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重新认识《科学怪人》(下)
——写于《弗兰肯斯坦》小说出版200周年

【评论】悲剧的产生

科学怪人跟维特相见时,坦承了3件他造成的死亡悲剧:他被盲老一家驱离森林后,在寻找维特途中,在林中遇见维特的小弟威廉,他深信小孩子较纯真,较没偏见,为了想得到威廉的认同,他再度现身。他又错了,威廉恐惧之余,他鄙视科学怪人的畸形怪状,咒骂科学怪人是个丑陋的怪物,是个食人妖魔。小孩的咒骂给科学怪人带来了绝望,他掐住小孩的喉咙以免招来他人,但他因不了解自己强大的力道而误杀了威廉。他逃离凶杀现场躲进一谷仓内,发现在午睡的女仆贾丝廷,那时科学怪人早已怒火攻心,心想我也可以像人类一般使坏,遂悄悄把从威廉身上捡到的一幅小画像放入女仆口袋,贾丝廷因此被认定为谋害威廉的凶手而被处死刑。



科学怪人要求维特帮他创造一个女伴遭拒绝后,他气愤之下萌生报复的念头,而维特挚友亨利便是他第一位预谋亲手杀害的受害者。

始作俑者维特的茫然

维特得知小弟,女仆及好友死亡噩耗,内疚至深,自责“我才是谋害威廉、贾丝廷和亨利的元凶 (第130页) 。“维特虽清楚谁是凶手,却有口难言。在调查亨利死亡过程中,维特曾把科学怪人的来龙去脉据实告知法官,也准备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借此获得解脱,然他的话被认为是维特因蒙受打击神智不清的胡言乱语,不被法院采信,拒绝维特的要求去猎杀科学怪人。

《弗兰肯斯坦》中文版

维特从此茫然若失,他难忘科学怪人誓言要在他的婚礼上现身,故随身携带手枪以求安心,他的焦虑也给深爱他的家人及未婚妻带来悲伤和不安。维特新婚之夜,其新娘仍惨遭科学怪人毒手,命丧蜜月床笫,成为科学怪人最后一位受害人。维特已别无选择,誓言走遍天涯海角追杀科学怪人,为所有死去的亲友复仇。他从此孤身影只,四处猎寻科学怪人,最后追寻到冰天雪地的俄

科学怪人最后的身影和忏悔



在严寒的极地只身孤影追杀科学怪人的维特,身体已孱弱不堪,终于倒下,被商船船员救起。垂死的维特向船员倾吐他和科学怪人之间的恩怨时,说:“我不后悔拒绝为那怪物创造女伴,因为那是我对我同类的责任。”

维特死后,科学怪人现身船舱维特尸体前悲泣:“我对痛苦和悲伤并非麻木不仁,只是天下人类皆不能善待我,我极度孤单,我也无力控制我求偶私欲的驱策,仇恨及复仇的毒药不断在腐蚀我的心灵。现在我知道我只不过是自己激情和冲动的奴仆。维特,你虽非我所杀,你却成为我最后的受害者,我来此恳请你的寛恕。”(第163-165页)

“我的心灵原可接纳爱情和善心,但我却摒弃一切美好的情感,我已然黑白颠倒,分不清是非对错,善与恶;良知变成阴影,快乐和钟情扭曲成厌恶和绝望,皆因为我孤寂难耐。”(第163-165页)

“我将自我放逐到北方极地,将在那边死亡,从此不必再承受痛苦的鞭挞。我的创造者已逝,待我也消声匿迹,世人便会从此遗忘我们的存在。”科学怪人跳上雪橇,从此消失在冰封酷冷黑暗的远方。(第166页,最后一页)。

罗斯。

《弗兰肯斯坦》书影

结语:两百年前的警世诤言 

两个世纪后,读《弗兰肯斯坦》原文小说的人少了,但科学怪人巨大的身影却不歇不息地蜕变伸展,科学怪人并没有孤独死去,他一直以不同的面貌重现文字行间,走入剧院,登上舞台,活跃在大小银幕里,科学怪人像鬼魅般永远和人类纠缠不休,终于温柔地达到他报复人类的心愿。

在东西方人的心灵里,科学怪人注定是个矛盾难解的悲剧人物,是个抹灭不掉的文化图腾。

科学怪人到底想要报复什麽?要报复即使他虽曽力行善举却还是被人类蔑视为异类怪物?又何谓同类?何谓异类?同为人类但肤色和宗教信仰、文化和理念不相同者,是同类,是异类?因“非同类“偏见而产生的世代冲突杀戮的例子,上至国家族群,下至家庭亲友,举目皆是,我们谁又有资格说科学怪人的报复不公平不合理呢?

玛莉·雪莱撰写《弗兰肯基坦》的用意,我们可从副题《现代普罗米修斯(The Modern Prometheus) 》一窥究竟。普罗米修斯原是希腊神话中眾神之一,因为盗取火种赐赠人类而被宙斯惩罚,让他囚禁悬崖上天天遭受秃鹰啄食其肝脏后却在黎明时重生,永生永世接受痛苦的折磨;宙斯也为了惩罚人类,将潘朵拉盒子放到人间,让人类因打开此盒子而给全球带来大灾难。

作者玛莉熟悉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显然是她撰写《弗兰肯斯坦》的灵感及雏形。维特原本心怀善意,一心只想战胜死亡,起死回生,却落得普罗米修斯的下场,给自己带来无止尽的痛苦和折磨,也打开了潘朵拉盒子,赔上了自己和亲友的生命。《弗兰肯斯坦》明白警戒世人,为善之心也可导致恶果,我们现代人是否听到200年前一位18岁先知的警世诤言呢?

现代人不断地创新科技,初衷跟维特和普罗米修斯无异,不也是想造福人群吗?诺贝尔发明火药,却被世人发展成残杀同类的武器,杀虫剂虽可灭杀害虫,给人类带来寂静的春天,核能可发电,也让世界永远笼罩在核武灭亡的阴影。现代社会里,隐藏暗处还有多少科学怪人蓄势待发,危害人类?发展文明进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地球暖化的危机,早已端倪显露,也快到回不了头的临界点,另外如社交媒体,机器人,人工智慧,人类基因解码等傲人先进的科技,日新月异,似无止境。人类若继续放纵而不知收敛,不及时自我节制,先进科技有一天也会如科学怪人般忿怒反扑,报应全人类。

书中维特·弗兰肯斯坦曾叹曰:“拥有知识多麽危险呀。一个人若深信他寓居的村镇已经是全世界了,他会很快乐,他会比那些梦想超越大自然的兄弟们更为快乐 (第31页)。“

人类何时才能学会少些贪婪和野心,多些知足和谦卑?

***

注:本文页数引用自纽约Dover Publication , Inc. 1994年的版本,文中对白为笔者的节录翻译。

2018年10月25日寄自台北

朱广邦

反应

 

商余

思索艺术:观众和为创作而害怕
——读《表演艺术》笔记

                                                   

【散文】



整个早上泡在“怡客”咖啡馆,啖食了一客火腿潜艇堡,开始边慢啜咖啡边细心阅读咖啡馆提供的2018年3月号《表演艺术》杂志 (Performing Arts Review, PAR)——这本杂志是我喜欢到怡客的诱因。我总觉得绘画、雕刻、包括歌、乐、舞、剧等表演艺术及文字创作皆相通,所用的技术及媒介虽大相径庭,各有千秋,然其表达人性及人生的功能异曲同工,如出一辙,皆因人类有著一种天生俱来无可抗拒的、强烈的欲望及需求,那就是表达人文的自我和群我。

     

我边看《表演艺术》边做笔记,先读到成立11年的台北“三十舞蹈剧场”团长吴碧容的一段话:“现在我们最缺的是观众。作品如果不被观众看到,价值怎么发挥呢?当大多数创作者高举艺术的辉煌,艺术家的崇高,我们把观众放那里呢?观众不是来朝圣的。……我们(创作者)一直跟观众说:看不懂没关系,但怎么可能没关系呢?”

     

舞蹈以肢体动作创作,就像其他媒介的艺术创作一般,需要有观众,有了观众、读者(即文字的观众),艺术创作才会有生命、有价值。艺术创作者在创立其独特风格之际,至少得开扇即使隐秘不宣的门窗或裂缝,让观众读者有迹可循进得去创作者的内心,去感受创作者的情感和思维,遂而产生感同身受的效应。内敛孤僻如卡夫卡,他的文字生前不付梓发行,他还嘱咐好友在自己身故后烧毁他所有的文字,友人不依,世人才有幸读到卡夫卡,卡夫卡也因为有了读者而永远存活在世人心里,给后世作家带来钜大影响。拥有观众与读者,让观众读者看得懂及感受得到作品所言,怎么会不重要呢?



     

美国故编舞人、舞者碧娜·鲍许 (Pina Bausch) 的舞团3月份曾在台北国家剧院演出经典代表作《康乃馨》,3月号的《表演艺术》有一碧娜·鲍许专题,文中提到碧娜曾说过:“我感兴趣的并非舞者如何动,而是为何而动,因为我在乎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当被问及其创作背后的动力是什么,碧娜回答:“因为我害怕。”碧娜说得多好呀。编舞人及舞者得先问自己为何而舞,而不是一味在乎技术和演出。

     

艺术既然试图解读人生、人性,艺术工作者和写作人都是哲学家,会去质疑、去思考人生、人性种种的“为什么”:为何人世间有贪嗔痴、有不公不义,我们为何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我们为何生、为何死……。也因为经常看不到答案,所以碧娜才会说她感到害怕,害怕迷失,害怕茫茫然过了一生,而她穷一生去思索去追寻“为何而舞”的答案时,她的足迹造就了她独一无二的舞风。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我思,故我在。”艺术家和作家在战战兢兢思寻“我为何创作”之际,却已印证他们的存在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