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被遗忘的不只是布央谷,还有佛教学术研究

法筏渡江:薛振荣

谈及东南亚印度与佛教文明,我们会联想到十世纪出现的柬埔寨吴哥窟,还有更早的九世纪印尼婆罗浮屠。谁会想到在这马来半岛,比婆罗浮屠及吴哥窟更早,三世纪就已经有的布央谷文明?

我国历史书教科书把马来半岛文明,大部分放在十五世纪的马六甲伊斯兰王朝,对吉打布央谷历史的着墨,是少之又少。

印度与佛教文明,是当今非主流文化与信仰。也许解开布央谷的神秘面纱,还原马来半岛更早的史记,会削弱当下占大多数主流的文化与信仰尊严。

布央谷之所以称为“谷”,可见它并不是一个遗迹的点,或是一间庙宇,而是一个,甚至几个聚落的所在地。

靠海(Pantai Merdeka)、背山(日莱峰),这就是布央谷发迹的其一重要因素。也是1700年前,中国与印度商人,靠着季候风,停泊进行商业交易的汇点。

去过吉打布央谷的朋友都说,我国政府在保护布央谷的遗迹与遗物,是非常的不上心。遗迹四周没有围栏,仿佛告诉大众:这只不过是一堆石头与泥土;没有进行较缜密与全面的考古。

佛教在这片土地的发展,往往需要依靠当权者那残缺而偏袒的官方记录。我们也看到不少异教徒为佛教过去的发展,作学术上的梳理。然而,我们佛教社群却疏于如何为自己的过去,作整理与整合。所以,对于大马佛教的发展,我们能是无法看到更全面的过去。

学术研究需客观

有言:历史归历史、学术归学术、信仰归信仰。尽管学术研究是需要客观的立场,但倘若相关历史学者是一名佛教徒,在为佛教发展作深入分析与研究时,也许更具备对佛教发展切肤之痛或渗入宗教情操的思路。

学术研究,本是一个较冷门的领域,佛教学术研究,更是不容易获得时下佛教社群的青睐与支持。我们需要更多佛教徒就从年轻开始,就投身于学术研究,可以是义理的学术研究,也可以是佛教发展,甚至这片国土佛教生态的研究。

佛教需要前进,不能只有单纯的佛教与弘法活动,我们更需要不同层面来剖析佛教的发展,进而提供有策略性的计划。

布央谷的明天,佛教界需要投入资源与心力,我们不能再等待当权者还原这片土地过去的真相;佛教学术的未来,佛教社群需鼓励与资助更多有志之士,为佛教的发展,作更深度的研究与梳理。

反应

 

登彼岸

“佛教社区化”的危机 ——探思佛教社区化(5)完结篇/薛振荣

法筏渡江:薛振荣

佛教社区化,是佛教(态度与形式)与生活(形态与模式)的结合。当我们过于着重一般大众的生活形态与喜好,而忽略了佛教本身的元素,这与一般的组织或单位在推广的生活价值无异,而逐渐失去其宗教化的生活态度。

●俗化弘扬佛法的本义

为了让佛教弘法不这么沉闷,我们会以一些较现代且通俗的标题来吸引人,我们甚至要求讲师以“生活化”带出讲题。更多时候,讲师在拿捏不好主办单位的要求,也许弘法课程成了心灵成长课程。

我们也会以读书会来取代佛学班。这是一种小众制,让与会者能有更直接与紧密的互动。可是,为了减少读书会的呆板式学习,我们也许从一些生活散文或大师的语录开始。可惜的是,我们没有以佛教的基本教义来贯通,往往沦落成与会者的个人生活分享。

我们也使用其他信仰或世俗的典籍,成为所谓“佛学班”的课程。也许我们会认为道道相同,借用其他信仰的基本教义与价值观,有助于展现,甚至凸显佛教教义的圆融。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他信仰的教义当教材,才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时,意即佛教的教义是高深难懂,一般平民百姓难以明白的?

类似想要通俗化佛教教义的本意,却本末倒置,最后把佛教教义给俗化了,甚至在有意无意间,把佛教义理给抽出来,以让大众更能接近我们的组织与道场。

这犹如后期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为了与印度教竞争,搞到自己梵化、神秘化。最后,却失去了佛教原有的精神与特色,也在发展的洪流中,被取代了。

●不重视宗教化生活态度

马佛青曾与其他佛教组织联办佛教青年交流计划。也许另一方的参与筹备的委员对佛教也不甚了解,其委员要求不该有早课、晚课的内容,这样会吓走想要报名的青年朋友。这是一个佛教青年的活动,我们不在活动之中,让青年去认识、学习,甚至行持佛教一些基本的行仪,那我们又待何时?

佛教社区化不是去除“带有宗教元素的生活态度与作息”;佛教社区化是如何在贴近社群的当儿,展现佛教的生命力与生活的结合。

当宗教是宗教,生活是生活时,宗教与生活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行持宗教仪轨时,是远离人群;当我们回到生活时,会把宗教的教诲放在一边。当宗教无法滋养生活,当生活不需要宗教时,任何微小的破坏力,都可以是让宗教自身走向绝灭的一刻。

800年前,回教传入印度,佛教无法幸免被。可是,同时期的印度教,尽管也收到严重破坏,但却在后期复苏得非常快,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信仰,不管是在回教传入前后,早已融入在印度人的生活当中,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的教义无法融入在当代人心中与生活中,唯有在时代的进程中,被淘汰了。

●结语

“佛教社区化”的理念,不是一个噱头,更不是要在现代搞另一个名堂来推动佛教。“佛教社区化”只是对佛教在融入社区方面,如何提供现代性的诠释,如何让佛教更能够顺接地气。从佛陀时代到祖师大德,都不断在其时代,以不同的方式、理念与面貌,走向人群,达致弘法利生的本怀。

佛教的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与大环境和谐相处,佛教的特色更是引导我们在自我成长的当儿,利益其他人。所以,就如文中所提及的“佛教社区化”特质,是适应社会、是以人为本、是顺接地气,也是不离法义的。

“佛教社区化”的成功因素,是需要从活动、道场,甚至领导人本身的思维模式开始,让佛教在各阶层与领域,展现佛教融入社群与生活的力度及亲和度。

世间法往往都存在一体两面的现象。“佛教社区化”有其契机的一面,也有我们需要很好拿捏的部分。什么是促进“佛教社区化”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在推动“佛教社区化”时,需不断提醒,时时检讨。绝对不能让方法取代了目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