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网络交友真心有几个?

有趣了!Snap Inc较早前进行了一项关于友谊的研究,发现大马人是全球最友善的交友达人之一。你认同吗?

从未想过,科技的发展和瞬息万变,也改变了人们交友的方式和对友谊的观点。自从社交媒体问世后,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以超快速度扩大,但是,其中的真心朋友有几个?



丽莎和伊莉从小学开始就是好朋友,多年来已建立深厚的友谊。

在网络世界还未开辟以前,人们的交友方式很简单,凡是在生活周遭遇见的人,如同学、邻居、同事、乡里等,经面对面交流后,合得来自然就能成为朋友,关系再好一点,就是挚友或密友了。

不过,自从网络带动社交媒体崛起后,即使双方不曾见面或远在世界另一端,也能成为朋友。这一片网络交友新天地,似乎让人特别兴奋,不仅可以把朋友圈扩大至全世界、重新寻回失联多年的朋友,也能维持现有朋友之间的友谊温度。

问题在于,凡事有两面,有利也有弊。网络究竟是拉近或疏远了朋友间的距离呢?既然数码时代能够改变交友方式,当然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交友观点,那大马的情况是如何呢?

由Snap Inc发表的《友谊报告·The Friendship Report》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文化、年龄和科技之间,所形塑与友谊相关的各种态度、价值观及观念。

分析全球友谊情况



该调查在澳洲、法国、德国、印度、马来西亚、沙地阿拉伯、阿联酋、英国及美国展开,当中涉及的受访者共有1万人,年龄介于13至75岁之间。大马的1006位受访者是在今年4月参与调查。

受访者被划分为4个主要的世代群组,即Z世代、千禧世代、X世代和婴儿潮世代。通过了解世界各地和不同世代之间对友谊的看法,有关调查分析出全球目前的友谊情况。

当天的媒体发布会也邀来了来自槟城理科大学(USP)的社会学家诺哈菲扎博士、本地著名马来艺人丽莎苏丽哈妮及明星厨师伊莉苏莱曼,现场分享他们对数码时代的友谊观点。

大马人性格友善

在不同的区域和年龄组中,友谊可能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普遍上在人们的幸福感中都扮演着核心角色。

报告指出,偏向集体主义观念的大马人,在挚友人数(5.8%)方面比欧洲人、澳洲人和美国人多出约2倍。

相比于全球平均的挚友和密友人数(分别为4.3%和7.2%),大马人也拥有较多的挚友和密友(分别为5.8%和8.4%);而且,这个趋势与印度的情况一致,大部分人在扩大社交圈子的同时,也会挂念本身的挚友(33%)。

多元文化交友广阔

大马人较热衷于结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当中有超过四分之一(27%)的人想要在年龄、性别、种族和性向方面,让自己的社交圈子更多样化。全球有19%的人持有同样想法,而德国则为10%。

专研友谊和亲密关系的诺哈菲扎博士表示:“这些发现是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结果。大马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来自不同背景的各族生活在一起,彼此包容,相处融洽,自然就比较友善,所以交友广阔绝不是问题。”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人们经常到国外旅游或移居海外,而大马人友善的性格特点尤其受用。”

Snap Inc早前发表了一项《友谊报告》,探讨不同的文化、年龄和科技之间,所形塑与友谊相关的各种态度、价值观及观念。左起为司仪丽娜奥玛、诺哈菲扎博士、丽莎苏丽哈妮及伊莉苏莱曼。

Z世代朋友圈缩小

现今各大社交媒体有个明显的现象,Z世代似乎正逐渐缩小朋友圈。刚不是说大马人友善、喜爱广结良缘吗?怎么现在又说缩小朋友圈呢?

的确,大马有37%的Z世代对本身密友圈的朋友选择较为挑剔,不只在国内,其他国家也有如此现象。

在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世的Y世代最乐于分享,且很大可能都会在公共平台上大量分享。不过,近年也有许多长辈们过度活跃于社交媒体,热爱上传和分享大量的生活大小事,有时甚至不小心落入不法之徒的圈套中。

相比于Y世代的交友方式,Z世代对友谊有另一套属于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与较小的朋友群组保持密切关系,这样才能展现真实自我,无需造作。

Y世代过度分享

诺哈菲扎指出:“出生于数码时代的Z世代比较懂得保护隐私,也许是被Y世代或以上的过度分享举动所影响吧!Z世代对分享的内容较为挑剔,同时偏爱具有隐私的沟通模式。”

研究显示,大马的Z世代(27%)比Y世代(56%)更不愿意在面簿(Facebook)上分享生活新动态。此外,有过半的Y世代(53%)会选择在面簿上分享值得骄傲的动态;反之,只有少过三分之一的Z世代(32%)会分享这类贴文。

《Z世代: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生活·Generation Z: Their Voices, Their Lives》作者克罗伊康贝(Chloe Combi)提到,Y世代是面簿和MySpace的世代,这些平台见证了社交媒体的兴起。对他们来说,能够通过直属朋友圈大范围地散播和连接庞大的人脉网络,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体验。

“如果换作是Snapchat或TikTok模式,这些都与庞大网络无关,而是属于一个私人信息的平台,让用户分享更多有关自己以及个人想专注的事物,这样才能拥有关系密切及更小的整体网络。也就是说,比起那些泛泛之交的朋友,他们拥有更多可畅所欲言的挚友和好友。”

“挚友”是精神支柱

在人类社会中,绝不能少了“友谊”的元素,而从友谊中延伸出的“挚友”更是一种精神支柱。

报告中提到,无论处于任何年龄层次,受访者都希望与挚友间能以更真诚的方式相处,同时也期待挚友能诚实和坦然地倾诉自身的感受(28%)。

诺哈菲扎说:“挚友一般被认为是可以分享大小事的亲密好友。不过,网络时代创造的网络友谊不见得一定是泛泛之交,也有很多人不曾见面,纯粹是在线上交流也能成为挚友,甚至比现实朋友的关系还要好。”

科技让人快捷沟通

“想要对人敞开心扉建立亲密关系需要一定的勇气。真诚相告、推心置腹的信任,是挚友间共享私密最难能可贵的特点。我们通常只对最亲近的人展现真实的一面,所以当一个群组变得越来越大,建立亲密关系的压力也会增加。”

所谓“一图胜千言”,比起文字,照片和视频更受关注,且能清楚地表达思绪。约有70%的大马人表示,照片和视频可以表达笔墨难以形容的想法。

37%的受访者认为,科技意味着人们能更频密地与朋友聊天;另外,有4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可以让人们进行快捷的沟通。

专研人际关系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米莉安基尔迈尔(Miriam Kirmayer)指出,任何可让人们分享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媒体,如视频,都能帮助我们拉近距离和促进联系,同时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克服彼此关系间的重重挑战。

“甚至连表情符号都可以协助表达微妙情绪和本意。”

友谊带给人幸福感

友谊是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在大马人中,不论是真实生活(57%)或线上(52%),有超过半数人都会在与朋友互动后感到快乐。很多研究也证实,拥有亲密和融洽友谊对心理和生理都有益处,反之则会造成有害的影响,包括社会问题。

心理学家沃尔夫冈克鲁格(Wolfgang Kruger)说:“由于幸福感主要建立在稳健的友谊根基上,所以很少或没有朋友的人比较不快乐,而且很容易受到焦虑和忧郁的困扰,还经常生病。长期研究也证实,他们的寿命会因此缩短20%。”

丽萨苏丽哈妮是一名艺人,也是一名母亲,生活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肩负不同的责任。而她却认为,虽然生活忙碌,但友谊是必要维持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让双方的心情和压力得到纾解,并成为往前迈进的精神支柱。

“挚友之间即使出现了意见分歧,也不会影响彼此的友谊。这是一种自然成长的关系,不需要制定各种条约来维持的。有时候,挚友会透过一些不自觉的举动改变我的想法,比如管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这对自我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距离不再是问题

伊莉苏莱曼说,维持友谊就是要保持联系!不论是通过任何联系方式,发短讯、打电话、贴文留言等,即使不常见面,至少也要了解朋友的生活近况。

“在不知不觉中,挚友间会产生一种默契,即使什么都不说,单看神情就能捉到对方的心思。当然,陪伴也很重要,不管快乐或悲伤都可以一起分享,而且双方必须真诚相待。对我而言,友谊关乎的是成长、分享和互相学习。”

总括而言,社交媒体对于友谊的关系建立是功不可没的,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可以随时关注朋友的近况以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毕竟现今大部分人浏览社交媒体的时间比约朋友出来见面还来得多,而且交友的观念已改变,无论是现实或线上的友谊都能带给人幸福感,所以距离不再是问题,不过也别忽略了相聚一刻的温度。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