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新能源时代崛起
争夺资源控制权

过去,各国之间为开创帝国、拓展疆土版图而开战;20世纪的殖民时代到当前及至未来,世界列强和区域之间的博弈,则是为争夺资源控制权。 

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突破90亿,人们必须认识到本身对地球资源的消费不可能永无止。资源日益减少,加上新科技产品对于各种稀有金属的需求,导致世界各地燃起资源争夺战。资源主导国运已经不在话下,谁将取得资源战争的优势,谁将改写全球强国排名,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获取能源控制权已成各国竞争的目标,过去100年来,能源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却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今,全球摩拳擦掌,准备步入新能源时代,地球将掀起另一轮战争,或是扭转历史命运,化战争为合作,开启未来的新页?

资源的控制攸关一个帝国的兴衰。过去百年来,资源战争不曾休止。二战开始及至近年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几乎都和资源有关。 

1980年代之前的中亚,只是无人理会的次大陆,却在发现油气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后有了阿富汗战争,再来美国要在中亚建立永久军事基地,为争夺石油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伊拉克战争及颠覆利比亚政权行动,如今则是伺机颠覆伊朗。

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两次海湾战争等等,近代战争史的源头,是石油黑金。在全球资源争夺中,各国对石油争夺的激烈程度远超其他资源,因此有了“谁占有了石油,谁就拥有了世界”的论调。 

不惜工本开发新资源

“九一一”之后,能源外交成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关键角色,催生新的地缘政治生态和国际关系格局,石油及其他能源依然是主角,反恐战略将能源外交推向空前活跃的程度,不再仅止于石油,还有天然气,地域范围也超出海湾地区,扩展到全球,包括里海、非洲、俄罗斯和南美等地,就连北极地区也成为争夺焦点,为的就是丰富的能源和稀有元素。 



当今大国不惜工本开发太空科技,除了战略考量,新资源也是其中一个主因。 

近年中国、印度兴起,先后加入资源战场,比如积极与非洲合作开发汽油资源、发展海底深层探勘技术、开发可燃冰等;剑拔弩张的南海风云,追根究底,原因就在于南海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也是最大的油气宝库,东海天然气存量极大,海底深处蕴藏大量的稀土金属,南沙群岛所蕴藏的石油足以和沙地阿拉伯匹敌,随着在阿富汗也发现“可能”有稀土矿,进一步为“占领阿富汗”增加了诱因。 

百年战争,摊开细看,除了粮食、油气、稀有金属,水资源竞争也日趋激烈。21世纪国际局势持续恶化,人们不能再用政治和军事看世界,而是用资源的视野看世界。

所谓的主权纠纷、政治纠葛、经济竞争、权力斗争,都只是理由堂皇的表象,真正所图终究是资源利益,政治和军事不过是为能源战略服务而已。

恶化供需不平衡情况

不同时代争夺不同资源,过去百年争的是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未来争的是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市场控制权。21世纪,新能源时代的崛起,人们在怀抱期待的同时,免不了暗忧是否将开启另一轮的战争? 

乐观的人认为,太阳不用争,风也不用争,潮汐和地热也不用争,自然资源人人都能开发,但现实未必如此理想。当前时代,新旧能源正处于逐步更迭的不稳定阶段,而全球城市急剧发展,能源需求跟着急速增长,消耗量与供应量的增长不成正比,进一步引发或加剧能源生产和资源抢夺战,恶化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突破90亿,资源消耗必将大增,新旧资源都将大量耗损,持续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所造成的污染和气候暖化,都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开发自然、安全、绿色洁净能源的速度能否赶得及弥补传统能源耗竭,以及历时百年所造成的地球危机和世界纷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决定了未来的存亡。 

这也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国际发展研究院教授简克鲁格尔(Jean Grugel)所强调的——在未来的能源争夺战中,谁最先拥有新能源技术,谁就能掌握主动权,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导者。 

能源之争,不可能休止。 

克服过程 重塑格局

大部分研究指出,尽管再生能源发展趋势蓬勃,并且一致认同为永续未来的方向,但就目前阶段,再生能源在短期内仍难以撼动石油和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地位。 

克鲁格尔就认为,世界各国对化石燃料的以来依然偏高,尤其是技术落后的国家,在增加对传统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努力了数十年了先进国家则逐渐打破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将能源开发权下放给私人企业投资与管理,减轻国家的负担,提高国际竞争力。 

然而,从传统能源时代走向新能源时代的过程,需要面对及克服的难题却很多,更不能掉以轻心,比如能源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国际地位、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澳洲阿德莱德大学地理、环境与人口学院教授克雷姆雨果(Graeme Hugo)则认为,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虽然无法迅速取代传统能源,但对经济发展却有巨大影响,对重塑世界格局起着重要作用。不论是石油、煤炭及其他化石燃料,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建立新能源、可持续性的能源系统,既是未雨绸缪,也是扭转逆境的关键,更是必然的变革。 

合作和共享 改变世界

利用争端促使世界剑拔弩张,纷争不断,但共同利益也会促成合作关系。因此,另有分析认为,新能源的出现,将使能源从“战争论”导向“合作论”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新方向、新关系,也是理性且妥善的永续未来方案。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柳钦评析认为,“能源合作论”将战胜“能源战争论”,数年前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天然气供应问题上达致谅解,并与世仇土耳其探讨合作问题;在长期纠结不清的伊朗核武问题上,土耳其和巴西也突然转变态度,同意与伊朗进行核材料合作,使得联合国失去制裁伊朗的理由。

互惠互利共识

他指出,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比起耗费一切相互竞争夺取能源,加强能源合作及增进能源安全,反而成为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共识。

美国长期以来为争夺石油而在中东发动战争,结果付出沉重代价,并造成世界更加动荡,未见其利只见其害,已引起警惕和反思。 

曾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知名经济学家及社会评论家谢洛美里夫金(Jeremy Rifkin)则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再生能源及互联网结合,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认为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将退居次要地位,由新能源取而代之,创造新的民主化,并且削弱政治上的“统治”概念,以“合作”和“共享”改变世界,成为逆境重生的未来希望。 

奠定5大支柱

杰里米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能源与工业革命,认为当前世界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权力和贸易从集中式走向分散式合作,前提是必须奠定5大支柱—— 

★向再生能源转型(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氢燃料、城市废料) 

★将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 

★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可上传下载能源 

★运输工具所需能源与共享电网平台对接 

打破技术垄断

伦敦政治经济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南希·霍尔曼(Nancy Holman)也认为,世界各国应给予和加强政策上的支持,作为学术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的后盾,同时提升国际间的技术合作,打破技术垄断,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他强调,每个国家多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各国应充分利用本身优势,开发适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新能源,不是盲目地照搬他国经验。比如荷兰可充分利用风能,俄罗斯可加强对天然气的开采,非洲地区则可利用太阳能资源。 

明日:尽管有经济效益作为绿色革命的推动力,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打着“再生能源”的旗帜大肆挥霍国库,往往也会因利欲熏心的贪污和短视的国家政策,而变样成再生能“怨”……

反应

 

财经新闻

法迪拉:确保可负担 大马能源储备充足

(吉隆坡12日讯)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表示,大马半岛的发电能力已达2万6152兆瓦,能源储备为24%。

他指出,砂拉越的发电能力为5745兆瓦,能源储备为25%;而沙巴的发电能力为1237兆瓦,能源储备为6.1%。

他今日在国会上议院的口头问答环节中表示,政府致力于确保能源供应充足。

“这基于3个方面,即能源供应安全、永续以及环境永续性。同时,确保能源的可负担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法迪拉也是能源转型及公共事业部长,他解释,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已成立电力供应及电费策划与落实委员会(JPPPET),以确保通过发电公用事业公司确定能源需求,提供足够的供应并决定电价。

延长电厂营运期

此外,他透露,该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12.9吉瓦,并预计到2040年将增至20.9吉瓦。

“为此,政府已批准大马半岛电力发展计划2024至2050年期间的预测计划,该计划包括开发新的天然气发电能力,并增加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未来需求。”

作为应急措施,能源部已决定延长现有电厂的营运期,因为建设新的电厂通常需要4到4年时间。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