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小小女战士
乐观应对生命中的挑战

萧雪莉的书除了分享病情也有许多励志语言,传递正能量。

看到萧雪莉(Rachel Siew Suet Li)的第一眼,

你的脑海中或许有各种想法和疑惑浮现。



不用猜测,

的确是因为患有罕见遗传疾病才导致她与众不同。

顽疾缠身,萧雪莉依然积极乐观应对生命中的挑战,

本周《 职场》就来听听这名女战士的故事。



萧雪莉是罕见遗传病黏多糖症第4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IV A)患者,与病魔斗争20多个年头并不阻碍她完成大小不一的手术、远赴英国求学、踏入社会成为上班族,最近更升格当上作者。

萧雪莉本月中即将迎来28岁生日,但身体停留在4岁阶段,身高92.5公分、体重在20公斤上下、她无法久站、左耳30%听力缺失、手脚力气不足无法提重物、髋关节发育不良、颈部只能做有限度转动,不能跑跳……大大小小的毛病甚多。

她的情况是黏多糖症第4A型惹的祸。此症是无法治愈的罕见遗传疾病,患者寿命长短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萧雪莉的双亲,就和你我他一样健康。只是,谁能预想到两人恰巧都携带有缺陷的隐性基因,负负得正,正正得负!3岁之后,萧雪莉身体上的异常症状逐渐出现,历经无数次检查,最终在英国找到答案,是黏多糖症第4A型患者。

“黏多糖症可以分为9个类型,只有4A、4B和第6型智力正常,所以我也算是不幸群体当中的幸运儿。”

母亲是萧雪莉重要的支柱。

被注视是必然
学会不逃避不自怜

疾病所引发的外表变化和身体机能障碍,令萧雪莉饱受病痛折磨之馀也束缚了她的行动能力和范围,更令她承受许多不必要的注视。

她坦然面对,不自卑不自怜,必要时也会加以反击。有一回在轻快铁上,有个小男孩指着她嚷嚷,他的母亲赶紧制止,“我知道她是一番好意,但是如果她能够跟孩子解释这个女孩坐轮椅并没有什么问题,不是比叫他不要看不要指着我来得更好吗?搞得好像我是罪犯那样。”她推着轮椅走向那对母子:“安娣,没关系啦!……”说完,自己也笑了。

生命意义在于品质

支持着她在对抗病魔道路上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是宗教信仰和她母亲的教导方式。

萧雪莉形容,亲友完全接受她,母亲更身体力行教导她。“刚开始时,我会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这事发生在我身上……但我家人完全接受我,我妈不会隐瞒我任何事,包括手术,我去澳洲出席座谈会时,遇到很多人都喜欢我接受我,在回程飞机上,我问她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她说,每个人终有一死,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长短而是品质。”

母亲鼓励自立信心

她说了5岁的故事。当时她接受颈椎融合术(Cervical Fusion),头颈部位必须戴着支架长达数个月,看起来有点怪异。有一回妈妈带着她在超市采购,一对父子像发现新生物般猛盯着坐在手推车的她,令她无地自容。

其母转过身发现后,萧雪莉笑言,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对方已经是死人了,其母不发一言只做了一件事——那对父子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直至对方受不了逃出超市为止。

事后,母亲问她,“Girl,你从这件事学到什么?”萧雪莉学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他不喜欢被这样注视,他也不应该这样对我。我妈示范给我看,从那时候开始我变得比较有自信了。

“我相信每件事发生都有原因,上帝只会选择能通过考验的人来面对这些问题,对吧?有些人问为什么是我,我会问为什么不是我?虽然我有所局限,但我不会让这些限制来困住自己。”

萧雪莉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取得法律系学位。
“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并不是你的错,我是上帝给予的珍贵礼物。当别人猛盯着你看,你看回他然后微笑,他自己会不好意思。”

贵人相助圆梦
把不可能变可能

西方谚语有云:“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必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尽管萧雪莉的人生路比寻常人更多挑战和障碍,值得庆幸的是贵人也不少。

例如出国深造这件事。一开始,她的计划就是在本地完成3年法律课程,但十五碑亚洲学院(BAC)的讲师兼创办人拉惹辛甘让她敢敢做梦。

“出国深造是我的梦想,但梦就是梦,你知道不管自己多么想要出国深造但不太可能实现,第一是自己的情况并不允许,第二是财务能力有限,第三是家人绝对不会同意。”

英国学习自立更生

拉惹辛甘明明知道阻力很大,但他依然提议萧雪莉到英国深造,“你在那里会有更好的前途,当地人也比较开明和宽容,”他还透过自己的人脉为她寻觅适合特殊群体就读的院校,最后……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却把不可能变可能,说服了她的母亲。

一年的英国求学生涯,母亲陪了她一周就打道回府。人在异乡,洗衣、打扫厕所、下厨、修理电脑、搭巴士、上课……没有人可以依靠也没有特权,当然是样样自己来,即使不容易却也克服了,取得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法律系学位,“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人那么久那么远,可以说我学到‘自立更生’并不是只存在书本上的文字。”

比起校园,职场是另一个更严酷的场所,尤其是特殊群体,要找到愿意接纳的雇主、设备和环境,并非易事。

萧雪莉投了无数履历表、遭遇数之不清的拒绝,“看到求职启事,我得先拨电给对方问环境和设备,比如有没有电梯、楼梯、厕所之类,我很坦白的讲明我的情况。投了很多履历,有些完全不回应,有些祝福我一切如意,有些说已经请到人了,几周后我再去查看,招聘启事却没有取下来。”

接受酵素替代疗法

多番寻找,萧雪莉在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得到执行助理的工作。只不过,入职未满3个月她就必须进行第2次截骨手术来纠正双膝交迭的问题。术后双脚在3个月内不宜移动,公司也很体谅的让她在家工作,只不过她最终还是辞职了,因为一个新的契机出现了——用来医治黏多糖症第4A型的药物获准上市。

这是患者等待多年的救星,怎么能够放弃?她开始接受酵素替代疗法(ERT),每周三都必须到政府医院接受4至5小时的药物注射、开始为设立自己同名的信托基金而忙碌……即便被挽留,但她觉得自己不能太自私而婉拒。

而拉惹辛甘在过程中再次担任要角,他邀请萧雪莉回到母校BAC并在旗下社业社会责任组织Make It Right Movement(MIRM)工作、允许她每周三请假就医、协助她设立信托基金会并出任受托人,更手把手教导她信托基金会的运作。

萧雪莉也不时受邀分享她的故事。
92.5公分高并不能妨碍她探索世界。图为留学英国期间与朋友到伦敦桥附近游玩。

出书说故事
为医药费贡献力量

这一两年来,萧雪莉也受邀在不同场合分享她的经历,最近,她更出版了一本小书《Little Book BIG Secret》。

这本A5照片尺寸左右的书以轻松易读方式道出她这一路所所面对的挑战和心路历程,是各方通力合作的成果——萧雪莉撰写、十五碑亚洲学院(BAC)旗下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单位Make It Right Movement(MIRM)全额资助出版,同事拨刀相助设计,大马微软则为她的人生经历所打动,主动为她举办新书推介礼。

销售全数捐基金会

书本销售所得悉数捐予她的同名信托基金会Rachel Siew Trust Fund,因为新疗法——酵素替代疗法ERT每年的医药费高达160万令吉。

ERT是第四型黏多糖症患者祈求多年的“奇迹”,一种称为Vimizim的药物可取代酵素发挥作用,即使不能根治但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只不过,此药价格异常昂贵并根据患者体重注射不同剂量,也不在政府补贴药物范围之内,5毫克4000令吉,依萧雪莉的体重每周需要35毫克,1个月需140毫克,也就是11万2000令吉。这种疗法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否则就会对身体带来反作用。

ERT对于她的疗效相当明显,以往她90%时间靠轮椅,如今可有限度站立和步行,过度换气问题改善、从不能爬楼梯到可以爬几级楼梯……“我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些对常人来说是很小的事,对我们来说却是很大的进步。”

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包括萧雪莉在内共有2人接受上述治疗,惊人的医药费是最大的阻力,这也是她在去年设立同名信托基金的原因,希望获得财务援助延长生命,提高公众对各种罕见遗传疾病的认识,“我也想要告诉同志和他们的家长,这或许是困难且崎岖的道路,但这不是旅程的终点,不要放弃,如果我可以,你也可以。

“这就像搭飞机遇到紧急事件,氧气罩掉下来时,如果我不先戴上氧气罩(酵素替代疗法ERT),我要怎么救其他人?虽然这是用我的名字为信托基金,一旦我的医药资金稳定,我会用此基金来帮助其他的患者。”

如果你想要了解萧雪莉奋斗史或第四型黏多糖症,或为她的医药费贡献力量,可购买39令吉90仙的《Little Book BIG Secret》或捐款予基金会。

“只要有4383人每天捐1令吉,每个月30令吉,每年捐365令吉,我的医药费就有着落了,help me to save my life。”

信托基金会网页:www.rstf.co

面子书:www.facebook.com/rstf16/

萧雪莉透过各种管道筹得医药费,出版著作是其中一种方式。

知多一点:

关于黏多糖症第4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IV A)

此症是人体缺乏某种分解黏多糖的酵素引起的病症。无法被分解的黏多糖,不但不能提供骨头及软骨正常发育所需的成分,更会储存在人体细胞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身体多个部位如骨骼及关节、眼睛、听力缺失、心脏、呼吸问题、脑部、脸部的病变,患者只能针对症状做治疗,例如动颈椎融合术、膝盖手术来解决颈椎松脱、X型腿、膝内翻等……全马登记在案的黏多糖症第4A型患者共16人。

反应

 

保健

科技优化·生殖干预 破解遗传病“诅咒”

【备战遗传病】下篇

报道|陈绛雪 摄影|叶添益

时代及社会变迁,全球高龄孕产妇数量增长,染色体异常等生出严重缺陷的生育风险也相应增加,日益先进的孕前检测及各种生殖干预技术被视为预防出生缺陷、降低遗传疾病几率和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科技的加持下,生殖干预技术和孕前基因检测技术不断改良提升,并已形成趋势。

本地遗传病学家林依霖认为,基因检测或带原者筛查技术都是目前降低遗传疾病风险的可行方式。

“如上所述,遗传疾病一般上无法根治,只能尝试针对症状治疗,希望能维持生活品质和延长寿命。”

她指出,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基因检测,大致可分为有针对性的基因检测以及广泛的基因检测(无针对性)。而与生育助孕有关的基因检测主要有携带者基因检测、针对不孕不育的基因检测、药物基因检测以及植入前基因检测。

检测隐形基因

●携带者基因检测(Carrier Screening Genetic Test)

主要用于检测有没有隐形基因,但每个人有很多基因,无法涵盖所有基因,所以这类检测有名单列表,阐明检测多少个基因以及检测什么基因,并且有一定的的基因检测筛选条件,以便决定哪一个基因需要检测、哪一个不需要检测。

(1)当有一个基因变异而造成严重病征

不是每一个基因变异都会引起严重病征,比如新生儿葡萄糖-6-去氢酵素缺乏症(Glus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宝宝症。

若不幸遗传到这种基因变异的病症,患者不能服食某些药物、不能闻到萘(Naphthalene 樟脑丸)的味道等等,但这种基因遗传病属于较轻微的遗传病,不会严重影响生命。若是其他可能造成严重病征的遗传基因,就会被列入基因检测名单。

(2)遗传病的覆盖率

一些遗传疾病较为常见,一些则罕见,覆盖率较广的遗传病(比如地中海贫血症)就会包括在基因检测名单

(3)基因变异和疾病之间有明确关系

单基因变异会造成怎样的病征通常会有清晰的遗传模式,若不确定、不清晰,则很难反映清晰的遗传脉络。

林依霖说,基因变异大致可分为:

●肯定会致病

●可能会致病

●不确定会否致病

●可能是良性结果(一般不会有影响)

“在接受PGT技术或这类上游检测之前,胚胎移植人员将会根据携带者的检测报告了解情况。若夫妻两人都有变异基因或是肯定会致病,则需要特别留意,专业人员将与夫妻双方讨论接下来可采取的步骤。”

不孕不育基因检测

●针对性的基因检测

一些夫妻不孕不育,即使做试管婴儿也难以成功,虽有各方面的因素,但也可能和基因有关,因此可通过特别针对和不孕不育有关的基因检测,找出原因及解决方案。

●药物基因检测(Pharmacogenomic Test)

用于检查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以便医疗人员根据检测报告避开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成分。

林依霖认为,基因检测不在于检测多少个基因,而是按照个人所需。

植入前基因检测

植入前基因检测(或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是指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之前所做到的基因检测,也就是筛查胚胎染色体,以排除携带遗传疾病及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从而改善怀孕结果。

目前的胚胎移植前检测技术包括对非整倍体胚胎的筛查,以及携带某种已知的致病基因胚胎的检查等等。

林依霖解释:“实验人员将分别从母亲和父亲体内取出卵子和精子,在实验室里培育胚胎,一般到第5或第6天时,可能在100多个细胞中抽取5到10个细胞送到实验室检测,剩下的细胞则冷冻起来。在细胞检测期间可让母体恢复最佳状态以便移植胚胎到子宫里。检测后的细胞,从中选出健康的基因,将胚胎移植入母体。这就是PGT。”

检测多基因疾病

根据不同目的,现有的PGT技术包括: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

●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重排检测

●胚胎植入前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检测等等。

“PGT-M可用于针对性的单基因(疾病带原者)深度检查,比如以上所提及的单基因遗传病,而PGT-A则用于较全面和表面的检查,即检测多基因疾病,比如检测人体23对染色体是否增加或减少。”

染色体异常引疾病

染色体是一个大单位,基因是染色体上的小部分,一个染色体有四五百个基因。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第21条染色体和第18条染色体。

第18条染色体异常引起各种症状,包括出生时身材矮小、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头症,唐氏综合征则是第21条染色体异常所致。

她说,唐氏综合征是其中一种普遍的遗传病,每700个新生儿当中就有1个唐氏儿。

“不过,唐氏儿虽然是和基因有关的疾病,但并不是因为基因遗传而造成的疾病,健康的人的胚胎也有可能有唐氏综合征,尤其是母亲的年龄增长,胚胎有不正常染色体倍数的几率会跟着增加,不论是自然怀孕或试管婴儿都存在风险。”

缩短怀孕时间

林依霖强调,在孕前进行植入前基因检测,可筛选异常基因和染色体,选择移植正常的胚胎,以避免过去因基因异常或染色体异常(意即胚胎不正常),需要面临终止怀孕或生下来承担后果的抉择。

她说,若有生育问题的高龄夫妻,PGT-A可帮助缩短怀孕时间。

“在培育胚胎的过程,不会只是抽取一个卵子和精子,而后从培育出的胚胎中选择正常基因和染色体的那几个,比如5个胚胎里有3个正常、2个不正常,多数不正常的胚胎无法生下来,因为不会着床或在前期已经流产。”

筛选掉异常胚胎

“若未做植入前基因检测,无法准确知道哪一个是正常胚胎,若不幸移植到不正常的胚胎,就会面对流产风险,第二次又同样不幸的话,就会有同样的结果,直到第三次才成功完成怀孕过程。

“如此一来,怀孕过程涉及长时间,需要多次尝试,拉长了成功怀孕的时间。若移植前通过PGT筛选掉异常的胚胎,可能不一定保证会成功怀孕,但成功几率较高,也可缩短尝试怀孕的时间。”

价格不低廉

林依霖坦言,虽然已有基因检测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等生殖干预技术,但人们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和意识依然不高。

“比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有报告指出,至今只有8%的SMA患者知道有PGT-M这项技术,意味着还有92%的人并不知道这项技术的存在可以帮助他们降低遗传疾病的发生几率。”

媒体不止一次报道,因为对遗传病的迷思和误解,以致影响关系甚至选择丁克的真实案例,包括去年尾一对印尼情侣在婚前做了携带者基因检测后才发现两人都是地中海贫血症带原者,为了不想有生病的下一代而忍痛分手,在马来西亚同样有类似的例子。

“其实目前已经技术帮助避免生出不健康的下一代,若有足够的意识和认知,或许就可避免这样的遗憾一再发生。”

并非人人负担得起

经济挑战,“这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她说,试管婴儿和基因检测都是最新最好的设备和专业技术,必然不会低廉,并非所有夫妻都能负担。

此外,她指出,年龄和基因检测没有直接的影响关系,但年龄和试管婴儿的成败有一定的影响。

“年龄越大,试管婴儿的效果不会比年轻时来得好,因为卵子和精子的数量、质量以及可用的健康胚胎,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若是25岁的年轻人,可能到第5天可培育出10个胚胎,但40岁的话则可能只有3个胚胎。”

自然孕产孩子聪明?

从科学角度来说,人工造物与自然界生产总会有所不同,或许存在一些未知的缺陷,但试管婴儿技术已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未有任何数据证明试管婴儿在智商方面低于自然孕产的婴儿。

对于接受试管婴儿的父母来说,能够选择基因,并且有足够的技术筛选和培育胚胎,智商发展方面或许更具优势。

无论如何,从客观而言,能够进行试管婴儿的夫妻,都是知识和经济水平较高的轻群体,加上多年不孕,终于成功孕育一个宝宝时,就全身心投入培养而有着出众的效果。

不建议双胞胎

比起智商发展谁更胜一筹,高级临床胚胎学家郑思恬更想提醒的是,许多人认为现有的助孕技术能够选择一胎双生,并在安全的情况下得偿所愿。

“双胞胎确实是可以选择的人为结果,但其实有很多风险,站在专业角度也不建议一次移植两个胚胎。”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