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为文物打造一个家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来,历史文物亦然,也因此,专业的文物收藏与保存者,总是小心翼翼,细致入微,就像救命的医生,不敢有半点疏忽。否则,文物损毁,不复存在,再精巧的复制技术,也只是一个没有历史价值的复制品,并非真的起死回生。



一般文物收藏,仅聚焦于鉴定与价值,忽视保存空间的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和影响,仅视为“博物馆”的需求,而非个人收藏之事。许多文物在出土后经不起时间的消磨而损毁或被悄然掏空,原因就在于欠缺正确的保存方式及典藏空间,从采光、防虫、抗霉菌、气流、湿热度及温差等等,都是细节与学问,展示空间更要烘托氛围与历史想象,让人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

近年,民间团体设立各种主题的文物馆成趋势,为文史传承尽力而为,如何没有政府资助或私私营企业赞助的完全独立情况下,长期维持和营运是一直以来的关注问题,但在在管理、典藏环境及展示空间的规划上, 几乎都没有一套标准,遑论相关的专业,甚至不曾想过空气质量和温湿度的变化,都对延续文物的生命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文物如人,需要适合的环境,更要呵护照顾,要为文物打造一个家,就如兴建一所房子,有许多需要考量的因素和条件,才能安居其中,舒适健康,百年不朽。

林木业者的原木保存方式,是将未加工的原木浸在水池中,以保持木材内部水分,防止干裂及抑制微菌和真菌生长,腐朽木材,同等于长年处于水路的水车百年不朽的原理。

旧时文物,多为木构造,耐久性是最大问题。一般人以为,木忌水,干燥是保存木结构的方式,事实并不如此,在不同环境的木质文物,有不同的保存环境,那些数百年甚至千年古镇的水车,由始至终就是“与水共处”的实例,就像林木业将未加工的原木置于“储木池”以防止干裂,就是同样的原理。

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副教授林兰东博士强调,不是所有文物都必须干燥,水也是文物的“家”,文物界有一句口诀——“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没半年”,说的就是保存木质文物的两种环境,干地和水路都可以是木质文物的家,唯独不能“不干不湿”,让文物“无所适从”。



反思既定的观念

她说,那些人们所熟悉的古镇水车,长期处于水路,木材经年累月却不腐烂,要点就是“持续流动的水”,虽然表面会因日久而产生一层软腐,但只要水车轮轴一直处于行水状态,则能抑制腐朽木材的真菌和微菌类生长。水路,行动的水,才是水车的家。

“许多既定的观念需要反思,不一定溶于水的就不能碰水,反而能和水共存,木和水是一种,盐和水亦然。我就在琥珀鉴定过程中省悟,当盐处于饱和状态,强度大于水的张力时,就会重新捷径凝聚,变成更漂亮的晶体,晶体和水是共存体。”

温湿度随时调控

冷气是现代人的“必需品”,几乎所有的古迹建筑和文物馆都安装冷气,正规博物馆更是“冷风飒飒”,有关安装冷气是否破坏古迹,也是古迹修复和文物保存的争议问题之一。林兰东点出问题关键——不在于该不该安装冷气,而是在什么地方安装、如何安装、冷气启动时间要多久、什么时间开关以调控适当的空间温湿度、如何兼顾空气流通和恰当的光热,打造适合文物环境的恒温恒湿系统?

她强调,环境不断移动,展示和典藏环境不断变动,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要随时调控,相对湿度和温度须低于5%,当温湿度超过5%,冷气就开大一些或延长运作时间。

“比如北马的槟城,夜间平均温度大约降至27度、28度,建议将冷气温度设定在27度为佳,当户外气温稍高,热度传递入室内,运作中的冷气就会降低温度和湿度。”

导致文物慢性损伤

她指出,人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上班开冷气,下班关冷气,为节省资源和成本开销,却不曾想此举对文物是一种折腾,更是慢性损伤,尤其纸质文物的藏馆,更须加倍注意,不论马来西亚或台湾,都有共同问题。

木质、纸质和其他多元性的材质,会随着周围空气的变化而发挥调控功能——当湿度升高,会吸附水分,当酷热干燥,会释放水分,这就是没有冷气的时代,用于历史建筑中空气流通的设计。来到现代,冷气会将多余的水分蒸散掉,然后被空间里的铁器文物吸附掉,但是,木质、纸质、织品、蚕丝、植物纤维等多元性的材质,却是吸附最多水分的物质。

“老旧庙宇众多的台湾,常有脊梁柱半夜‘流汗’、‘流泪’、‘滴雨’的故事,正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时,参观者进出庙宇,二氧化碳和汗水往上蒸发,被木质脊梁吸附,夜间降温,户外环境干燥,木质脊梁就释放水分。如此日复一日,重复吸附和释放水分,每天调控环境温湿度至少5%以上,当落差太大,文物就会开始受伤。”

谨慎采用除湿机

林兰东进一步指出,有一种情况称为“迟滞现象”,即木质和纸质文物倘若能够吸附10克的水分,所能释放的其实只有9.8克,周而复始,久而久之饱和度增高,直到极限,水分(湿气)积累过多,就是菌类和虫类入驻其中,繁殖久居之时。

采用除湿机是典藏单位节省开销的普遍措施,林兰东却不鼓励这样的做法。

“除湿机虽然能够吸附水分和储水,但6至8个小时就满了,周末休假日,谁负责清理这些储水?满溢的储水将继续挥发,对周围文物反而是一种伤害,而且除湿机会产生电磁波、发热、震动,还有一般电器的风险。”

打造舒适空间

林兰东认为,槟城和马六甲两地的峇峇娘惹博物馆在冷气安装和环境协调上,是本地文物馆管理层可研究及学习的案例。

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博物馆,仅在入门处装置冷气,室内其他空间则透过自然通风系统“天井”及电风扇,让整个环境空间的空气流动循环,避免气流停滞不动,积累水分、灰尘,并且成为虫类和菌类的落脚点,并且挥散热气,增添凉意。

“此外,博物馆也采用房间式、有贡献、有故事的展示手法,不是将所有文物堆积在一起,没有传达讯息和教育的意涵,看过就算,留不下印象。”

她说,类博物馆(Quasimuseum)是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文物馆的典藏样态,即收藏文物之余,也重视展示的故事性,体现文物馆的教育内涵,只是规模和条件却无法达到正规博物馆的水平,却能善用古人在建筑和空间的规划设计,给予文物一个舒适的空间,是令人赞赏的案例。

放大设计增添互动

今时今日,博物馆或文物馆的真正定义是承担社会、环境、科技、教育、研究等职能,如今更增加平等互动的关系,如何兼顾各种职能而不损毁文物,是共同的挑战。

“文物展示一般会置放于恒温恒湿展示柜内,避免人手触摸和温湿度变化影响,留下指印事小,留下的油脂、汗酸,还有身上的毛屑、头发、体屑、衣服纤维等等,却会造成文物负担。”

隔离式的保护方式,却让参观者和研究者欠缺真确感,为保护文物而无法近距离接触,在教育和互动上就有所欠缺,近年有博物馆和文物馆采用放大手法,即增大亮度或放大文物影像,收两全其美之效。

文物需要适合的环境,需要呵护照顾,才能百年不朽。

完善空气交换系统

二氧化碳和光辐射,是典藏空间的另一要点,所以博物馆的灯光总是给人昏暗感觉,主要是保护文物所需,营造气氛是其次。

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空气水分中的酸性值增高,属于“不健康”的文物保存空间。

林兰东指出,纸质文物典藏空间的二氧化碳量,维持在600ppm以下为佳,光照则维持在200左右。

台湾有规定,学校图书馆二氧化碳指数不能超过600ppm,并做好空气交换系统(通风、空气循环)。

吉隆坡的华社研究中心集贤图书馆,日常二氧化碳浓度约300至400ppm,到下班时段则升高至600、700ppm;至于光照,室内日常指数(晴天)约1200至1400,户外则高达2000至3000,但加了一道竹帘,却可降低温度,并将光照降至200左右。

“另一良好做法是在冷气风口套上一层挡风罩,避免直接吹在纸质文物上。”

木质地板可吸收汗水

时下许多建筑和展示馆采用木质地板,包括林连玉纪念馆,木质能释放好的气体,并且吸收过多汗水和温度,缩短冷气运作时间,符合环保节能需求,而最好的“温湿度调控板”是三面装潢木地板。但是,我国的木材质面对更棘手的白蚁问题,因此须做好“先天基因”的工作,即筛选适当及品质较好的材质,或事先做好防虫防菌处理,才进入环境装潢。

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副教授林兰东博士,专长纸质材料学、木质材料学、木质文化资产保存、纸质文化资产保存、生物劣化(防腐与防虫)、防治与管理、保存环境条件控制、矿物及宝石学及文物讯息分析,并曾到访槟城、马六甲及雪隆一带的历史古迹考察和交流,对我国华社民间自资成立的类博物馆和文物馆表示赞赏。
槟城姓氏桥
吉胆岛渔村

让文物“活”得精彩

文物有大小,材质有木、铁、铜、镍、纸、纸品等性质,不同材质有不同的保存环境和条件需求,而单一材质及复合材质的文物,又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单单温湿度的差距和协调,就是一件复杂而细腻的专业,稍微疏忽或错误,则是对文物的伤害。

复合材质的文物,比单一材质的文物,在环境空间的温湿度调控,比单一材质文物更为繁杂。

民间寺庙常见的神轿,有文轿和武轿之分,前者有轿顶,后者则无,各个寺庙的神轿,材质皆有不同,有铜质及木质,甚至有琉璃瓦,而辇和顶通常为混合材质,林兰东指出,这类文物不容易照顾,因为复合材质的文物,对典藏和展示环境的要求比单一材质更为复杂和严格。。

详细测试和协调

“木质材料所能容许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和铜质材料的保存环境之温湿度不同,而铁、镍材料的文物,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文物含水率又各有要求,这些细节,都必须详细测试和协调,免得‘顺得哥来失嫂意’,顾此失彼,文物损伤不复还。”

“必须了解的是,含水率和相对湿度是不同的概念,含水率是文物本身的含水量,空气所含湿气则是相对湿度。”

她曾经有过一块珍贵的铁镍陨石藏品,却因忽略两种材质的含水率和相对湿度的差异,结果痛失一宝。

“那块陨石外头还做了一层保护漆,家里也有经常做温湿度调控,岂料两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发现铁镍陨石裂损,尤其是铁的部分,才恍然发现铁质文物所需的含水率和相对湿度是极度的低,相对湿度更低至20%,而这对人体而言属过于干燥。”

温湿度需要调控

她进一步指出,人体最舒适的湿度及含水率,大约55%至60%,也是一般文物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和含水率,若是超过60%则会感到闷湿,汗湿散不出去,因此人体其实能够感觉环境的适当与否——当感觉身体有薄薄的一层汗而又挥发不掉,即表示文物保存环境的温湿度不恰当,需要调控。

至于木质材料,则因每个地方的气候和环境而异,必须结合相关的环境条件与木质材料所做的项目检测分析之后,才能得出适合的结果,而木质材料与环境的协调也有标准的计算公式。

她说,在台湾,长期的相对湿度平均在75%至85%的范围,木质文物(比如寺庙的梁柱)与空气湿度平衡之后,含水率须保持在12%至15%左右,但在马来西亚,木质材料与大气平衡会后,室内保存环境的含水率须保持在6%至9%。

林兰东:文物的环境,文物的家,有千种百种样态,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

材质优劣后天维护

文物维护和规划的重点在于“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从文物的“先天基因”(文物的材质优劣)到后天的维护条件,每一道细节都是学问,也和经济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而决定文物存亡的管理,是关键。

林兰东坦言,文物维护工作并非必须完全按照国际规定,那是最大规格、最完整的文物维护规范,但当管理单位欠缺财力、人力和其他条件时,则须筛选优先顺序,亦即成立专业小组,讨论和决定需要维护的部分和所能负荷的应对方式,并且拍板论定之后,不能随意反悔。

“倘若能力足够,从一开始就要处理好先天问题,否则往后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必须更换而又有能力时则必须换,比如槟城的姓氏桥,巴生的吉胆岛,那些木梁木柱必须定时维护,否则长期泡在水里终究会腐朽。”

重新粉刷外层保护

槟城是她此次到访印象深刻的历史古城,在与当地建筑师交流的过程及考察中,发现当地对于木构造建筑,不论是木桥、木柱或木窗,保存概念贴近欧洲,即每隔2、3年就重新油漆,作为外层保护,但在吉胆岛却几乎看不到原来的木柱木梁。

在马六甲的一座古庙,四根点睛柱早在20年前已被白蚁蛀蚀腐朽,几乎坍塌,却欠缺财力做所谓的国际标准修复,管理层却在柱子周围,用一根根两指宽的竹材将柱子围起来,再以箍筋箍牢,就这样撑了16年,并且撑得四平八稳。

“很多人会认为这种做法很草率粗放,但我们(考察队)却惊讶又佩服于前人的聪明,在那个没有经费、甚至没有木材的情况,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更换木柱,更不能拆除木柱,否则寺庙将会倒塌,当时的管理层居然想到了那个方法,撑起了整座寺庙,直到16年后,有能力时才修复。”

她说,事实证明,前人的做法不但聪明,而且正确,“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正是文物保存和修复的重点,还有经费、环境空间、等各方面的考量。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