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聘本地人 用大马货 转移技术
中企可破“拿了就走”印象

白天(右)赠送纪念品予阿末阿斯里。

(吉隆坡29日讯)认为中资建筑企业“拿了所有东西后就返国”的刻板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为此,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CIDB)促相关中企积极与本地承包商及次承包商合作,并聘请本地熟练员工、采用本地企业生产的建材及落实技术转移,借此打破这观点。

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总执行长拿督阿末阿斯里敦促中资建筑企业与该局携手合作,推动国内建筑领域发展与落实技术转移,以及改变在马中资建筑企业的投资没惠及本地承包商与熟练员工的刻板印象。



阿末阿斯里说:“我认为这种合作模式是一种双赢方式,例如中企可从中节省更多成本。”

阿末阿斯里今日出席中国驻马大使馆与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联办的“在马中资建筑企业政策说明会”时这么说。

他指出,该局的建筑业总发展价值(GDV)数据显示,2013年在本地推动最多项目的外资企业为日本企业(发展总值为69亿令吉),其次为中国企业(发展总值为33亿令吉)。

中企项目居首值310亿

“截至2015年,排在首位的中企共推动33个项目,总值为86亿令吉,其次为韩国及日本企业,两者分别推动总值为84亿令吉的8个项目,以及总值为27亿令吉的36个项目。”



他补充,2018及2019年数据显示,中企仍是排在第一位,推动的项目达264项及总值为310亿令吉。

出席者专心一致的聆听说明会内容。

阿末阿斯里:密切交流事半功倍加速中资投资程序

阿末阿斯里早前致词时说,为加速中资建筑企业前来大马投资的程序,该局希望双方能加强交流及建立更密切合作,以便有关企业能顺利完成企业注册、熟练员工合格认证及原料认证等法规要求。

“根据1994年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法令(520法令),除了注册与认证的法规要求,建筑工程合同价值超过50万令吉的项目,需缴付0.125%税款予大马建筑工业发展局。”

非调整税率时机

他指出,鉴于国内现有建筑技术仍停留在数十年前的阶段,该局为此推行2016至2020年建筑业转型计划(CITP),落实工业化建筑系统(IBS)及建筑讯息模型(BIM)等系统,以便本地建筑技术水平能大幅提高。

阿末阿斯里强调,该局与中资建筑企业除了可在遵守法规方面合作,也可在建筑领域技术转移方面合作,携手推行IBS及BIM等系统。

询及该局会否检讨发展商需缴的0.125%税率,他说:“这税率原是0.25%,政府在2003年因为建筑业放缓而下调至0.125%,以鼓励更多发展项目……由于国内建筑业目前并没蓬勃发展,我认为目前不是调整税率的适当时刻。”

白天:互利共惠 遵守法规 量力而行中资在马勿踩“红线”

中国驻马大使白天指出,中资在马的建筑领域推动本身企业发展时,应坚持互利共惠原则、遵守大马法律法规与宗教习俗,以及谨记量力而行。

“各项事务都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不能心存侥幸,不要触碰‘红线’。

“大马是一个多元种族及多元文化的国家,中企在交往中要注意言行举止,注重当地宗教与风俗。”

白天致词时,特别向中资建筑企业提出上述3点建议,直言中企应具有长远眼光,充分尊重及照顾大马政府与企业的利益诉求,共建互利互惠的良性合作关系。

“中企也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了解社区的关切,开展属地化的经营及促进就业,以及注重环境保护与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持久繁荣。”

白天针对遵守法律法规与宗教习俗的建议提到,各企业应设定专门法务人员,密切关注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变动,并与本地具有经验的律师建立联系。

他说,配合马中建筑业领域合作正朝向更广及更深的发展方向,两国政府因而需加强交流互动,以及确保企业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合法合规经营。

他指如重大项目重启等迹象,预示大马建筑业春天即将来临,中资建筑企业此时应加强各方面的合作,积极探讨新合作模式与理念,加快建筑业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中资建筑企业应坚持在大马市场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装备,推动大马建筑领域的基础能力与技术水平。”

反应

 

财经新闻

服务与制造业最多 中企雇逾56%本地专才

(雪邦5日讯)根据2024年“中国企业在大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报告书,中国企业的大马高技能员工占比于今年已超过56%,预计2030年此类员工占比将超过62%,其中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贡献最为显著。

这增长归因于中国企业对人才发展的重视和数字技术采用的持续增加。中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转移和人才发展,也有助大马进行经济转型。

至于中企雇用本地中等技能员工在2024年超过70%,预计2030年将达74%。

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及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今日共同推介由大马中资企业总商会与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资企业在大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报告书及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

根据该报告,有70%中企聘雇大马应届毕业生,51%中企则聘雇完成技能提升或再培训项目的大马毕业生。

到了2030年,将有67%中企参与技职培训、71%参与人才和技能发展及84%提供实习项目,而79%将聘雇完成技能提升/再培训项目的大马毕业生。

47%中企向马技术转移

另外,47% 的中企在2023年向大马进行知识或技术转移。到2030年,约 58% 的中企计划向大马转移知识或技术。

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总裁梁志华在会上讲解这报告时说,中企也计划在2024至2030年间加大力度培训本地合作伙伴、承包商和供应商,提高本地供应链的质量。

助升级产业价值链

他说,中企创造大量中等技能岗位,显示其本地化策略和高度融入当地经济,并为本地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马来亚大学学者王雪莉博士则说,中国制造业者包括电子电机、汽车、交通设备等通过先进技术和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优化本地供应链及强化出口竞争力,协助大马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

该报告总结在马中资企业作为马中关系的重要桥梁,在协同发展大马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等重大议程上发挥关键作用。

能源转型路线图 新工业蓝图

2050年料创2兆投资

沈志强说,在大马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推动下,预计我国到2050年可创造约2兆令吉的投资机会,也为中国企业投资大马创造更多合作空间。

他致词时指马中除了在外交和贸易上合作,也注重在科技交易的合作。两国的关系发展不只是政府努力所致,也有赖于马中企业家的推动。

他提到,人资部于11月发布有关人工智能、数字化和绿色经济对大马就业市场影响的报告,希望能助政府制定准确策略。

欧阳玉靖:马中经济互补

数字绿色领域具合作前景

欧阳玉靖说,中国和大马经济互补性强,在数字与绿色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数字与绿色是未来所向,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趋势。”

他说,新时代新背景下,以数字经济培育新绿色经济增长点,通过数字联通深化两国信息、经济及贸易合作,可极大地促进两国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共建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将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转型,推进两国在大数据、数字服务等方面的突破。”

对于数字投资合作,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建设完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智能基础设施等,把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交互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鼓励创新发展新模式。

在绿色投资合作中,业者受鼓励开展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等,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与会者包括中国驻马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公参孙淑强、大马中资企业总商会总会长兼中国交通建设(马)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庆久、大马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拿督吴逸平、大马制造厂商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大马投资发展局外资投资处主任林玟妤、投资、贸易及工业部服务领域发展总监努鲁艾尼、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大马旅游促进局副总监李泰康、大马中国总商会总会长卢国祥、大马中国商务理事会代执行董事拿督郑源炳等。

中国在大马主要投资项目

●    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工业合作的关键枢纽

●    东海岸铁路项目:提升连通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    吉利汽车投资:振兴大马汽车工业

●    绿色科技项目:电动车、电池技术等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