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真实与幻像

喜欢摄影的人都知道,如果能抓住一天的黄金时段拍摄,照片的光线会比较柔软温和,这将间接地让照片看起来比较美丽。所谓的“黄金时段”就是日出和日落时刻,除外,在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后也是拍摄的完美时机,这段时辰的光线通常呈露浅蓝色,尤其是在多云笼罩的清晨或黄昏,它会显得更蓝更长,摄影人把它称为“蓝时光”(Blue Hour)。



这张照片就是在一个阴霾多云的清早拍摄的,天空布满了密实的云层,日出不见踪影,所有的灿烂早霞都在云层背后上演。就这样的天地溢满一种粉蓝的颜彩,连所有的事物都被渲染成一片稀薄的灰蓝。当时云静风轻,海面被微风的发丝拨开缜密的波纹,迂缓滚动的涟漪,凌乱无序地切割那些高楼的倒影,呈现了一场有点迷离及诡异的光影演出。

想想,呵,活着何尝又不是这个样子呢?

活着所面对的实事与所想像的,常常都会有某程度的落差,甚至往往彻底迥异,尤其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想像,很多时候都会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都不是自己朝思暮想所盼望成真的那样。重大如职场里某个交易的决定;关切如对孩子未来的寄望;琐碎如想阅读的一本书或想观看的一场电影,最终一切发生在现实生活的实事,就如照片里的那些矗立于眼前的高楼,而那一切自己所期盼或想像的幻像就是那些水面上的高楼倒影,不论两者有多么的相似,切肯定会有一些叫人遗憾的差距,因为,活着,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反应

 

商余

浅谈乐龄人与儿女的互动/夏绍华

【字迹光影】文/图|夏绍华

可以活到60岁,如果是有子女的话他们应该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当然也会有年纪较小的,但也应该是成年人了吧!

父母与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的互动方式是不一样的,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最容易相处,到了青少年阶段就会变得非常棘手,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都会进入叛逆期,身心灵都会经历巨大的变化。

一旦来到成年阶段,通常他们的性格及人品都已成型,而父母的教育工作及责任也几乎结束,所以与这个阶段子女的互动方式就变得更重要了,不然的话就会引起许多争议与纷争。

长大成人的孩子通常都已经念书毕业进入职场,每一个年代的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思想与生活理念,对金钱家庭也有不同的观点。就如我们本身和自己的父母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有差异,所以最重要的是避免把我们生活观硬套在他们的身上。

不要以为我们觉得正确的方式也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因为时间与空间都不同,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在他们的时代,我们的做法及方式就算是过去为我们带来正面的效应和回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不合适了。而他们对生活结构及处理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对我们这些60岁的乐龄人士,只要他们的方式不害人害己,我们就按兵不动地在暗地里支持好了。

给孩子空间与信任

孩子长大了就让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结不结婚也不必强求,什么职业收入如何,也由他们自己去争取。我们把他们养育成人的责任不是一生一世的,就好像我们本身一样脱离父母的庇荫建立自己的生活,对我们的孩子也一样要给予这样的机会,不然的话将来他们就不懂得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当祖父母的我们更没有义务去为孙子的未来负责,这不是关切问题,这是害了自己孩子的做法。

我本身对如何与成人孩子互动的看法很简单,那就是顺其自然,他们要在哪里落地生根都不是问题,想和我们同住或住在附近也不会有意见。每天也不必一定要见面或电话联系,偶尔拨个电话聊聊天,或周末吃顿饭,我就很满足了。

其实孩子工作之外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谈恋爱,或已经结婚成立家庭,所以当父母的就应该给他们一些空间,一些信任,不必时时刻刻太过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或经济状况忧心,来到我们这种年纪更应该先照顾好自己。而他们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层次,那就由他们自己去打拼奋斗,并非还需要我们插手。

不强求对父母行孝

60岁之后,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子女,我们能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当一个导师般的旁观者,偶尔给一些意见和看法,让他们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至于他们听不听从,那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了。

最后就是对孩子的期待。呵!孩子的孝顺要出于他们本身的诚意及意愿,而不必去要求,更无法强求,我也非常赞同对孩子的孝心我们一定要接受,没必要拒绝,因为成全他们行孝的善意就是替他们积德报,但如果他们无法在这方面有所表现,我们也不必太介意沮丧。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以行动来孝顺父母,其实只要他们可以顾及处理自己的生活,不会让我们操心,其实那也是一种难得的孝顺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