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谁是最佳主管人选?/陈绣茗

美国汽车业巨人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一句话:“若要问谁该是老板?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四重唱中,谁该是男高音。很显然,谁能唱男高音,谁就是老板。”

我相信很多业主,尤其中小企业老板,在职位晋升方面都会面对以上的问题,而且往往都会选择“最能做事”的人升为主管。

曾经在辅导期间,有一位经营学院的业主感叹说,其中一间学院的主管,在未升级前确实是很能干的,可是升级后就错误百出,表现实在让人感到失望。我相信这样的故事,各位读者并不陌生。

我更相信一家企业从小规模慢慢发展壮大,企业内肯定会有非常能干的员工,否则也没有今天的规模。

因此,许多业主会认为将这些能干的员工提升职位,甚至扩充部门招募新人加入成为帮手,是对这位员工的贡献的一种认可与赞赏;转回头,身为员工何尝不是这样思考,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工作,终有一天便可以升级加薪。

“最能做事”主管非万灵丹

不过,往往事情发展没有想象般顺利,挑选“最能做事”的人升为主管并非万能灵丹。

在众多职员中要挑选一位成为主管,建议先观察这个人是否具备以下几项特点:

●能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不只是以团队福利为重。

●能像经理人般思考,不像受薪员工一样只想到自己。

●能以成就观点看待工作贡献,而不是依自己付出多少时间,来认定自己有多少贡献。

●愿意放弃旧工作的“实做”部分,专心做好新工作的“领导”部分。

●在获得升迁前,就能公平对待同仁并愿意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甚至提供指导。

●在获得升迁后,能处理“高处不胜寒”的感受。

●能处理因自己升迁而引来的各种批评。

●愿意授权,让有能力的员工将工作完成。

●有信心能领导他人,包括可能需要抛开自己从多年工作经验中得出对“领导”的结论,重新归零学习“领导”。

除了以上,还有两点更为现实,那就是

●能不愧疚地把讨厌的工作指派给员工去做。

●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部属跟主管不一样,部属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及能力去奉献,所以不要对部属期望过高。

当业主找到这位主管人选,可以让这位主管参与领导课程,作为进修。同时,若企业内有接班人规划作业程序,可以按计划继续培养其他员工,以便日后可以有更多人挑起更多领导的职位。

所谓接班人也不一定是指高层领导人的位置,更多是指在每一个职位上都会有至少一位员工懂得如何执行职务,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接其班。

反应

 

名人专栏

你是孔明吗?/何飞鹏

面对同事,我首先会分辨他是孔明吗?如果是,我会完全放手让他独立去执行所有工作;如果不是,我就会介入比较多细节,直到确定他承担的任务能精准有效地执行,我才会放手。

过去十几年来,我们在中国损失近1亿人民币。

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仍有挡不住的诱惑,而且我们在台湾的生意模式对当地的消费者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我暗中决定要重启中国布局,把集团中的某项产品复制到中国。

我找来相关主管,要他们仔细研究“登陆中国”的可能,提出一份具体的登陆计划。

没把握却花长时间

所有主管一方面十分意外,因为我们在中国失手多次,我竟然还没放弃;另一方面他们也十分兴奋,因为这些年来有许多大陆的消费者跨海而来,要求我们提供服务。

我们的生意如果要在中国启动,大家都乐观以对!

所以我又说:你以为你是孔明吗?孔明在接受打造10万支箭的指令后,3天内完全没有任何行动,直到最后一晚才使出草船借箭的计策,完成任务,这种接近变魔术的剧情,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存在。

于是我请大家在年底前提出计划,并编列预算,如果真的要做,就要在明年初正式启动。在此之前,我要求他们先提出可行性分析和具体行动计划,并且询问他们何时可以提出。

负责的主管仔细盘算后回答:大约需要2个月,预计10月底可以提出。

我问:你觉得你有把握一次就提出完善的计划,我们就可以直接执行吗?

他回答:没有把握。

既然没有把握,为何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规画,其间又没有任何沟通与回报。

不断汇报逐一完成

我心里的推算是,整个计划要在明年正式启动,距离现在只剩4个月,我们可以用来规画的时间只剩2个月,10月底前一定要定案,11月就要进行筹备工作。

如果把提出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和行动计划的时间定在10月底,用完所有筹画时间,除非届时提出的计划完美无缺,完全不用修正,否则一定来不及。

我修正他的工作方法:要他成立一个不超过5人的工作小组,每周开会,讨论工作进度,然后每半个月向我做一次汇报,一直到10月底,总计5次汇报。

通过不断的汇报,逐步完成实际的工作计划,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有效完成。

这是我与同事互动的典型。面对同事,我会先分辨他是孔明吗?如果是,他就是一个极能干的人,是可以完全信赖的部属,我会完全放手让他独立去执行所有工作;如果他不是孔明,我就会介入比较多细节,直到确定他能精准有效地执行任务,我才会放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