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亚洲周刊专版】李登辉引进黑金政治 台湾民主政治永殇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报道:程雪

王晓波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研究中国先秦儒家思想。李登辉也喜欢涉猎哲学,针对自己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表示“我不是我的我”,显示他要如何隐藏真我,在一个自己不见得认同的系统中,青云直上,登上权力的最高峰。

这也是他结合日本忍者与剑道谋略,发展出一套政治的“诡术”。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他的真面貌逐渐被揭破,也使得他在国民党内难以生存,最后被逐出党。

李登辉在民主政治被诟病之处,就是引进“黑金政治”,让地方派系的黑金势力进入中央政治,摧毁蒋经国时代中央政治不受地方黑金势力影响的传统,也使得高层政治越来越受财团左右,政经利益输送,延续至今,成为台湾民主政治的最痛。

从历史的影响来看,李登辉推动的全民直选确立台湾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但由于黑金政治肆虐,法治缺位,让民主政治缺乏配套,终导致台湾政治成为民粹政客的天堂,在公共政策上难以精细化规划,如机场到台北的捷运铁路,50多公里,建了20多年才建好,与中国在不到20年就建造全球最大的高铁系统,不可同日而语。

赢得民主失去中国

李登辉之死,在绿营全面执政下,是国葬级别的风光大葬,王晓波则遗言不公祭不举办任何仪式,两者之间似乎云泥之别,但在历史的评价上,看看谁可以为台湾带来和平的未来,而不是让宝岛陷入战火的毁灭。

李登辉与王晓波两人似乎生活在平行的政治时空,但其实彼此交缠。他们完全不同的主张,都展示台湾今天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但为何台湾走向民主的道路,却要以“去中国化”为代价?为何台湾赢得了民主,却要失去了中国?

这也是李登辉永远面对的历史的拷问。他背叛蒋经国,辜负这位提拔他的领袖,没有让“中华民国”走向民主化的道路上,仍然不忘中国人的初心。他没有坚持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而是丢掉“中华民族主义”,偷梁换柱,改换“台湾民族主义”,而最后甚至变成“日本武士道民族主义”,走向了三民主义的反面。

分裂省籍纵容黑金

李登辉不但背弃蒋经国,还错过历史的重要契机,没让台湾省籍矛盾的鸿沟弥合,反而导致矛盾上升。他追求台湾的民主,最后也变质为恶质的民粹,让黑金横行,这样的后遗症最近还在台湾发酵,爆发立法委员涉嫌巨额贪污案件。

李登辉晚年住在翠山庄豪宅,王晓波却是住在台大宿舍。李登辉被揭发在国安秘账的弊案中,将公款移转到私人账户,建立私人的智库,后来虽然在司法诉讼中逃过起诉,但他的亲信都难逃牢狱之灾,也成为李登辉在政治生涯中难以磨灭的污点。

但最后的历史考验,就是李登辉亲日的台独路线是否可以持续发展,还是带领台湾走向战争的不归路?王晓波主张的和平统一的路线,推动两岸的和平谈判、最终达成统一,是否随着韩国瑜选举大败之后,已经烟消云散?还是为了和平的未来,最终成为台湾社会探索的新路向?

战争与和平的抉择,是两岸关系的悬念,也是台湾社会停不了的大辩论,形成强大的张力,决定台湾的未来。

相关报道:【亚洲周刊专版】台湾独统博弈张力 李登辉 vs 王晓波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江泽民李登辉 两岸关系起伏

报道:笔锋

江泽民和李登辉主导两岸政局时,经历台海从冰封到开放又摆荡到政治对立,经济、文化、民间交流最为起伏。

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病逝,代表着两岸交流的一个时代翻页了。江泽民在1989年接任中国国家领导人;台湾的总统李登辉则在1988年接任,两人主导两岸政局直到2000年,而这段时期正好是台海从冰封走到开放又摆荡到政治对立,经济、文化、民间交流最为起伏。

1989年是“六四”学运冲击的年代,也是国际对中国采取封锁的时期,江泽民在这个危机阶段由上海到北京接受了国家领导人的职务;1989年前已有部分台商悄悄进入中国这广袤的市场,1989年全世界封锁中国之际,台商却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中国布局,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资”之一。

在李登辉和江泽民初就位领导人时,两岸正处于摸索的阶段,彼此之间没有敌意,只有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及体制的落差,李更积极筹设国家统一委员会,并拟定国统纲领,明订两岸统一的阶段为近程、中程与远程,这时“一个中国”的目标不是争论焦点,只是内容涵义的争论而已,当时台湾更以“指向一个中国的阶段性两个中国”作为国统纲领的近程和中程目标。

1993年4月27日,在李登辉和江泽民的主导及推动下,第一次辜汪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是两岸44年分治以来双方第一次正式的接触谈判,台湾及中国的和解达到有史以来最友好最紧密的阶段。

李登辉访美爆台海危机

1995年李登辉为了隔年总统大选,展开返母校康乃尔大学的访美活动,江泽民针对台美互动有逾越“红区”的事实,对台湾发动军演,也就是第一次“1996台海危机”。

美方为了平息台海战火,邀中国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刘华秋访问华盛顿,同时邀请台湾国安会秘书长丁懋时访问纽约,由美国国务卿及国安顾问和刘谈判,副国务卿与副国安顾问在纽约和丁会谈,把台海危机限缩在军演范围,不致擦枪走火。两岸终免于兵戎相见,只不过政军上对立成形。

台湾鉴于中国的军事压力,也展开导弹、防空系统技术研发等各种部署。在谍报活动方面,台湾军情局渗透进入中国总后勤部军械处少将处长刘连昆及军械局局长大校邵振中,窃取中国的导弹部署基地及对台的军事能量情报,终于在1999年爆发了“刘连昆案”,成为中国建政以来最严重的台谍案;当时又正逢李登辉发表“两国论”,使两岸关系在李登辉卸任最后一刻,北京在江泽民的主导下确立了对台政经分离路线,而随后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总统,两岸正式进入政治冰河时期。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