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经济放缓 老人院捐款减
1个月也没有1人捐助

劳勿地方上团体,在大节日期间发挥孝亲敬老精神,把老人带到餐馆用餐。

(劳勿21日讯)面对经济放缓,劳勿三所老人院所收到的捐款也一年不如一年,就连粮食赠品也减少。

位于新巴力、双溪兰以及双溪内,由福利部所管辖的老人院,营运费用等开销由福利部承担。住在老人院的贫老,除了每月获福利局350令吉的生活费外,大部分的生活开销,是来自于社会热心人士的捐款所补助。



惟面对生活成本的提高,蔬菜、肉类的涨价,自行承担膳食的老人,也越来越面对生活成本的增加。

同时,探访的人次也大不如前,捐款的数额明显缩水。

根据新巴力老人院一名不愿具名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出,消费税落实后,对捐款造成很大的冲击。

他说,前来老人院捐助的善心人士和团体经逐年减少,这个情况以来自外地的善心团体最为明显,相信都是受到经济负担影响。

“若要统计,去年和前年相比,善款和物资都锐减至少30%或以上。”



村民送饭菜减负担

管委会表示,经济好时,老人院几乎每个月都会迎来施赠者,其中以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最为热闹,这些“旺日”都是老人们接待外宾应接不暇的时刻。

“只可惜,好景不再,甚至有时候,一个月内也没有一名捐助者。”

尽管如此,让人感到窝心的是,由于老人院都是靠近新村地区,也有村民或饮食业者,在用餐时间会把特别打包,或把卖不完的饭菜送到老人院给孤老享用,分担老人的经济负担。

林云龙(左)协助照顾同院的行动不便老人,两人几乎相依为命。

林云龙:捐款者外地人居多

本身入住老人院已经半年,每个月都有获得福利局的350令吉津贴。

目前通货膨胀,到外面买食品或日常用品,都已经花费不少。

我在老人院里有协助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照顾对方的饮食起居,对方也会给回一些补贴,供买粮食。院里的其他老人,如果当天需要喝汤或伙食,也会给少许津贴我。

福利局的津贴真的是有限,所幸热心人士的捐款,解决了不少经济上的负担。

虽然经济环境不理想,但也有热心人士间中过来捐助善款,让老人自行采购生活所需。

一般前来捐款的人士,是以外地人居多,他们都是个别开车到来行善。

关戴金在老人院旁栽种了一些蔬菜,自供自足。

关戴金:自己种菜省买菜钱

现在只能等大节日,才会有更多的人前来捐助。

一般是农历新年,那将是施赠贫老的旺季。

每个月350令吉的福利援助金,确实有点难以维持,因此,在老人院旁栽种一些蔬菜,可以省下一些蔬菜钱。

此外,平时也有一些热心人士打包伙食给老人享用,从中也减轻了大家的开销。

无论所获的捐献多寡,都让是供老人家维持生活的辅助。

双溪内村委会主席兼老人院管委会主席梁绿芬:孤老靠储蓄过活

虽然捐款少了,但仍有善心者和团体定期会到老人院布施。

让人感动的是,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老人院的老人仍会受到地方上团体的邀请,在大节日时到外用餐。

除了350令吉的福利援助金,孤老们平时的生活开销都用本身的储蓄,而大部分也是由热心人士所捐助。

农历新年快到,相信陆续已经有善心者或团体开始到老人院布施,希望能抛砖引玉,为社会有需要的弱势群体献一分力。

反应

 

要闻

捐15亿遗产培育英才 富豪阿南达遗爱人间

(八打灵再也10日讯)日前与世长辞的已故商业大亨丹斯里阿南达,通过多家慈善机构捐赠15亿令吉遗产,帮助大马各族群培育英才,回馈社会。

《太阳报》今日引述熟悉其控股公司Usaha Tegas私人有限公司的消息称,阿南达生前坚信,教育是谋生的工具,这理念贯穿他的一生。

过去40年,其集团旗下公司利润所筹集的资金,透过马来西亚社群教育基金会(MCEF)分发,为社区提供财务支持,帮助人们追求教育,并鼓励受益人通过应用所学回馈社会。

另外,他也通过达雅迪里基金会(Yayasan DayaDiri)和育才基金会(Yu Cai Foundation),服务于土著和华人社区。

达雅迪里基金会优先照顾的是原住民;育才基金会则拨款给华校,用于建设科学实验室和教室等设施,并致力于推广大马教育体系中的方言学习、多语和多元文化特点,保护其文化遗产。

今年,基金会开始资助原住民社区的成员接受教师培训。所有捐款均通过基金会进行,而非以阿南达的个人名义捐赠。

消息人士还说,阿南达热衷于艺术和文化遗产。他旗下的Usaha Tegas过去25年举办了“丹戎艺术与文化比赛”。

同时,Usaha Tegas在菲律宾、印尼、澳洲和斯里兰卡设立了慈善基金会。而阿南达的家族正是源自斯里兰卡。

阿南达一生热心公益,真正体现了慈善家的精神,用行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