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陈友信:与大型学校合作 小型独中发展须借力

(吉隆坡20日讯)董总署理主席拿督陈友信表示,独中必须发挥华教一家亲的概念。

他说,小型独中要真正的发展,一定要借力使力,借其他华教工作者和学校的力量,才能推进学校的发展。而大型学校必须除掉读名校的信念,才能帮助小型学校一起成长。

陈友信日前在董教总小型独中发展专案组与66位来自19所独中校长、副校长、老师进行线上交流会,做总结时这么表示。

较早时,董总副执行长(学务处)曾庆方在交流会上表示,在行管令期间落实的“停课不停学”,董总开展了六项工作,一、发放问卷调查,二、筹办独中课程线上公开课,三、为独中争取“居家学习计划”资源,四、充实董总Moodle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五、支援课程改革(吉兰丹中华独中、泗里奎民立中学),六、拉曼大学为独中提供实习教师合作项目。

他说,截至7月3日,董总共获得32所独中提供总数1531件线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845件、课件289件、以及其他397件。这些课件资源有助于舒缓老师们的教学困难。

从4月3日至6月30日,董总筹办了近50场的各项学科线上分享会、线上教学培训课程、独中课程线上公开课,以及线上阅读讲座会等线上课程和活动。

“从这些成果上可以看到,冠状病毒并没有推倒独中教育,反而更快翻转教学观念,让数位学习大爆发。”

助小型独中共享资源

小型独中发展专案组主任吴建成建议董总建立一个共享资源系统,让课程运作、行政管理改革、线上教学在小型独中内也可以做到100%参与。

吴建成也提醒小型独中,要多走出校园,跟不同教育领域的人接触,让学校发挥得更好。

年长教师不谙网课

江沙崇华独中校长庄织华提到,面对在线教育,学校有三分之一年龄超过50岁的资深老师受到网课技术问题的困扰,学校安排年轻老师一对一进行指导,同时也安排年轻老师在网课进行时给予年长老师支援,确保每堂网课顺利进行。

这是一场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契机,在“疫”起学习下,老师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接触新的教学方式,同时间也训练学生自律的能力。

班级经营成招生卖点

大山脚日新独中校长王桢文在分享学校招生策略时表示,日新独中以团队方式进行直播招生说明会,包括班级经营管理分享,从直播到活动结束后点播,并引起很大的回响。

他说,突出班级经营,以团队营销学校,这场疫情,激发了教育的火花,塑造了独中教育的形象。

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博士表示,该校行政团队设立了“点亮星光”线上招生企划活动,以大胆创新的方式,邀请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等在线上直播开麦分享,甚至还进行义卖或拍卖活动筹募基金,邀请小六准毕业生加入波中,看见小而美的学校展现的教育实力和栽培。

独中危机处理获好评

沙巴拿笃中学校长黄耀弘表示,这次管控令推行的“停课不停学”,让学校成功脱离了长期处于网络龟速的问题,而这段时间学校有系统的进行网课也得到社会的好评和鼓励,肯定了独中在教育危机的处理。

出席者包括董总秘书长黄再兴、中央委员陈正锦、小型独中发展专案组副主任黄志伟及委员、以及董总行政部同仁,这项交流会是谈在疫情期间学校网课安排以及线上招生的分享。

反应

 

言论

独中应朝多元文化共存/朱键鸿

独中在经历了六十载的发展,其特色是什么?华教先贤们努力坚持传承华文教育、积极打造素质教育,在当代还能作为独中的招牌吗?

在华裔出生率日益下降、国际学校林立竞争、家长对教育的高要求等许多条件的改变下,独中的办学与定位已然受到挑战。许多学校已在课程和招生上寻求不同出路,但仍不时出现乖离独中本质的争议。

借着本年度华教节主题,透过再思林连玉精神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我想提出另一个可能的策略。

发展多元文化教育

林连玉等人当年在主张单语的国家语文教育政策下,坚持保留母语教育、力求传承华人文化,可谓为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若说独中本身即是多元文化体现的存在应不为过,然而仅此并不足矣。我们还需继续探问独中如何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国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多元文化的核心是“差异”、“冲突”和“共存”。了解差异的本质和形成方式是最基础的一步,接着需要揭露差异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再透过理解差异政治的运作模式,开展差异如何共存的机制。

独中存在差异吗?这里的差异不单指族裔,还包括性别、宗教乃至性倾向等。只有肯认了差异的存在,并从主体认知到不同的需求和观点,才能形塑足够包容的环境。

独中的课程教学、行政文化和学校活动中是否有推广对各种差异进行更全面的认识?除了一般所做的佳节文化推广,对差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表达是否有所了解?

或许很多学校不想了解差异,是因为害怕背后的冲突。我们潜意识中认为冲突耗费成本甚至影响和气、挑战权威,总习惯说“尊重差异”的我们,却以为只要不评断不干涉就好,然而缺乏处理冲突的多元文化可能只会落入相对主义的困境。

差异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冲突需处理的要点,其中对主流意识型态、优势文化和各种压迫的检视,省思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学习的内涵与个人的态度,是学校在处多元文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契机。

打造属于全民独中

有了对差异的了解、冲突的处理,才有可能应共存共荣展开对话。文化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没有层级的理解,过程中对话机制的设定与最后的讨论结果,也应是集众人共识所决定,这是公民素养的养成,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主张母语教育、坚持文化传承的独中,有没有可能以自身的经历引领马来西亚的学校教育走向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增多的友族师生、日益革新的社会文化和越见复杂的社会组成都是很好的契机。

在能肯认和欣赏自身文化的前提下,也能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即保障每个人,也保障独中的生存。打造属于全民的独中,或许是新的可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