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港公民党新同盟退出民阵

(香港13日讯)《港区国安法》通过后,香港民主派及亲泛民团体气氛低迷,许多组织纷纷切割,以求自保。

香港街坊工友服务上周宣布不再参与民阵工作及会议,公民党副主席赖仁彪12日也宣布,公民党本周初决定停止派代表参与民阵的会议及工作,并已就此通知民阵。

同时,香港新民主同盟当天晚也宣布,基于现时政治气氛及形势,未来将不参与民间人权阵线的工作及会议。

《星岛日报》报道,赖仁彪表示,公民党已受重创,不少党员目前身陷牢狱,已付出沉痛代价,公民党需面对现实及风险,有责任保护党员,让他们继续为市民服务。

去年《港区国安法》生效之后,公民党多名重要人物先后退出。

去年9月民主派决定是否留任立法会一年时,公民党陈淑庄表示因个人理由决定不留任,并宣布退出公民党。

至于新同盟方面,西贡区议会主席、前民主动力副召集人锺锦麟,荃湾区议员谭凯邦,以及西贡区议员、前立法会议员范国威也涉嫌参与初选,干犯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被控。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香港公民党之死 原因及教训

报道:林之文

2023年12月23日,香港公民党刊发新闻稿,表示该党的有限公司组织召开最终会议,又向会员提交并解释于去年5月就议决通过的清盘报告,并宣布于3个月后的2024年3月正式解散。

党主席梁家杰受访时称“没有比将党结束更好的办法了,因为我们没有钱,没有党员愿意继续成为公民党的成员”,指该党的解散“似乎是唯一自然结局”。 

甘当“港独”势力马前卒

梁家杰也于同日在社交平台指临时执委会将在24日总辞,清盘程序亦到尾声,并宣布将党内约9万7000港元(约5万7787令吉)结余捐给香港公益金。

这个成立于2006年的香港政团成员主要是律师、医生及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因而长期受到部分市民追捧,可惜后来却甘当“港独”势力的马前卒,终在唾弃声下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公民党创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的关信基教授曾两度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指“要在香港政党政治注入新元素”、“真正植根于社会”,成为一个“社会里的政党”,又强调公民党“要与中央多沟通”且“对中央一点敌意都没有”。

无奈从该党日后的进程来看,这些良好构想根本完全落空、未成现实。

公民党最初表面上做过一些有益民生的事,曾利用专业知识发表多份政策立场书,且积极参与议会论政、参选行政长官。

然而也是在此期间,党内外已出现声音质疑领导层抱有殖民时期精英心态、轻视地区工作。

像2009年“五区总辞”亦隐约透露公民党跟其他民主党派貌合神离,不惜浪费公帑、发起违反《基本法》的“公投”闹剧。

渐露出“与民为敌”本相

在2011年,香港市民开始逐渐看到公民党脱离大众利益的本相。

该党某些核心成员依仗自身法律专业,唆使一名老妇就港珠澳大桥环境评估报告提出司法覆核,结果虽以政府胜诉告终,但导致工程进度延误、成本大增,耗费巨量公共资源、引起社会纠纷。那些身为代表律师的党员居然还反过来靠着官方法援机制,堂而皇之攫取公帑。

接着有所谓的外佣居港权争议,公民党的成员故技重施,协助3名菲律宾外佣及家庭入禀申请司法复核,意图钻法律条文的漏洞,替数十万计在港外佣争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对本地劳工的权益构成潜在的严重打击。案件尽管同样是以政府胜诉作结,过程再一次披露公民党如何漠视社会大众,假借法律外衣行使“与民为敌”之实。

如果前述案件仍能用“公义”、“法治”一类藉口来作掩饰,那么后来公民党成员参与2014年的“占领中环”行动,为其他参与者提供义务司法援助,可谓直接证明了公民党由始至终,单纯是利用法律作政治武器。

事后包括创党成员汤家骅在内的一众党员接连选择退出,也意味该党内部少数不齿有关行径者遭受排斥,跟他们起初宣称的理念渐行渐远。

沉迷经营政治利益

难逃分崩离析下场

到2016年公民党发表10周年宣言,“本土”正式成为该党首要纲领,还宣称要“诉诸公民抗命的方式,抗衡当前崩坏的制度”,“在主体意识中孕育一种有别于中国大陆、且较能与国际接轨的文明文化、公民价值和体制建设”,变相主张“港独”。党成员嗣后相继赴美“交流”、呼吁外国“关注”香港,充分显示出他们跟外部势力有联系。

“黑乱”风波期间,公民党末代主席梁家杰在香港大学校园的一句“暴力有时或可解决问题”,赤裸裸地曝露了这个政团的本质。它连最基本的“法治”与公民责任都没予尊重,遑论为公民社会出一分力、改善香港经济民生。相反,这群“讼棍”只是打着各种口号,搏取更多政治私利,甚至不惜为此倡议暴力解决问题、牺牲市民福祉。

最近公民党的清盘解散程序其实在去年5月的会员大会早就议决通过,而当时党内已经没人愿意接任主席或执委职位,日常的营运、筹款工作皆无法正常进行。该党短短十几年的历史,正好体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政团若想在社会内生存,必须真正服务当地人民,而非沉迷经营政治利益,否则肯定逃不过众叛亲离、分崩离析的下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