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与铁结缘 以柔克刚
郑真明铁汉柔情

郑真明:只要肯努力,诚恳待人,态度正确,行行都能出状元。

年轻人爱吃喝玩乐,出身打铁世家的郑真明爱好与众不同,吃钢铁饭长大的他热衷钻研钢铁,数十年的人生都以铁为主轴,主宰及占据他大部分时间,也与铁息息相关,所有的人生经历都是铁汉子的轨迹,全部是铁一般的事实!

虽然自小与书无缘,上学堂没有特殊学术表现,郑真明早已设定自己的人生蓝图,通过自创生命导航器,锁定目标后积极前进,别人专注课本内容时,他钻研钢铁知识,比他人早起步,锐利的眼光让他在对的时间把握时机运筹帷幄,最后在钢铁业上有所表现,年幼就当上老板。



他认为行行都能出状元,中三毕业后做起父亲的老本行,当起打铁学徒,用三年时间累积经验,再一步一脚印创业,将一间小铁厂逐渐规模化。

他的创业路上没有惊涛骇浪的情节,随缘的性格,让他有一班贵人在默默扶持,让他少走冤枉路,更快达到目标。

虽然与书无缘却与铁结缘,郑真明处事擅于以柔克刚,对事对人都以柔和方式应对,与铁扯不上关系。

年纪逐渐增长,他贯彻了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精神,活跃社团与慈善工作,积极回馈社会。    

从学徒开始做起,如今,郑真明创立的钢铁厂极具规模。

自认非读书料 
早定计划创业



自认不是读书的料,马来文与英文不灵光,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郑真明在中三毕业前已有全盘的创业计划,打铁世家出身的他,念书时已是父亲的得力助手。

虽然他自认与书本没有缘分,但是没有因此而学坏,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及运动,尽了做学生的本分。

初出社会的郑真明,勤奋努力。

横财助起步

父亲的勤奋及母亲的爱护,让他在三餐温饱的家庭中长大。

毕业后,他17岁孓然一身从柔佛丰盛港到关丹做学徒,三年的打工岁月里累积了经验后,因一笔1万令吉的横财,让他拥有资金在1982年创业,做起打铁承包商。

“当时打工,一天薪金4令吉,中了万字后,我在叔叔的工厂租了一个小位置,开始承包铁工。”

好在他有两位叔叔在关丹定居,让他有投靠的码头,省了很多日常费用,不至于三餐不继。

就读小学时与同学合影,前排左为郑真明。

感谢陈玉康提携

在创业路上,郑真明感谢陈玉康局绅的提携,让他承包了不少华文小学的钢铁工程。

与此同时,陈氏也将自己的油棕园内的钢铁工程交给他打理。

“我身边的朋友都对我很好,他们是我的贵人。”

在贵人协助下,他事业顺利,在1996年扩充生意,创立了兴利卷门五金贸易,2013年,又创立了兴利钢铁。

“其实,我创业一路来都很幸运,经过一番努力,业务扩展至彭亨、登嘉楼、吉兰丹、雪兰莪、吉隆坡、沙巴及砂拉越。

郑真明(右二)与五金公会一行人到菲律宾出席“亚太五金商会联合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左起沈综赈、刘春、罗夫及谢国培;右为杨振忠。

交友勿重利 吃亏无所谓

郑真明说,身在江湖,交朋友非常重要,不能仅仅带着功利的眼光去交朋友。

“我们做生意的,如果朋友之间能有一些生意挂钩是最好不过,然而,没有利益关系的朋友,我们也要珍惜,在社会上人缘很重要。”

他说,朋友越多越好,不能自私地只看利益交友。

他认同吃亏无所谓,因为百忍能成金。

“这个忍字,无论是做人或做生意,都非常有用,随时随地帮得上忙。”

他说,社会上虽然负面的价值观很多,不过,他还是坚持以谦虚及诚信待人。

“这些是真理,我们自然要懂得,不用人家教,我们对所有人都要很客气。”

郑真明热爱华教,集资捐献一套二十四节令鼔予关丹中华中学。左为方天兴。

不盲目崇拜成绩做人比读书重要

虽然读书不多,但郑真明并不否认学历的重要,依然向孩子贯彻正确的求学观念,要孩子先将头脑训练好,办起事情来才能事半功倍。

他自认识字不多,创业过程涉及繁杂的文件签署过程,都足以让他“投降”,必须请求他人协助看文件,以了解文件内容。

由于自己与书本无缘,做事尝到了一些苦头,如今他非常支持教育,一旦有贫寒学生无钱升学,他会伸出一臂之力。

虽然他认同学业重要,但不会盲目崇拜成绩;反之,他认为做人比读书重要。

“做人比读书重要,人品第一,成绩好,不要以为自己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做人处事,都要有诚信。”

郑真明热爱中华文化。

贤内助解后顾之忧乐享天伦平衡生活

说起太太江金月,郑真明由衷地说:“我太太真的对我非常非常好,将家庭顾得很好,没有给我烦恼。”

对于家庭,他没有遗憾,因为,他与其他父亲一样,同样能在事业繁忙时抽出时间陪伴家人,教育孩子,因此妻儿不曾埋怨。

与太太出游,增进感情。

尽量带太太出游

他育有二男二女,全都在澳洲接受高深教育,协助他管理日渐规模化的生意。

长女郑倩婷毕业于会计及金融系,次子郑智雄是市场学及金融系毕业生,至于三女郑倩雯,是市场学及会计系毕业生;幺儿郑智刚则与书本缘分不深,中学毕业后就踏入社会。

郑真明说,创业过程中他应酬不多,将零碎时间化零为整,工作完毕就回家陪伴老婆和孩子,给予家人有素质的陪伴,平衡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态度。

“如果可以,我尽量带太太出游,有宴会,尽量带她出席,争取相处的时间。”

已升级公公的他,更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郑真明伉俪已升任公公及婆婆,左起为长女倩婷及三女倩雯,右起为幼子智刚及次儿智雄,手抱外孙者为女婿。

退休很遥远有能力续回馈社会

虽然已到了退休年龄,对他来说依然很遥远,因为他认为,回馈社会的工作未臻圆满。

他说,只要一天还有能力,他都不会放弃做慈善,不会忘记社会责任。

注重家庭生活与天伦乐的郑真明,非常看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让一家大小在满满的天伦乐下成长。

反应

 

地方

努力不懈 突破难关
陈癸伶坚持执鞭不言弃

一路走来,陈癸伶一直坚持梦想,从不言弃。

坚持梦想,勇于前进,从不言弃,熬得住,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果园中长大的女孩陈癸伶,从小立志当教师,无奈却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以致她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冲出重重困难,才得以圆梦。



立志篇:

陈癸伶坚持梦想的毅力及勇气,让人钦佩,尽管在高中毕业后无法顺利申请进入师范学院,但她从不言弃,甚至放下身段,申请进入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担任临教。

陈癸伶受询时说,虽然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庆幸的是,有母亲的支持与鼓励,让她能够坚持梦想。

她说,在小学时候,她已意识到教师是一份神圣及伟大的工作,加上中学老师的熏陶,让她更羡慕当教师。

陈癸伶在公教中学(1969-1972)完成初中课程。

庆幸母亲支持与鼓励



从小陈癸伶就非常努力,学业成绩也非常好。在中三之时,由于国文科只仅仅考获优等成绩,让她非常沮丧。为如愿成为教师,她报读马华开办的补习班。

陈癸伶说,其住家位于偏僻的果园,每次都必须花费20分钟时间,骑脚车到补习中心。她于傍晚7时开始骑脚车,晚上9时,母亲都会骑脚车到补习中心,陪伴她一起返回住家。

高中毕业后,她考获一等成绩,由于家庭环境不允许,因此无法修读中六课程。当时,她以卓越的成绩申请进入师范学院,惟当局却基于其学业成绩太好,而不接受其申请。

陈癸伶来自霹雳丹绒马林。

两度申请师范学院被拒

“我以一等的成绩两度申请进入师范学院,惟两次都遭到当局拒绝。理由是,我的成绩应该到海外深造或就读中六及大专。当时,我的一些朋友虽只考获二等或三等成绩,却顺利申请进入师范学院,确实让我相当失落及痛心。”

她说,实际上,她也想修读中六,无奈父亲觉得费用过于庞大,并不鼓励她念中六。后来,在母亲的争取下,让她可在距离家乡80公里的城镇学校修读中六。不过,由于她已迟了一个月到校报到,很多课程都无法赶上进度,加上校长的一些话,严重伤了她的心,因此念了一星期课程,她选择了放弃。后来在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担任两年临教后,在校长的鼓励下,她于第三年申请进入假期师训班。

小时候的陈癸伶。

家庭篇:
父母务农为生

陈癸伶的父母亲陈全馨与邱秀英皆来自中国,移居霹雳丹绒马林后,以务农为生,除种植蔬菜及水果,也饲养猪只,并有自己的胶园。

其父亲是一名孤儿,来马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中国娶亲,之后再返回丹绒马林。

其父母亲婚后育有6名子女,陈癸伶是家中的老五,上有两名姐姐及两名哥哥,下有一名妹妹。

陈癸伶的双亲已逝世,家乡的果园及胶园地段已发展为家具厂,并由其哥哥经营。

在果园及橡胶园中长大的陈癸伶,小时与家人的合照。

学校篇:
服务登日底中华小学26年

陈癸伶于1989年12月调往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执教,当年,日底中华小学只有9间课室,其中5间是木板课室,4间是洋灰课室,以及一间办公室。

日底中华小学于2015年举办的篮球营。

经过逾25年的洗礼,日底中华华小已有很大的改变。目前该校有33间课室,包括音乐室、图书馆、电脑室、科学室、生活技能室、医疗室、祈祷室、体育设备储存室、4间幼儿园学前班、辅导室、视听室、会议室及办公室等。

2004年陈癸伶考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学士文凭时,与丈夫陈贻安及一对子女合摄。

小学及幼儿园目前共有279名学生,教师有25名教师。近几年来,学生人数保持,不过非华裔学生有增长趋势,人数介于35%至40%。

陈癸伶在日底中华小学的26年来,积极为该校贡献与付出,让该校学术及硬体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与转变。

陈癸伶与陈贻安出席长子陈宥余的毕业典礼。
1992年,于日底中华小学执教的陈癸伶与当时的校长戴时经与老师们合影。
2015年举办第31届全登华小华语演讲暨笔试比赛。
陈癸伶与学生一起办学校清洁运动。

感想篇:
与学生教师感情要好

在41年的执教生涯中,陈癸伶汲取了不同的经验,当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尤其在家乡的小学执教时,她与学生及老师们的感情都非常好,一些学生在假期时,会特意前往其住家探望她,结婚之时,一些学生也到来祝贺。

在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执教时,当时的校长是她的恩师,因此她在该校执教一年后,就获校长器重,受委下午班主任。由于自己年资浅,因此确实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她在1984年之时受委霹雳州教育局华文科课程讲员,后来在1988年担任小六检定考试华文科题筛选员。

她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当时,经常要搭巴士前往各个地方,自觉很累很辛苦。

因此,在1989年之时,她接受推荐,在霹雳怡保师范学院参加一年中学华文课程。

同年,她与丈夫结婚,申请到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执教,因此免于到中学执教。

陈癸伶在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1975-1981)担任临教期间,学生们到其家中作客。

恋爱篇:教师团契营内觅良缘

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陈癸伶来自霹雳,丈夫陈贻安则来自登嘉楼。虽然来自不同的家乡,但两人却不约而同于1986年之时,参与在吉隆坡举行的一项基督徒教师团契营会活动。

当年陈贻安到马大探望同学,惟适逢是考试期间,同学们皆忙于应付考试,因此建议他前往参与基督徒教师团契营会活动。在有关营会上,陈贻安结识了陈癸伶,随后两人开始恋爱。

两人在1989年结婚,婚后陈癸伶申请到日底中华小学执教。两人婚后育有一对子女,现年25岁的长子陈宥余,考获英国数学专业学士及教师文凭,目前是中学教师;20岁的次女陈宥佑在赛柏再也医学大学(CUCMS)修读第二年的药剂系。

陈癸伶与陈贻安皆是教师,儿子陈宥余深受父亲影响,从小就立志当教师,至于女儿则从小喜欢药剂,因此修读药剂系。

陈癸伶与丈夫陈贻安的婚照。

退休篇:
空闲时缝百纳被

陈癸伶的爱好是阅读、听音乐及缝纫,退休后她将当全职的家庭主妇,并利用空闲时间缝纫百纳被、阅读及制作手工。

陈癸伶说,这之前,家里有聘请印尼女佣协助打理家务,退休后,女佣将送去照顾家婆。她相信打理家务、缝纫及阅读,已可消耗一天的时间。

她表示,退休后,她将休息半年,之后会积极参与社会关怀活动,假期时则会与丈夫及子女一同去旅行。

1986年摄于课程发展中心。

陈癸伶履历:

出生:1956年6月28日

家乡:霹雳丹绒马林

爱好:阅读、听音乐及缝纫

丈夫:陈贻安

子女:陈宥余、陈宥佑

就读学校:

小学: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

初中:霹雳丹绒马林公教中学

高中:霹雳丹绒马林美以美中学

师范学院: 槟城斯里槟榔师范学院

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服务历史:

1975年:霹雳仕林新村和平小学担任临教

1978年:参加假期师训班(槟城斯里槟榔师范学院)

1980年:假期师训毕业

1982年: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执教

1983-1987年:霹雳丹绒马林重新小学下午班主任

1984-1988年:受委霹雳州教育局华文科课程讲员

1988年:担任小六检定考试华文科试题筛选员

1989年:参加一年中学华文课程(霹雳怡保师范学院)

1989年12月: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

1994年: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第二副校长

1997年:荣获登州教育局卓越服务奖

1999年: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第一副校长

2001年:登嘉楼日底中华小学校长

2004年:考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学士文凭

2006-2008年:勿述县校长职工会理事

2007-2010年:登州华校教师工会理事

2006-2009年: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丹登分会理事

2010年:荣获登州教育局卓越服务奖

2010-2016年: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丹登分会副主席

2016年6月28日:荣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