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孤独论述

年少时总觉得孤独像是影子,它静静隐匿在旁,总在灯火喧哗中现身,总是投诉这世界尽是些不能理解我的灵魂,所有走过的人都是扔进空旷湖底的石子扑通声响,没有谁被谁真的听见,即使永远都在聆听湖泊谧安的青翠山峦,也只会觉得那只是烦扰无意义的噪音,孤独是在惨绿时刻诞生,它为青少年时的柔弱提供精神上的护罩,自此不时浮现骚扰思绪,尾随终生。

荣格在他的《心理类型》一书有提到人类的原始时代,个体的概念根本不存在,它的形成是比较晚近人类思维的发展成果。这不是说事物从没有单独过活的事实,个体确实存在,但是孤独不等同于个体,它是一种意象,一种形容生命存在的个体化状态,也许可说从某个角度所看到的一种生命幻象的形容词。



为事物命名是种替它们从混沌,复杂的万物关系切割成独立的个体的行为,好让它们可以安置在记忆的抽屉,是理解它们本质的开始。这也是科学思维的初始阶段,分化归类。然而随着科学精神的迈进,把群体化约成一个个更小的单位,不论是概念上的简化或者实物里的分解,以为这样的剖析可以获得完整的了解,且不论这种思维的优缺,想说的,孤独,也在此时开始有了更明确的意义,加载了要坚韧刚锐的理由,却也沾上了形而上的焦虑。

各生物网络彼此交流

生命的初始建立于古老单细胞生物彼此的关系和组合,它们之间的交流形式是日后许多复杂物种的雏形,更为亲密的纠缠,生命除了自我复制的个别分子的存在,还有就是各种分子化学网络的集合存在,这是生命起源另一种可能。

一棵树从动物的角度去看,它是孤独的,是个体存在的典范,那些动物彼此熟悉的交流方式如声音、触摸等行动不见得在植物身上发生,然而它的每一条根茎、每一片叶子,都是它与细菌与真菌的综合体,它能够茁壮成长,是源自于各种生物间的关系网络彼此交流的成果。

随着年岁增长,我不再期待和以为孤独的生活会炼塑灵魂的坚韧,更加接近生命的意义。我把焦点聚集在亲朋好友的感情,更珍惜与培养人际网络,让它深邃成长,建立彼此间的萦绊,让我深深体会生命的丰饶。



反应

 

优生活

当心这三种性格 特别容易孤独终老

(东京29日讯)孤独老人甚至孤独死,可说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个人该如何避免孤独终老的结局,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日本网站All About近来就分享孤独的高龄者,往往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1.没有兴趣

有个人兴趣的人,往往能够充实地利用时间,也能透过兴趣与同好交流。相对地,如果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那么就容易变得孤僻。

生活乏味的人即使跟他人碰面了,也不知道该聊什么才好,结果容易陷入不想跟人交流,整天窝在家裡,精神越来越差,更没办法和人相处的恶性循环。

2.器量狭小

虽然每个人难免都有自己的意见,但如果自我意识强烈过头,碰到他人老是批评“那个人哪里不好”、“正常人不会怎样”、“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这些东西,就容易形成难以亲近的氛围,最后逐渐被他人远离。

专家建议,在遇上不同意见时,不妨以“原来还有这种看法”的角度去接纳吧。

3.讨厌和社会连结

有些人在工作时因为过于投入,和家人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然而,工作时建立的人际关系,很可能会在退休的那一瞬间,就此烟消云散。

加上刚退休时可能年纪还没到,身体还算硬朗,不过等过了几年体力下滑,这时还想找人交流,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从以上几点可得知,如何维持人际关系、有规律的社交,是避免孤独终老的最大关键。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