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方俊能:建立作者编者互动桥梁
《蕉风》为马华文学推手

方俊能(前排左五)为研讨会开幕,前排左起为陈杰运、张锦忠、李树枝及郑文泉;右起为张济作、柯文焕及李有成。

(八打灵再也20日讯)留台联总总会长方俊能指出,《蕉风》月刊在上世纪50年代属于纯文学刊物,是推动马华文学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为作者和编者建立互动桥梁。

马台作家畅谈文学



他今日在“文学、传播与影响:《蕉风》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研讨会获多名来自台湾及国内的文学作家齐聚,从多角度畅谈文学,探讨其中意义。

方俊能期盼通过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演讲及论文发表,让海峡两岸三地的文学相互碰撞,擦出璀璨火花,照亮大马的文学星空。

《蕉风》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大马留台联总主办,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协办,留台联总及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智富集团赞助。

李树枝:研讨会讨论6重点

李树枝致词时透露,该项研讨会将讨论六项重点,即《蕉风》文学杂志的时代性与文艺刊物性角色;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演绎和影响;杂志编者、作者或诗人群研究;与马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阶段性探讨;以及2001年后与新《蕉风》的关系问题;与马华文学集体记忆。



此外,该项研讨会邀得中央研究院欧美所教授李有成,担任本次大会的主题演讲学者,并为研讨会发表以“温祥英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为主题的演讲,同时也获历届《蕉风》编辑、作者、读者及出席者等举行圆桌会议。

与会者包括留台联总副会长柯文焕、秘书长张济作、筹委会主席兼拉曼大学资深讲师李树枝、国立中山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张锦忠、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研究中心代表郑文泉以及智富集团董事经理陈杰运。

反应

 

副刊

风的记忆,
《蕉风》第206期

“蕉风”二字为庄声涛题字。

周唤是60、70年代马华现代诗最动人的声音之一,抒情而内省,颇有里尔克与周梦蝶的味道。

即将重返八打灵参加8月下旬的“蕉风会议”之际,关于许多许多年以前的《蕉风》种种,我的记忆犹新。



我的第一本《蕉风》是1969年12月号的第206期,那年我13岁,正要升初一吧。当年《蕉风》售价马币5角,家姐代购自关丹大街的中国商店。之后有好几年的时光,我下课后都会绕到中国商店去看该月的《蕉风》来到这个东海岸的阳光边城了没。

封面极简风格

第206期的《蕉风》,距离革新号的第202期并没有太远,前一期(第205期)即第一个《蕉风》专号极品“诗专号”——彼时当然还不知道有革新号与诗专号的存在,但是封面的极简风格(只有庄声涛的书法“蕉风”二字及出刊资料;跟前几期的陈瑞献、锺正山、胡德馨画作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一种绚烂归于平淡的感觉。

对那个每周读《学生周报》与《新明日报》副刊,而觉得需要更多文艺养分滋润的少年来说,第206期的《蕉风》无疑是一座更广阔的文学海洋。是的,对我来说,那简直是一个迎面而来的美丽新世界,一种新颖、震憾的阅读经验,让我想起余光中译济慈(John Keats)〈初窥柴译荷马〉诗中的那两行:

于是我有如夜观星象,



忽见新星游入眼底

从此记住了这些游入我眼底的新星的名字:思采、梅淑贞、期之、吴伟材、完颜藉、绿浪、赖敬文、黄润岳、菊凡、悄凌、小黑、归雁、周唤、乃健、黄戈二、余中生、零点零、夏芷芳、沙河、陈君、贺兰宁,以及博格(Gerald Borg) 、米罗斯拉夫·何辣(Miroslav Holub) 、森鸥外。其中有些名字,如黄润岳、梅淑贞、期之、赖敬文、悄凌、小黑、周唤,是我常在《学生周报》见到的,但是细读这期《蕉风》,反覆吟咏玩味这些篇什,更深刻了我对他们的记忆与印象。

第206期的《蕉风》也在我的记忆深处印刻了这些地方:班底亚齐,因为这个槟岛的小渔村出现在思采的散文里;坤甸,因为期之的“海员手札”中的“船上厨司”在那里被印尼人牛肉贩掌掴;南园,因为赖敬文曾经在那间露天茶座跟一群文友度过许多聊诗谈文的日子,那是他们的“失乐园”;还有梅淑贞笔下那“叠叠折折地在脚下伸延展开”的“几重青山”。后来我试笔抒怀时,他们的散文就是我的典范——我们其实也有我们的叶珊。

最动人的声音之一周唤

那期《蕉风》刊出周唤的诗〈故事之外〉。周唤是60、70年代马华现代诗最动人的声音之一,抒情而内省,颇有里尔克与周梦蝶的味道。〈故事之外〉也是那些年我吟咏再三的马华现代诗,写夜、星子、冷,写飘泊与记忆:

在天那边  云那边

一颗欲坠的星星  守着他的跫音

想一个浪人  一段记忆

而故事的开始和结束已不重要,当夜过后……

当夜过后,故事在故事之外,在记忆之外。回想起来,我早期的几首诗习作,如〈缅怀之外〉、〈风的记忆〉,受周唤诗风影响不浅,那是我读第206期《蕉风》的产物。

而那期《蕉风》的编者,就是姚拓、牧羚奴(陈瑞献)、李苍(李有成)、白垚。

张锦忠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