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医生专栏】降压的迷思/刘晓航

最近遇到一个特例,一位87岁的男性老人就诊时血压高达240 / 130mmHg,如此高的血压,恐中药不够强,当我要介绍老人去西医取降血压药时,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你不必紧张,我父亲的血压已经二、三十年如此高了。每次去医院,西医总是要他住院,要他服药。但他服药把血压降下来后则身体很不舒适,因此他拒绝服西药,多年来一直很好。”听他这样一讲,我也不好坚持让他去服西药了。已经这样年纪,又没有什么症状,只要老人开心,用些中药调理身体,延年益寿即可。



生活状态规律

出于好奇,我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生活状态。老人不烟不酒,生活尚有规律,平时有一定的运动;虽然心电图显示老人有左心室肥厚的证据,但没有气短、腿肿、心率快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这是我行医46年来遇到的唯一一名血压如此高,又不服药降压尚能长寿的病例。

与糖尿病相似,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公认的。我写此文并非鼓励有高血压的人向这位老人学习。老人能够长寿且无明显症状可能有其特殊的原因(如遗传、生活习惯等)。而且,老人已有心脏肿大的依据,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也会出现心脏衰弱的表现。只是因为他这种年纪,强迫他把血压降下来可能弊大于利。若他是年轻人或中年人,我想我一定会劝说他去服西药把血压逐渐降下来的。

从这个病例所引出得话题是降压也需要策略,不同的血压水平,降压方案当有区别。对于血压基数较高的人群,降压应当循序渐进,突然降压过多会产生人体不适应的症状。就如同压力高的水喉,水压突然降低供水量一定受影响,这位老人以前拒绝服药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发挥医学长处



此外,对于降压后产生不适应症状的患者,中西合并治疗也是一种选择。应用西药降压,应用中药缓解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可发挥两种医学的长处。

降压的策略性还体现在要权衡利弊。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病因,降压水平不能同等要求。虽然血压降低对保护心脑血管有利,但也不是越低越好,血压过低对生活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

常见到前来我这儿要求中药调理的患者,其头昏、乏力等病状是由于过度降压所造成。血压降到何种程度合适,不同疾病的人群有不同的要求,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给予指导。

反应

 

保健

留意糖尿病来袭!

糖尿病患愈来愈多,今次拆解常见迷思,帮助大家更容易理解糖尿病,并掌握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

迷思一:我没有家族病史,所以不会患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两类,1型糖尿病与遗传和免疫系统相关,胰脏无法制造足够胰岛素。2型糖尿病则占所有糖尿病九成以上,成因除了遗传外,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肥胖、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这些因素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抗阻,无法有效摄取及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令血糖水平升高。

迷思二:我身体没有不适,毋须检验血糖吧?

很多人认为,日常身体没有不适,就不需要定期检查。但医学数据显示,很多糖尿病人初期没有明显征状,直至确诊糖尿病,才发现严重并发症,例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因此糖尿病被形容为隐形杀手,能在无形中对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糖尿病并非一日之间形成,而是逐步发展,早期征状不明显,如口渴、频尿、疲倦等,与打工仔生活压力相似,容易被忽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无法逆转。然而,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年龄增长及家族病史等都是已知的风险因素,单靠身体感觉难以准确判断是否处于糖尿病前期。定期检测可及早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有效减缓病情发展。

迷思三:糖尿病只影响血糖,应该不太严重吧?

不少人以为糖尿病仅仅是血糖偏高,不会对健康构成太大威胁。这个想法大错特错!糖尿病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甚至威胁生命,包括: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酸中毒、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