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只能暂写寓言故事/周若鹏

话说阿茂来我家做客,居然敢当着我的面说我妈煮饭不好吃,我马上把他赶走。怎料妈妈过来扭我耳朵,说我藐视厨房。我一边喊痛一边控诉,这些话明明是阿茂说的呀!妈妈不管,把家用调高到50万。我以后还敢随便让客人来吗?

筹款仅是分担没胜利

这故事当然是虚构的,我妈非常明白事理,就像你一样,就像每一个捐助“当今大马”的人一样,心里那把尺非常分明,那团怒火十分炽烈,才可能在短短4小时内便筹款超过50万。然而我们并没有胜利,只是在集体疗伤。当今大马罪名终究成立,我们只是在帮忙分担刑罚;我们没有胜利,而是输得非常凄惨。

我也不喜欢看某一类读者留言,无论是在新闻底下或在我自己部落格也好,这些人匿名、粗鄙、偏执、无知,但他们都有说话的权利。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名言据知是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先说的,大概总结了言论自由的精神。

当每个人都能放心畅所欲言,我们才可能从中汲取有用的意见,推动社会进步。如果我们容许当权者让一个粗鄙的人噤声,不管他多么不堪都好,也就等同容许当权者让知识分子都噤声,叫你我都噤声。

但这样的判决比叫一个人闭嘴更可怖。日前警方针对前总检察长汤米托马斯新书一案搜查文运书坊,大家还在揣测该著作是否会成为禁书。就算结果如此,那么也就堵着托马斯一个人的嘴罢了,然而托马斯毕竟是拥有许多社会资源的律师,不乏发言抗争的办法。草民如你我缺乏这样的管道,就算敢言,自己在自家社媒上嚷嚷,既无传播力也无影响力,我们需要平台让声音被听见。

杀鸡儆猴让媒体陷恐惧

媒体便是这样的重要平台,如今杀鸡儆猴让媒体陷入恐惧,他们便得浪费更多资源过滤留言,甚至干脆禁止。再者,如果连一个路人的话都会招惹麻烦,自家生产的文字岂不是更危险?于是不等谁来控管,媒体先加强自我审查。我们不只失去发声的园地,连真相也读不到了。比起对付一个人,对付媒体等同把空气抽掉,真空中没有声音。

法律是这样,诠释和判决权在法官,我们能怎办?政治学者黄进发说那就改掉法律,促请国会议员负起修法的责任。然而我看着连是非分明的性骚扰法案也一拖再拖,真不知这样的改变何时能发生,只得持续努力。在这样的国家,我只能暂时改写寓言故事了。

反应

 

灼见

当教育机构参与拍剧/周若鹏

就这天,寰宇电视的连续剧《青春,你好!》启播,这名字不知谁取的,不知和导演陈胜吉有关与否。我总不容易从他的作品名称直接联想内容。 其实《青春》并非阳光明媚,它还挖掘家庭两代鸿沟、不正当交易、自杀、性爱短片等黑暗主题。

在拍摄现场和导演互动的机会不多,倒是在工余有机会闲聊几句,方略知其才学。

我本以为陈胜吉故弄玄虚,现在我认为他是信任观众,信任我们能够思考,能消化有深度的故事,能接受转折所带来的惊喜,叙事不必粗暴直白。

首映礼上总监制李治成说陈导是本地少有能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人,诚然。

幕后故事十分丰富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但作品不是靠他一人完成的。在开拍以前,总要有人说服寰宇挑战大马的尺度,要让投资方信任剧组能在尺度内拿捏得恰好到处。至于拍摄团队有多敬业乐业,影视业如何推动经济活动,我之前谈过了就不再赘述。

从观众角度来看,一部戏就只是一部戏,娱乐罢了;我有幸一窥幕后,幕后的故事也十分丰富。娱乐媒体如常聚焦演员和拍摄花絮,我倒觉得制作公司韩新影像值得多着墨。

对一般影视公司来说拍剧是日常,而韩新影像背后是大同韩新学院,那是办教育的,怎么去投资拍戏呢?这个问题,也有资深教育界前辈问过韩新陈院长:“怎么去做这不赚钱的事?”这绝对是善意提醒,请万勿把教育当慈善,学院必须赚钱才能营运。

韩新向来以广电科系见称,我觉得韩新成立一家与业界接轨的公司,此举十分可取。通过制作公司接受顾客委托制作各类影视作品,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也培养本身的艺人,为学生铺路,像主演《青春》的谢烘霖就是韩新学生。

投资拍摄连续剧尽管不赚钱,但从行销层面上来说赚了口碑(《青春,你好!》真的是好戏),提升品牌印象,让家长学生都对学院更具信心。一个项目当下赚不了钱,不代表所做的事没有价值,未来若更多人加入韩新,培养出更多人才,便是本地影视业之福。比如说,原来陈胜吉导演也是韩新的杰出校友。

我希望寰宇、韩新都能多做像《青春,你好!》这样的尝试,既富娱乐性又不乏社会关怀,信任观众能够欣赏高质量、有深度的作品。请你去看《青春,你好!》,有人看,对整个制作团队来说就是莫大鼓励,让大家走得更远。(第一集有我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