我们所选择的职业,往往反映了我们内心渴望能获得的对待。我当年选择了助人的工作,可能表示自己潜意识里其实渴望被帮助。

后来,接触到了心理咨询里的“负伤疗愈者”(wounded healer)一词,有种恍然明白的感觉。投入去治愈别人的人,自己往往也在通过治愈这个行为,疗愈着自己的创伤。

我又想,有时我们看不惯一些人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若以此类推,这可能也意味着那人是在委婉表达了其实自己也渴望有人来对其人生给予一些温馨的提醒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