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新加坡SNCF摄影赛 本报陈奕龙国际组夺冠

(八打灵再也13日讯)《南洋商报》摄影记者陈奕龙再为本报争光,在新加坡全国合作社联合会(SNCF)主办主题为“做出改变”的摄影赛,荣获国际组第一名。

一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世界和生活,打乱很多人的日常作息。疫情当下,大家能够做的改变又是什么呢?

配合上述主题,陈奕龙以一帧志愿警卫团协助弱势群体进行冠病筛检的照片,通过镜头传递人与人之间,可以在艰难时候发挥互助友爱精神,同心协力抗疫。

陈奕龙多次参加国际摄影赛且获奖无数,去年,他也凭一张主题为“喂水”的照片,凸显医护人员协力抗疫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而荣获“侨连五洲·相约江苏——江苏侨界守望相助 战疫有我”摄影摄像大赛作品一等奖。

他说,这是他第三次参加由SNCF主办的摄影赛,没想到竟能得到肯定,脱颖而出获得首奖。他获得奖金500新元,不过将以Amazon礼品卡的形式送出,折合约372.59美元(约1533令吉)。

“其实拍这照片不容易,因为现场全都围了铁蒺篱,要取好的角度就必须贴近,但会被尖刺划伤皮肤和划破衣服,我的裤子还因此破洞了。”

反应

 

商余

在岁月长河滚动的抗争吼声

文|陈奕龙(节录自〈序〉与〈后记〉)

就读学院时期,常跑图书馆及书店。热爱摄影的自己,目光总停驻在研究摄影史的发展、摄影美学、摄影理论、摄影技巧、东西方的摄影风格以及摄影家及摄影大师等著作。当时心里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摄影作品,而这份初心与梦想,20多年后才完成。

这本书命名为《岁月吼声》,记载了马来西亚21世纪初,大大小小的街头运动与示威集会。用了逾20年的时间来完成。它不只是我个人的回忆,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具阅读、鉴赏与收藏价值。

本书记录了约60场、百多张的影像,从国阵、民联、希盟,再到现在的国盟,传递了我国街头运动以及大马第一次的改朝换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属于部分历史的见证,其珍贵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而个人参与了在都门举行的大多数示威活动,并从年轻步入中年。

相机好比我的笔

一路走来,相机好比我的笔,照片好比日记本,记录着每一场街头示威,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下日期、地点以及历史事件,看到照片如同回到当时的情景。

这些年来拍摄了大量作品,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记忆有些模糊,因此觉得是时候将这些历史轨迹、难忘的经历、多年的摄影心得与经验,结集成书,分享予更多人。

回溯经历,有些照片是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曾中过催泪弹、遭水炮车袭击、被警察捉或驱赶,也遭受过示威者的怒骂。日晒雨淋的日子里,忍受着饥饿与口渴、熬夜,奉献了岁月与金钱,常在如虎口的马路上与时间赛跑。挥洒了多少汗水不说,这系列作品,可说是个人摄影生涯中,阻碍最多与最难拍摄。

在整理作品中,惊讶发现自身参与了无数场示威,虽不是每次都有满意的照片,但身为摄记,有时要为留住历史足迹,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这么多年,我收藏这些集会的示威照片,花费无数的时光与岁月,希望通过手上的照片,为国内近代的街头运动作历史的记录,作出小小的奉献。

从事摄记工作多年,摄影生涯这些集会的照片有其特殊意义,而站在个人工作上,有份小小自豪感,虽称不上伟大,但有其意义。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照片是记忆的载体,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书中每一张集会的照片是国内每一个阶段街头运动的印记。对我个人而言是深刻的,对这国家而言,是历史的片段。

照片捕捉了稍纵即逝的时空影像,因任何影像都是流动幻灭的,但照片成功将它定格,将无常的影像变成框锁的“实相”。

这一场场的示威集会,都是当下的参与,它们不会重现,所以我很努力用镜头记载每个“当下”。

提供文献图献

希望这本书以及当中的照片,对他日有意研究国内示威集会的有心者,提供一些可参阅的“文献与图献”,只要能有一些贡献,就心感欣慰。

人生没有多少个20年,希望这本摄影集在国内的历史长河有其一定的意义。

我这半生为摄影奋斗,路走远了,总要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当我整理近20年的街头示威作品时,仿佛经历了很多不平凡的事,一切恍若昨日。

摄影让我乐以忘忧,专注坚毅地走自己的路,不管成败学习以平常心看待。

人生犹如南柯一梦,豁然回首,会发现终其一生所追求的都是过眼云烟,而我想为历史留下一点印记,提供后人参考的价值,而不是拿了多少国内外的摄影奖项。

有兴趣者可电邮:[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