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史进福:任务神圣
服务华教初心不变

2019年培风中学赞助人大会。大会议长是吴添福(后)。

(马六甲25日讯)培风中学董事长史进福强调,服务华教尤其独中,是一项神圣的任务,无论时空如何转移或人事变迁,但维护华教整体利益的初心,水远都不能动摇。

他说,大家缅怀和感恩先贤的办学苦心,让培中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维护母语教育的重责大任。



他认为一百多年来,该校虽然路途崎岖,但社会大众关心、支持的热忱始终如一,这就是该校在发展道路上能够自力更生,与时俱进的主要原因。

培中赞助人大会

“两座综合大楼的建设工程经已完成,目前等待政府的住用证。

“董事会和校方也正着手进行每个空间的使用规划,确保妥善应用,发挥教学的最大效能。”

史进福今日出席在培中举行的2019年培风中学赞助人大会,这样表示。



出席的包括大会议长吴添福、校长黄雪来、总务曾昭明等人。

他也说,一个组织的章程制订和之后的内容修改,也是一项艰巨、旷日费时的工作。

他希望培风中学的章程经过仔细的修订之后更完善,使董事会与相关单位未来在人事运作面更顺畅。

“今年4月21日曾经召开一次赞助人特大,汇报一些经过修订后的章程条例,亦获得在场赞助人一致通过,使新章程得以在今天赞助人大会实行使用。”

修改章程条例

他说,在一年多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仔细把章程各项条例重新解读,把一些模糊不清或认为不合时宜的条文修改,经过5次会议定案后,提交了给全体董事会议接纳。

“我们追溯历史,不忘初心,关心培风的未来而知有所担当,共同为建设跟上时代脚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优良学府而同心协力,让培风行稳致远,迈向下一个更光辉灿烂的里程。”

曾昭明:学费调至合理水平

培风中学赞助人总务曾昭明说,该校决议双管齐下调高教职员新资的同时,也相应的要把学费调整至合理水平。

他说,这是该校董事会为保持师资的稳定性,以及吸引更优质的教师到该校执教的其中一项方案。

他认为这样的调整,或许会造成一些家长的经济压力,但该校鼓励真正需要经济支援的家长,申请该校助学金,让孩子能够继续接受独中的素质教育。

“培风中学近些年来可说是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大型计划都得以顺利推展,包括2003年90周校庆,筹得约550万令吉,2013年百年大庆也筹得2300万令吉。”

他说,这些款项都用在该校的多项发展包括购地扩建等。

他指出,今年是该校创校106年,106年的岁月走过不易,发展道路难免千辛万苦,而如今眼前一切成果,是全体教师与全体董事的通力配合,以及社会大众的积累。

他希望全体培风人继续这样的使命,为该校创造更多机遇,让马六甲唯一的华文独立中学,走得更顺畅。

反应

 

言论

独中应朝多元文化共存/朱键鸿

独中在经历了六十载的发展,其特色是什么?华教先贤们努力坚持传承华文教育、积极打造素质教育,在当代还能作为独中的招牌吗?

在华裔出生率日益下降、国际学校林立竞争、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等许多条件的改变下,独中的办学与定位已然受到挑战。许多学校已在课程和招生上寻求不同出路,但仍不时出现乖离独中本质的争议。

借着本年度华教节主题,透过再思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我想提出另一个可能的策略。

发展多元文化教育

林连玉等人当年在主张单语的国家语文教育政策下,坚持保留母语教育、力求传承华人文化,可谓为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若说独中本身即是多元文化体现的存在应不为过,然而仅此并不足矣。我们还需继续探问独中如何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国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差异”、“冲突”和“共存”。了解差异的本质和形成方式是最基础的一步,接着需要揭露差异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再透过理解差异政治的运作模式,开展差异如何共存的机制。

独中存在差异吗?这里的差异不单指族裔,还包括性别、宗教乃至性倾向等。只有肯认了差异的存在,并从主体认知到不同的需求和观点,才能形塑足够包容的环境。

独中的课程教学、行政文化和学校活动中是否有推广对各种差异进行更全面的认识?除了一般所做的佳节文化推广,对差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表达是否有所了解?

或许很多学校不想了解差异,是因为害怕背后的冲突。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冲突耗费成本甚至影响和气、挑战权威,总习惯说“尊重差异”的我们,却以为只要不评断不干涉就好,然而缺乏处理冲突的多元文化可能只会落入相对主义的困境。

差异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冲突需处理的要点,其中对主流意识型态、优势文化和各种压迫的检视,省思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学习的内涵与个人的态度,是学校在处多元文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契机。

打造属于全民独中

有了对差异的了解、冲突的处理,才有可能应共存共荣展开对话。文化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没有层级的理解,过程中对话机制的设定与最后的讨论结果,也应是集众人共识所决定,这是公民素养的养成,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主张母语教育、坚持文化传承的独中,有没有可能以自身的经历引领马来西亚的学校教育走向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增多的友族师生、日益革新的社会文化和越见复杂的社会组成都是很好的契机。

在能肯认和欣赏自身文化的前提下,也能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即保障每个人,也保障独中的生存。打造属于全民的独中,或许是新的可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