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即食包装拓新市场
Salees椰浆饭卖出国

Salees董事经理赛艾威(左)与售货部总经理莫哈末卢迪特别推荐即食椰浆饭和肉干。

即食面人人皆知,即食饭也有听过,不过,即食椰浆饭(Nasi Lemak)呢?

Global Tradelink(M)Sdn Bhd出品的Salees即食椰浆饭,试过人人赞好,即使蘑姑炒饭、酸辣炒饭(Asam Pedas)、广州炒饭、乡村炒饭(Nasi Goreng Kampung),相信也会一试难忘!



除了即食饭,Salees其他产品包括鸡肉和牛肉肉干与肉丝、各种不同口味的水果片、香草咖啡、麦芽饮料、酸奶冰淇淋和调味酱,将来还会推出更多产品,以便迎合消费群众的品味和喜爱。

Salees董事经理赛艾威阿布巴卡是名巫华混血儿,能讲多种语言和方言的他天生爱吃爱煮,在他看来,椰浆饭是我国地道美食之一,应该“发扬光大”,销售到海外,让人人都有机会尝到这些美食。

赛艾威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想要打响Salees品牌,须有周详的市场扩展计划。

他开玩笑的说:“我不仅要国人认识Salees,也要海外的人知道Salees。”

通过社交网络的帮助,今天已有不少人“认识”Salees,想要尝尝Salees出品的地道美食,可在mynews.com、7/11便利店或其他代理店内购买到,而且所有产品价钱合理。



在华人农历新年前推出的清真盐焗鸡,已在怡保和吉隆坡赢得口碑,销量好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赛艾威的信心,计划推销到新山和新加坡去。

而主攻马来人市场的清真盐焗鸡,更有当归和黑椒两种口味。

赛艾威说:“马来人比较喜欢黑椒味,华人则两种都试。清真盐焗鸡推出市场后,反应很好,所以,我们打算重新包装,希望能在霸市上架,开拓更大客路。”

吃一口即食椰浆饭,肯定会让你留下深刻印象。

打造成送礼手信

对游客来说,去台湾必买凤梨酥,游澳门也少不了杏仁饼,现在赛艾威也希望Salees出品的即食椰浆饭能变成送礼手信!

目前Salees已外销中日台港,销量都在增加中;最近菲律宾和一些中东国家、加勒比海国家也有不少订单,使到赛艾威异常兴奋。

在主攻海外市场的同时,赛艾威也没有忽略本地市场,极力开拓东马诗巫、古晋和亚庇的市场,而他的努力也取得回报。

对赛艾威来说,群众的受落,成了他的动力。

与旅行社合作促销

除了通过网络推销,赛艾威表示,也已和Amar Travel and Tours旅行社展开合作,在大马国际旅游展(MATTA FAIR)中推出各种产品,希望通过旅游展让更多人了解Salees的产品。

“即食饭对于中国和日本顾客来说,已让他们大开眼界;在迪拜工作的大马人也对Salees的产品趋之若鹜。”

事实上,这些清真产品的销售对象不仅是回教徒,而是普罗大众,特别是肉干和肉丝,更受巫裔同胞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成了旅游或居家食品。

不久前接受第3电视《SPM》和NTV7《Bella》访问,并在节目上与观众分享个人从商历程的对赛艾威说:“我发现很多巫裔同胞每次出外旅游,都会带上Salees产品,准备送人作手信。

“在我看来,好东西应该全民分享,让消费群众有更多选择一直都是公司努力的目标,让所有人都知道除了即食面,市场上还有即食饭、清真盐焗鸡。日后会推出更多。

“我们也出产其他方便携带的小吃,任何时候或场合都能享受这种美食带来的欢愉。”

除了市场销售,Salees也不断研发其他食品,例如在接下来会推出即食印度饭、宫保鸡饭和甘香炒饭。

肉丝脆口,吃完一口又一口!

“即食”未来将成为文化

基于上架费过高,该公司因资金有限,无法将所有产品摆放在超市和霸市中出售,加上没有广告宣传和造势,只好采取游击营销方式(guerilla marketing)。

赛艾威透露,在中小企业银行(SME Bank)贷款和协助下,确有利于推动公司产品的销量;此外,赛艾威也希望和大马旅游局、各大旅行社保持紧密的合作。

位于旧古仔路联和花园的办公楼,如今已改造成展示和购物厅。为了迎合和方便游客,赛艾威打算在吉隆坡市中心,物色一个理想的销售地点,地点或在中央艺术坊附近。

也许他的想法过于异想天开,不过,将亚航老板丹斯里东尼费南德斯视为学习偶像的赛艾威说:“既然他(东尼)能从音乐骑师(Music DJ)转行成为航空公司老板,我相信自己也有这个能力,现在的我们具备了天时,差的只是地利与人和。”

也许,“即食”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文化。

目前许多年轻一代在衣食住行上都讲究轻便,特别是吃,保健品消费绝不手软,只要不是垃圾食品(Junk Food)或没营养的,能填饱肚子又能达到瘦身目的就行。

虽然有不少人依然坚持在家煮食,经济实惠又健康,可是,上班族越来越多的今天,他相信总有一天“即食”文化将发生在年轻一代的身上。

Salees推出不同口味小食,包括肉干和肉丝都广受群众喜爱。

提供训练觅商业伙伴

两年多前,从事十多年物流事业的赛艾威突然转行想做厨师,和朋友讨论后,决定做即食椰浆饭生意,并萌生了将这个地道美食推销到全球各个角落去的念头。

结束物流事业,赛艾威没有半分遗憾。对他而言,物流日益难做,竞争和挑战又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大展拳脚,除非与其他公司合并,不然就是另谋出路。

找很多人试吃

在推出即食椰浆饭前,赛艾威找了“很多很多”的人去试味道,在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经过改良后,才敲定了食谱秘方。

根据赛艾威观察,时下的日本和台湾年轻人都喜欢流连餐厅和咖啡厅,他们对吃的要求不高,只要味道不差就行,而且一呆就半天,相信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种“现象”。

属于清真食品的即食椰浆饭、水果片、牛肉和鸡肉肉干、肉丝和小吃,都来自不同地方的工厂制造,分别在无拉港、新山、汝来和金马士(Gemas),成本和运输也不会因地点有别而造成额外负担。

赛艾威也鼓励更多人创业或成为Salees的商业伙伴,只要年满18岁或以上,对煮食有兴趣就行,Salees会为这些生力军提供训练和课程,希望双方日后在开拓业务上缔造双赢局面。

没生小孩专心事业

结婚多年的赛艾威不认为家里没有“小朋友”会是遗憾,反而能让他专心事业。

他说:“我们希望能在将来和更多的商业经营店合作,让人人都能轻易买到和尝到Salees产品,营运概念就像南利汉堡(Ramli Burger)。”

即食椰浆饭吃法很容易,特制纸杯可耐华氏100-120度,只要按照4个简单步骤将热水倒进,5分钟后就能品尝到美味的道地美食。

赛艾威说,经过特别炮制的米饭去了外层之后,没有了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味道就像糙米(Brown Rice),吃多少都不怕,也不会让人变肥。

反应

 

专题

【视频】趁着尚存一口气 继续献一份力

丧礼常客(下篇) (由热爱华教人士感动赞助) 

报道|黎添华    摄影|黎添华、受访者提供    

视频|Artisan Production

2012年,语文课向来不好的阮伟伦毅然报考了华文。尽管最终成绩出来只得C,但这成了他这辈子最义无反顾的骄傲。

阮伟伦曾是华教之旅的参与者,当年他因为这活动首次听到林连玉等华教斗士的故事,而当得知自己能参与这活动,是一群长辈在背后低声下气地向丧府筹款后,心里十分激动,因此他坚持报考华文。可惜的是,随着“丧礼常客”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生命中缺席后,他开始意识到未来可能将不再有这样的活动。 

对阮伟伦来说,以前他总认为自己能说中文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校内能念华文更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了解 我国曾数度险些没有华文的历史后,他才发现一切承载了许多的心酸,不少人的付出。 

“林连玉的伟大是为华教争取地位,而前辈们(丧礼常客)的付出则捍卫这得来不易的地位。他们奔波劳碌去募捐,100令吉,200令吉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真的很不简单。” 

如今他因为掌握中文,多次当上友族同胞与中国商业伙伴的桥梁,成为陌生游客的翻译,当大家都惊讶于他为何能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时,他心中笃定踏实之余,更多是感恩。

惟,因为年岁渐长的关系,还能走动的、还在世的‘丧礼常客’是越来越少的。伟伦就担心,若这些前辈不在了,未来就可能更少学子能到访林连玉墓园,甚至再也无法好好认识华教。 

目前,年仅26岁的伟伦能做的,就是协助带领学弟妹参加华教之旅,而且还连续五年如此奉献。他表示,自己无法像前辈们那样到丧府募捐,但看着前辈们如此付出,自己也想尽一些绵力。

宣传不足被质疑

伟伦的担心是存在的,记者在构思这个专题期间,2位“丧礼常客”就先后不幸地离开人世,一位则行动不便,无法参与采访,而另一位85岁的前辈方光烈更是拿着助行器参与短片拍摄。

在他们年岁渐长之际,家人都希望他们减少活动,然而他们却似乎担心做的不够,所以越是趁着自己尚存一口气就做得越多,其中林连玉基金槟州联委会代主席刘国权便是一个例子。 

77岁的他因为年纪渐长,体力不佳,所以家人希望他减少活动,然而他却在最近这几年,从外围支持力量,加入成为一分子,甚至最近当选副主席,再成为代主席,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参与程度,反而还越走越核心。 

“越来越少人参加,先行一步的反而更多,所以我必须得继续下去。” 

在参与丧礼募捐的过程中,他发现始终有人会对他们的身分保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质疑为何募捐后却不见任何作为,面对这些声音,他没有难过,倒是认为是组织的宣传仍不足。其实募捐所得都会用来资助林连玉纪念馆的基本开销、职员薪金、华教活动等。近年来,他们也开始在捍卫母语教学,文化传承上做得 更多,因此需要社会资助。

观念阻碍募捐

“民众不会怀疑林连玉基金,只是他们以为我们拿了钱就应该举办中秋、新年等活动,再不就该颁发奖学金之类的。但这些已经有其他社团组织负责了。我们募捐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另外,他们在募捐上也会遇到一些观念阻碍,如,民间始终觉得捐助庙宇,布施出家人的功德比教育更高,因此他们每次在丧府上的募捐所得并不多。 

刘国权在接受访问时很大部分时间是惆怅的,因为他在乎这个组织,却也因为眼下的状况,不免担心起来。他甚至表示,有时自己的体力不佳,加上组织里头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时候一些计划都有心无力。

如今,哪怕能做的不多,能改的有限,刘国权已经不想再去思考了,因为眼下他只想尽力完成当下的工作,有多少做多少。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鞠躬尽瘁”了。 

定位尴尬 角色受限

曾是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要员的方国华是促成这次报道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一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关注该会,同时也希望让为华教默默奉献的“丧礼常客”们能被历史铭记。 

尚未步入乐龄的国华是因父亲方光烈才接触到该组织的,然而加入近10年来,他开始发现组织的青黄不接,同时也发现到组织的社会定位有些尴尬,因而担心组织会一天会被淘汰。 

“我们不像董总或教总,他们能在教育课题上代表华教直接发言,我们的定位则更像是辅助的角色,发挥比较有限。”

希望历史记载

再来,他也发现年轻人会因为组织里头的乐龄人士占了95%,因此加入该组织的意愿不大。 

和阮伟伦一样,他坦言,自己也担心组织会有瓦解的一天,尤其越来越少人加入,而现有的成员则一个个离世。面对这样的无奈,他只希望历史能给予这些默默在背后付出的长辈们一份记载,哪怕只是轻描淡写地寥寥几笔,至少能让他们募捐时,不被怀疑、不被轻视、不被打发,更重要是,这份记载能让他们的出现,成为槟城华教奋斗史上的一个被知晓的曾经。 

新生代的安全感Vs.华社的危机感

林连玉基金槟城联委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总会面对的问题,其中该会全国副主席谢蔡梧就发现,当华语因中国的强大而越受到重视之际,该组织的角色扮演便越发可有可无。

当年,林连玉的斗争理念通过该会得以延续,而多次母语教育受到威胁之际,该组织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然而,由于华文成了华裔子弟入学后的一种‘理所当然’,以及越来越多友族学习华语后,如此大环境是否还需要林连玉基金,这值得探讨。 

“现在的家长或学生都很安逸,没有危机感。因为他们一入学就能念华语,所以大家可能认为不需要重视华教,也不担心华教会消失,甚至认为这个时代不需要林连玉基金。” 

这也是为何,积极推动华教之旅的阮伟伦和方国华就发现,过去国校华裔生参与华教之旅较积极主动,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念华语是何其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反之不少独中生就直言自己是被老师派去的,因此兴趣缺缺,意愿不大。

惟,谢蔡悟强调,该会不是只注重华教,而是母语教育。此外,他们更在意母语教育上的公平发展及全民团结,同时关注的命题也开始更广。

“现在越来越多友族念华校,甚至学习华文,我们希望办好华教,让友族认识我们。过去我们懂得国语而了解他们,如今他们若能了解我们,无疑进一步促进族群友爱。”

换言之,其实该组织关注的课题,远远超过我们是否能继续念中文那么简单,遗憾的是许多人看不到这点,结果让该组织越走越艰辛,而槟城这群风烛残年的老人们也还得一家家奔波筹款。如今,该组织积极转型,希望能接触更多友族群体,同时也进一步地与年轻人接轨,希望为组织带来新气象,同时也能走得更稳健,更长久。

结语:坚守到最后一秒

“林连玉”3个字对关心本地华教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然而,在其120岁冥诞,以及被褫夺公民权60周年的今天,或许还有更多的名字值得被书写、被认识、被铭记。 

数十年来,许多华教人士都做出了程度不一的付出,其中,槟城这群“丧礼常客”更是默默地在自己逐渐殆尽的日子里,安分守己地守护华教。他们以最卑微的姿态,做出最伟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不求回报奉献,“林连玉”这个名字或许就只停留在某个阶段。 

还记得为老人们拍摄短片那天,我问起丧礼募捐会坚持到何时,身后一把声音大声笑说:“直到我们的丧礼那天”。回过头时,我只看到一群笑弯了腰的顽童,豁达纯真,却找不到这把声音的主人。无疑,“丧礼常客”们会在生命殆尽的分秒中,坚守到最后一秒,即便最后捐款捐到自己的身后事上。 

要是哪天,里头的成员都不在了,组织也走不下去了,至少这些曾为华教而奔命于丧礼的老人们,曾出现在这份文字记录中,而正在阅读此文的您,至少也听到了他们的故事,知道他们的名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