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善用大数据分享大商机/郑赤琰教授

什么叫“大数据”?这名称是译自英文的“Big Data”,指的是一样事物在同一时间共同地点发生在最大多数人身上的总体数字,便是这事物的“大数据”。

过去,因为缺乏高速度高能量的电脑,没法知道一个事物发生的总体数据,明知道这“大数据”的存在也没法加以整理并加以运用,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设计了“统计学”;其办法是找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最大多数人所做的同一事物,例如统计什么咖啡在同一时间受到最多的人问津,得出来的数字须是统计的数字,但统计学的运用仍不全面,仍不是百分百代表事物的全面,如“民意调查”,统计学的办法是用“问卷调查”去随意找人提问,一般人会不接受提问,只要能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的人回答问卷的问题,便可算是可接受的数字。

由此可见,不接受调查的人仍占绝大多数,不像“大数据”所得到的事物真相可说是“百分百”真实。例如一个城市在繁忙时间的车辆流量,什么路段有多少辆车?用了多少时间?哪里最堵车?哪里不堵车或少堵车,在“大数据”记录下,一目了然,有了这“大数据”,管理交通的行政部门便可从中策划交通办法,疏导堵车的问题。

中国是举世最快最多采用“大数据”去了解市场活动的国家,也是在这方面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也是最有条件利用“大数据”的国家,因为得利于其具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人口幅员,消费市场也不断发展。

早在中美发生贸易战之前,中国的先进企业已开始走向“大数据”的时代,例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他们懂得设计软件与硬件收集“大数据”,只要他们观察到任何活跃的市场,便立刻往这方面去建立“大数据”,即找出有多少人,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去问津什么产品,其消费市场稳不稳定。

利用“大数据”打入中国市场

有了“大数据”后,便想办法去设计软件与硬件,向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等优势交易条件,因此,这些懂得利用“大数据”的先进企业,迅速占有了最大的商机。

他们在“大数据”方面成功开发市场的经验,已引起中国在策划第14个5年计划时,充分考虑推行“大数据”的办法,因此,所可见到的未来5年,中国将会变成一个以“大数据”导向的发展国家;尤其是面对到“贸易战”的国际市场,再加上2019冠状病毒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挑战下,过去原有的已起了更大变化,原有的欧美市场,已在政治干扰下,无以为继。因此,在设计第14个5年计划下,“双循环”的市场策略已基本敲定,即大力开发国内的市场循环,以推广国内消费能力,从壮大国内消费市场来稳建国内经济生产能力,要做到开发国内经济来维持一定的GDP成长,在外循环方面,也会采用“大数据”的办法,一面关注欧美市场的兴衰领域,从“大数据”提供的市场信息,瞄准那些难以摆脱中国市场的欧美企业,采用“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打造双赢的市场基础,留住这些欧美企业在华继续经营;另一方面,也会在新兴国家建立“大数据”,从而与他们建立对双方最有利的“外循环”市场。

在世界“贸易战”与冠病冲击下,东盟对华的双边贸易即使在冠病最严峻的2020年第一季的三个月的双边贸易总额还逆势而上增加了32%(对比2019头季记录);如果大马能主动锁定准备大事开发的行业与“大数据”,这一来,马来西亚的企业借“大数据”所提供的市场信息,打入中国市场,同时也能鼓励中国企业来马发展。

这工作对马来西亚华商及他们的商会组织可说是个机会,如果他们能及时认清“大数据”是个商机的大时代,也会分享到这个大商机!

反应

 

灼见

【灼见】预防“独狼”不能靠大数据/陈文坪

一个和睦稳定的社会治安,并非采取高压、强硬手法加以维稳,而是需让人民对不满、戾气有渠道申诉,让那些需要协助或弱势者有地方求助,并获得合理关切以及人文关怀。

前些日子,中国10天内发生3起大规模无差别攻击事件后,中共中央政法委及公检法等司法机关高官过去一周在地方上密集调研部署维稳工作,要求执法部门利用大数据加强风险隐患预警能力。希望执法机关提高对利用科技防范社会风险的重视,更多借助大数据及早发现恶性案件苗头,防止风险扩散。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中国在维稳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新疆地区就是一例。自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中方加强了当地社会治安治理,过去10多年来并没有再发生大规模骚乱现象。

大数据维稳防骚乱

社会治安能有效治理,科技监控、大数据发挥很大作用。以前在乡村里,遇上小偷小摸,即使报警,也是难以被抓获。正是如此,一些小偷食髓知味变得更大胆,肆无忌惮。现在,中国到处有了监控器、大数据,警方发现一起,破获一起,小偷小摸的案件也就越来越少。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也就安心、安稳多了。

大数据维稳防骚乱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有组织的骚乱,都需要时间去筹备、联系。换句话说,组织者需要准备更多资源才能行事。而在谋划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遗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这为大数据获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然而,发生在社会上一些突发事件,是否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如果不能,那就未必能达到效果。

以广东珠海体育中心11月11日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导致35死43伤为例,这是有预谋的,但“独狼式”行动的确难以防备。有能力购买越野车的人经济条件并不差,但却做出反社会、反文明、反法律的行为,值得相关部门作深入调查、检讨。

还有,江苏无锡一所高校11月16日发生持刀伤人案,造成8死17伤。更值得探讨教育带给人们什么?教育是否培养学生全人格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必须塑造学生全人格的发展。这或许比知识更加重要,也必须重视。毕竟一个全身心发展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能面对困难,更好地生活下去。

学子进入高校读书,目的就是要改变命运,掌握求生知识与技能,找到更好工作,挣取更高收入,让自己或家人生活过得好一些。

一个人在高校深造多年后,还不顾法律,走向反社会的行为,无疑是人生的悲哀、家庭的悲剧。但大数据能及时掌握吗?大数据能为当局提供及时的信息吗?

公平执法  人文关怀

大数据维稳,虽可防范大骚乱发生,但“独狼式”的行为在案发前是不易从大数据中及时出现的。

因此,建立有效的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安全网,提高一线人员的沟通水平,更用心、积极处理各种纠纷,消除形式主义,保持申诉渠道畅通,是社会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中国各地方政府也须提高施政效率,执法部门须公正、公平、公开对待事件的“是非曲直”,及时发布、澄清案情,让信息透明化。重要的是,回归最基本的原则,纠纷调和、执法公正、人文关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