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服务账项赤字是商机?/白文春

大马今年4月出口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增长,按年涨21%,而进口则按年增22%。今年首4个月,我国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按年增22%,尽管增幅低于2021年同期的28%。

大马出口表现亮眼,很大程度归功于原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今年首4个月,原产品出口按年飙升约62%,从去年同期的按年萎缩3%大幅反弹。主因是原产品价格狂飙,而众所周知,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所致。

然而,这个利好因素被制成品出口放缓局部抵消。今年首4个月,制造业出口按年增幅放缓至18%,而去年同期为32%,主要是海外对大马非电子与电气产品出口的需求放缓,同时,电子与电气产品出口在这期间也有所放缓。

今年首4个月的进口按年增长24%,高于去年同期的14%,主要是由于消费品和半制成品进口增长强劲,资本货物进口也恢复增长。这显示进口商正重建库存,而由于全球通胀压力,成本可能会更高。我认为,更高的成本最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连续多年赤字

由于出口规模超过进口,大马今年首4个月录得更大的贸易盈余,达890亿令吉(主要来自货物进出口贸易),而去年同期为790亿令吉。原产品录得的庞大贸易盈余,料是贸易盈余扩大的主因,尤其是考虑到原产品的进口比重偏低。

诚如我早前曾提及,大马国际收支平衡项目中的货物贸易账项,仍是协助国家赚取外汇的一大亮点。

然而,正如我之前曾强调,大马国际收支经常账项中的弱点,部分原因出在服务贸易账项(服务账项)连续多年处于赤字状态(我们使用外国的服务,比外国人使用我们的服务更多)。

截至目前,在2017至2021年的过去5年内,平均每年的服务账项赤字约为320亿令吉。然而,进一步分析,服务赤字近年来有恶化的趋势,从2017年的230亿令吉,扩大到2021年的610亿令吉。

这主要归咎于运输服务的净付款增加,因为我国出口商和进口商继续使用更多的外国海运和空运来运输他们的货物。

旅游业将复苏

大马过去曾试图通过建立我国拥有的航运公司,来改善海运服务赤字,但结果仍欠佳。

事实上,据我了解,该家多年前成立的航运公司已结业。

由于航运是资本密集和高风险的领域,愿意冒险的本地企业寥寥无几。

同样的,大马从获取外国电信公司和一般商业服务所付出的金额,也高于外国企业使用我们服务的付款,导致这些服务持续出现净支付。

也许大马企业可发掘并涉足这些服务,以获取其中一些商业服务,例如银行、保险、咨询、会计与审计以及资讯工艺的商机。当然,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些服务需要许多知识和技能。

大马人出国旅游的开销高于我国从外国游客入境取得的收益,导致我国从2017年录得320亿令吉的出入境旅游净收益,变成于2021年面对150亿令吉的净支付。

当然,这是由于我国在冠病疫情爆发后,在过去两年关闭国门。随着我国迈入地方病的过渡阶段及国门重开,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再度录得旅游净收益。

反应

 

财经新闻

检疫程序待协调 鲜果榴梿料明年攻台湾

报道:张燕苹

(劳勿23日讯)以猫山王为主的鲜果榴梿有望于明年进军台湾,为本地果王再添新的出口渠道。

彭亨果农公会主席叶秋德透露,当局目前正在等待台湾农业部派出官员前来为鲜果榴梿进行检疫工作,而相关程序尚需完成细节上的协调工作。

他向《南洋商报》说,一旦顺利推进,这将为我国榴梿种植业开辟新的出口渠道。 

“台湾市场对优质水果,尤其是榴梿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国的榴梿在当地市场以液氮方式销售,但大马的鲜果榴梿因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更受消费者青睐。

“以双方过去在鲜果水果出口的丰富经验,将能制定完善的检验检疫标准和物流方案。”

叶秋德说,我国榴梿能够进军台湾市场,需要本地榴梿产业与台湾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如共同制定完善的检验检疫标准和物流方案。

“要是能在台湾市场取得成功,将会为我国榴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当地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水果选择。”

另一方面,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叶非比今年7月到访劳勿时表示,希望能促成更多大马鲜果榴梿进入台湾市场。

她指目前台湾市场以泰国金枕头榴梿为主,大马出口到台湾的猫山王榴梿多以液氮冷冻形式销售,每颗猫山王售价至少500令吉,而黑刺则至少650令吉。

台消费者极期待

她提到,台湾消费者对我国鲜果猫山王榴梿抱有极大期待,因此当局协助启动台湾与大马的检疫措施,以便大马榴梿能够以鲜果的方式出口台湾。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于今年8月份发文告指出,我国在2018至2022年期间,榴梿出口表现强劲,5年内出口额暴增256.3%,增幅达8亿2280万令吉。

在2022年,我国的榴梿出口额再度刷新过往的纪录,达到11亿4000万令吉,同时也是2022年水果出口额的主力,占水果出口总额20亿1000万令吉中的58.6%。

目前大马有出口鲜果榴梿到中国,相关品种包括猫山王、黑刺、D24、101等。

官方预计,我国出口的榴梿产品将从2023年的15亿1000万令吉增长至2030年的18亿令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