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科幻电影特效有多神秘?

(北京30日讯)科幻电影正成为当下中国票房市场的“吸金器”。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仅用时3天20小时52分就收获票房金额20亿元(约12.27亿令吉),此前最快为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用时5天21时55分。

对影迷来说,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固然引人入胜,但极富冲击力的视觉特效才是让科幻电影“圈粉无数”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这些以假乱真的特效画面背后凝聚着众多电影人的智慧与执着。



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电影特效的产生竟是个意外。意大利导演乔治·梅里埃一次在巴黎歌剧院广场上拍摄,摄影机胶片因故障被挂住,而导演却全然不知。街头车辆川流不息,待摄影机恢复工作后,原本跟拍的那辆公共马车已经驶过,另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正好出现在那个位置。导演在回放时发现“马车变身”这一奇妙现象,找到原因后,魔术师出身的梅里埃茅塞顿开,领悟出“停机再拍”的奥妙。

此后,梅里埃不断试验,逐渐掌握了一些特效技巧,于1902年拍摄出《月球旅行记》,这部影片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影片利用蒙太奇技术和特技手段大胆表现炮弹降落月球等场景,大获成功。

经过百余年发展,电影特效如今已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技术层面来说,特效制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特效”,即在拍摄现场拍出的各种特效的总和,大致包括特效化妆、特殊道具、特殊服装、特殊置景、电控机械生物等。这个“特”指的是平时无法在市面上见到或买到、也无法轻易做出的一些道具,需要结合影片剧情和角色设定量身定制,可能涉及建模、机械和电气工程等技术。如《流浪地球》中救援部队穿戴的机械制服、太空面罩等道具以及电影中出现的爆炸、坍塌、烟雾等效果,都属这一类。

另一类是视觉特效,伴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其制作速度和质量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影视制作对硬件的需求也会反过来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2008年惊艳全球的影片《阿凡达》带给观众的视觉震撼,让人记忆犹新。詹姆斯·卡梅隆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如梦如幻的电影,更是一场3D电影特效技术革命——为实现拍摄,卡梅隆数字领域团队自主研发了3D摄影系统。



今年2月上映的影片《阿丽塔:战斗天使》和《阿凡达》出自同一个特效团队,技术升级显而易见。借助更为精致的人脸和动作捕捉技术,观众甚至感觉不到主角竟完全是由特效制作而成。这种技术是利用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由动作捕捉系统捕捉跟踪器位置,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三维空间坐标数据,而后应用到各领域中。

除此之外,常见于科幻电影中的特效手段还有微缩模型,即将所需建筑物、街道、交通工具等做成极其逼真的微型模型,并通过手、机械或电来移动形成场景变化,再将绿幕前拍摄好的画面利用CG(计算机动画)技术合成到一起。影片《银翼杀手2049》中,许多未来风格的建筑物都是利用模型拍摄而成,此片曾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摄影奖。

而《流浪地球》中被冰封的地标建筑、街景无法完全通过实景拍摄实现,因而借用了大量航拍资料,这也是目前电影常用的特效制作手段之一。

站在前人肩膀上,《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爆款,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热闹过后,复盘影片制作一路上的跌宕起伏,尤其是具有开拓性的技术实现,都能看出它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科幻电影特效追赶国际顶级制作还任重道远,更多地需要夸父逐日般的坚持和用心。

新闻来源:文汇报

反应

 

娱乐

中国春节档总票房破30亿 吴京稳坐票房一哥之位

(北京24日讯)中国春节档一向是收视旺季,今年更有多部贺岁电影上画,当中春节档首周(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已经冲破30亿人民币(约18.93亿令吉),而其中 《流浪地球2》、《满江红》及《熊出没·伴我“熊芯”》就分列春节档票房前三位,当中《流浪地球2》及《满江红》均已破10亿人民币(约6.3亿令吉)大关。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36.4亿人民币(约22.9亿令吉),超北美票房成绩,暂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

 

 

按数据显示,易烊千玺主演电影昨(23)日已公布过其累计票房破150亿人民币(约94.7亿令吉),成中国影史首个00后150亿影人,没想到其“伯乐”吴京更加稳坐中国票房一哥之位,主演电影累计票房已逼近300亿人民币(约189.5亿令吉)!

吴孟达“现身”《流浪地球2》

吴京与刘德华主演的《流浪地球2》目前成绩领跑,至今(24日)下午,票房突破11亿人民币(约6.95亿令吉),已故男星吴孟达4年前曾参与前作《流浪地球》,这回于续集中再度惊喜“亮相”。据导演郭帆透露,《流浪地球2》是透过CG技术让吴孟达“重返”大银幕,借由这方式缅怀“达叔”,片尾也秀出“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先生”,让不少看过电影的网友直说:“当达叔名字出现时,我就忍不住落泪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