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告别肥胖/沈小珍

新的一年开始,在公司开启新愿景和新使命之际,率先进行员工体检,测量BMI(Body Mass Index),中文称作“体质指数”,以身高、体重和年龄来推算,是世界公认的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来定义。

BMI标准指数介于18.5至24.9,低于18.5为体重过轻,25至29.9为过重。而肥胖分为三个等级,BMI 30至34.9为轻度肥胖,35至39.9为中度肥胖,40以上则是重度肥胖。



去年4月份我加入公司时,正好遇上员工体检。测量结果,70%的员工体重不达标。于是公司定下指标和赏罚制度,调整免费供给的早午餐食物,减低员工每餐所摄取的热量,以期80%的员工体重能达标。

三人行,必有一胖

9个月后在重赏之下,最近减磅达标的员工明显增加了,不过如果饮食习惯未改,体重管理是无法持续的。控制体重的起源是因为前几年员工频频请病假,管理层才实施运动奖励和体检测量BMI,以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肥胖是全球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揭露,自1980年以来,世界肥胖人口翻了一倍,所谓“三人行,必有一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生活在肥胖和超重的国家。美国有三分之二人口是胖子,德国则是欧洲最胖的国家,关键在于德国人爱喝啤酒、爱吃高脂肪食物和缺乏运动。另一方面,有些国家是大量摄取加工食品造成不少营养不良的“痴肥人”。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成年男性超重或肥胖的比例从1980年的28.8%升至2013年的36.9%,女性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的比例从1980年的29.8%升至2013年的38%,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女性的肥胖率超过50%。

双管齐下立竿见影

过去,肥胖被视为高收入国家的问题,如今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也面临同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糖、动物性食品和脂肪量高的饮食是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不同种类的癌症等,其中心血管疾病可说是全球的头号死因。

不少肥胖人士选择捷径,付出昂贵的代价买减肥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结果伤身、伤肾个案时有所闻。

要有效管理体重,除了调整饮食外,当然少不了运动,双管齐下才能立竿见影。将人力资源视为最大资产的企业,会主办各种体育竞技活动、设定奖励方式,让员工展现才能、激发斗志,培训出更有竞争力的员工,这样一来,就能带动企业不断迈向高峰。

反应

 

保健

该什么时候吃水果? 医生:吃错恐增肥又糖尿病

(台北10日讯)如果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平时可选择多吃些水果,但究竟该在饭前或饭后吃?却是讨论多时的一大议题。

对此,台湾肾脏科医师陈俊吉近日就透露,健康民众何时吃水果并无太大的差异,但若有意控制血糖与体重,建议可谨记2黄金时段。

陈俊吉日前在脸书发文指出,有关什么时候吃水果较好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正式研究文献。不过,从许多专家的意见中可发现,对于一般健康民众而言,何时吃水果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但对于有意控制血糖与体重的民众而言,餐后吃水果就未必是个好习惯。

陈俊吉表示,除了西瓜等少数水果外,大多数的新鲜水果即使吃起来很甜,但实际的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并不算太高,对于人体的血糖增幅未必会很剧烈。不过,若在吃饱后马上把水果吃下肚,反而会使饭后血糖高上再高,不利控制血糖。

陈俊吉建议,为了避免饮食过度集中,有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在饭后2小时再吃水果,将其视为餐间点心或下午茶,如此不但能够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还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机率。

另外,如果不想要等到饭后再吃的话,也可以在餐前就先吃水果,这样或许还能减少吃下的食物,有助控制体重。

新闻来源:TVBS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