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携手到白头

配合“第32届西马华福姐妹大会”的到来,专题讲员郑瑞莲在本期文章分享真爱的意义与真谛。

感谢神,我虽不配,祂却将丰盛福分浇灌在我身上。丈夫连德仁先生对我的爱不曾改变。他忍耐、温柔,又稳如泰山,耐心陪伴我。



1952年,连先生中五毕业,正预备要到英国的马来亚师训学院深造。他完成课程时,同学都回马了,自己却没回来,因他需要接手一个手术,自己也担心能不能够活下来,但主却保守了他。最后,他搭着邮轮归来!

当他在巴生ACS教书时,也在自修HSC课程,准备在时机成熟时进入马大念书。1957到1961年年间,他荣获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入学新加坡的马大,攻读4年的文科学士与荣誉文科学士学位。

1958年,我到美国深造,在那里完成科学学士学位,然后多花一年修教育科,并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962年我回国时,连先生从新加坡毕业,正为政府效力,在玻璃市的政府学校当两年的校长。

终于顺利结婚

他得知我回来,虽手上有许多事物要办,但最后还是抽身回来。他那时31岁,急着早些回到加央学校去教书。当时所有的同事都知道我回来,也期待着婚礼,再加上他是校长,我怎能够以未婚的身分到他的学校教书?他已有政府提供的住宿,难道我还要额外租房?感谢主,最后一切顺利,我们终于在1963年结婚。



1965年是一段难料又艰难的日子!我那时已怀着第二个女儿,料在10月生产,丈夫却暂住波德申的宿舍。我年幼的大女儿留在我母亲那里。我被逼留在玻璃市完成学期的工作,才能调派到波德申教书。日子难过!但上帝的恩典够我们用,上帝所给我们的远超我们的所求所想!

1966至1967年,他荣获马来西亚联邦训练奖励,在西澳大学深造两年,那是两年的教育学位,我拿了两年的长假。当时他马上要动身到澳洲,而我需等到学期结束时才能启程。

那时,我一人担起抚养两个女儿的担子——一个13个月、一个3个月。一个月后,我得知自己又怀孕,这真是大挑战。我想要收拾行装,回马来西亚老家!感谢主,我并没有离开,我尽力而为。最后,丈夫毕业,我们一家五口,包括9个月大的新生男儿,一同平安回到马来西亚。当我们走出飞机步上舷梯时,我的兄弟姐妹和父母都为我们欢呼,有种凯旋而归的感觉。

神再次祝福我们

1971至1972的5个月间,连先生又再次奔波,这一次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学金,进入印度新德里的亚洲教育规划与管理中心深造。有件事难以置信,从澳洲回来5年后,神又再次祝福了我,当连先生去了新德里后,我就觉得身体不太对劲。当我去看医生的时候,他恭贺我又再次怀孕!神不断地给我们惊喜——之前一位医生曾告诉我,我不太可能再怀孕。

1972至1976这几年,连先生虽已年过40岁,却仍有孜孜不懈的精神。他荣获芝加哥大学所颁布的福特基金会奖学金,继续修读硕士与博士学位,以及获得3年10个月的训练奖励 。

连先生获奖对自身与家庭而言,都是最棒的事。除幼女以外,其他3个孩子都记得——特别是两个大女儿。后来,3个女儿都完成了他们各自领域的博士学位,唯有儿子想回到其出生地——珀斯,并在那里居住至今。

向往永恒的相聚

现在是谈白头的时候。

我亲爱的丈夫连德仁在73岁时亲眼见到第9个孙子,也因他们感到自豪与喜乐。我记得他曾几次感叹道:“我怎么到现在才刚开始享受做祖父的乐趣呢?”

他在73岁的时候患上血癌,医生也无法接受,对我说:“你的丈夫究竟怎么会患上血癌?这是属于年轻人的疾病,我从来没遇见超过64岁以上患病的个案。”

必在天上相聚

连先生75岁逝世,作为神的儿女我们是大有福气的,我们能够向往永恒。我知道我必在天上看见又健康又英俊的他。

在他去世的一个月后的某个晚上,我睡在床上,突然间感受到他的同在,我躺着高兴地呼叫他,并问他为什么不让我知道他要回家,但他就是一副温柔的笑容。我叫他与我一同躺下,但当我把手伸出,却什么也摸不着。我起床后走到楼梯去,在最靠近的地方摸索那一张我能辨认的照片,我十分确定他看起来像40多岁的时候。我非常兴奋,联络了我在新加坡的女儿,分享当中的感觉。

感谢神,我们能携手共度伤痛,携手共享喜乐。

我们携手到白头。

第32届西马华福姐妹大会 

日期:8月20日   

时间:9.30am至4.30pm

地点:吉隆坡福音堂

(3, Ialan Hang Jebat KL)

主题:与主同舟 无惧风浪  

报名截止:8月15日

主题讲员:李颍璇师母     

专题讲员:郑瑞莲、晨砚

联系:011-28819177、03-77844212

反应

 

牧羊人

刻意留下一些

文:刘爱佩

弟弟住在沙巴时,一家5口生活只靠弟弟微博收入支撑,家人不时供应一些,减轻他生活上的压力。自从弟弟回天家后,留下妻子和3个尚在求学的孩子。每逢哥哥去沙巴都会带母亲过去探望他们,带些吃的喝的等需用品。大儿子中五毕业后,大家协助他离开乡区,在西马城里修读烘焙课程。希望他学有所成,日后能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圣经》<路得记>谈到两个妇女相依为命——拿俄米和路得。拿俄米是个丧子的老妇人,路得是她的媳妇。儿子去世后,这位媳妇坚持要伴随家婆,一心要照顾她,但是,路得只是一个穷寡妇,如何支撑贫困?接下来的日子,何去何从?

路得决定到麦田里捡麦穗过活。根据当时的律法规定,田地的主人不可收割所有庄稼,田里掉下的麦穗,要留下任由穷人捡拾,包括孤儿寡妇,这也是当时社会照顾贫困者的制度之一。因此,路得依循律法往田间去。她来到一个富有地主——波阿斯的田地里,希望能拾取工人收割打捆剩下的麦穗。

不可欺负或羞辱她

波阿斯听闻路得对婆婆的善,他了解路得的背景与寡妇的需要,不但答应让路得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拾取麦穗,甚至还吩咐仆人善待路得,不可欺负或羞辱她。同时还愿意供应她水和食物,也不忘叫仆人特地从捆绑的麦穗里抽出一些,任由她拾取。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路得记〉2章
15-16节)

波阿斯虽然是个有地位的大财主,但是没有夸耀自己的富裕,反而以恩慈善待穷人寡妇,他刻意留下一些的行动,是顾念穷人的需要,让穷人可以捡拾留下来的农作物度日。不仅如此,他还照顾路得的尊严,好叫路得能光明正大,丝毫不觉屈辱,轻松愉快捡拾田里麦穗。

波阿斯除了慷慨、慈爱,还展现大度。路得才能自由在麦田里走动,拾取足够的大麦,维持她与家婆的生活之需,更解决了生活困境。

智慧的行动

刻意留下一些,不仅是善意,也是智慧的行动。波阿斯遵行了当时的律法,尽的是本分,然而,他刻意留下一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怜爱,他叫路得不必往别人田里,安心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贫困寡妇因此得了安慰,她不必奔波往别的麦田拾取麦穗,生活就安稳多了。

你是否也曾为了帮助他人而刻意留下一些?我相信不讲奢华,不求档次的善行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祝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