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为何账单总是还不清/莊国辉

最近有同学问,什么时候最适合使用信用卡?在我回答问题之前,先让同学们理解几个问题。

1)什么是信用卡;

2)为什么要用信用卡; 

3)如何正确使用信用卡。

看着同学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我就用一张信用卡账单来说明,验证和教导。

首先,就用10秒钟让同学们观察和随后要求记忆当中内容,过后,就使用在线教育工具(主要用于创建和进行互动式的学习测验和问答活动)参与回答环节。

最后测验结束后,及时向同学们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成绩统计,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和强化关于信用卡的认知。有了之前的铺排,我就开始分享一个关于债务的故事:

跟我有何关系?

“得四分”每天忙碌地工作。有一天,他坐在五星级的豪华酒店喝着咖啡,突然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他想着远在他方的家人此时此刻在做什么。

他望向泳池里的一些人正在开心的相聚,然后问了自己一句话:我在这里享受生活,还是消费着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随着情绪的波动,他不自己地打开邮件里的信用卡账单,突然发现在他记忆中好像是不久前才还清的债务,现在又像雪球般越滚越大了。

看着这些数字,他开始无理取闹地发起脾气,把下属叫来教训一番。直到下属的一段回话:你的问题与我有什么关系?

问题主客观都存在

有时候,我们太过在意一些人的质问和立场,而忘记可能根本不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如果我们多加思考,就能从泥沼脱离出来。

话说回头,人生本来就是在风风雨雨中渡过,如果还加上我们的情绪,那么,就会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发不可收拾。

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一个平静的心起波澜,财务与债务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为工作的关系,“得四分”常使用信用卡消费,而且是没分类(工作与个人)和没有谨慎花费。

没过多久,就算是属于高薪人士的他,也成了入不敷出的一族,并且需要动用融资来还债。

本来这样日子还是能扛过去,但是他是不安现状的人,如果在同一份工作打滚久了就会心生厌倦。

所以,他放弃考虑一些客观事实,反而主观地认为有才能,可以在任何环境生存。结果就舍弃高薪,一切从零开始。

盲目重新出发

社会的经验告诉了“得四分”,社会到底是不缺人才,而是由时机来决定一切。结果是盲目地出发,把自己得财务也搞垮了,债台高筑。

他在痛定思痛后,决定把心思放在财务管理上,再从底层出发来解决财务问题。

首先,就从理解财务和债务开始,他慢慢搞清楚什么是利息和复利率。时间久了,他就有一些心得可以理解当中的关系,然后就就立标吧。

总结:付什么代价才能享成果

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时间用了比较长,但是毕竟到达了目标。现在可以把财务与债务看得比较仔细,才能把问题与伤害降到最低。

世间本来就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有的只是看你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替换想要的成果。只有我们能浅尝了成功的果实而不再留恋甜蜜的滋味,才能把自己尽快抽离出来。

如果现在的你,是可以选择哪一项回酬比较好和拒绝哪一项给人压力的方案,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生命的赢家了。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名家专栏

潜意识如何操控你的钱包/莊国辉

在阳光明媚的大学讲堂里,个人理财的讨论氛围活跃而热情。窗外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年轻人的理财探索助威。

当我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本地报纸报道的个人投资失败案例时,竟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共鸣,并积极分享各自所看到听到的故事。

话说回头,根据报道中,一位年轻的投资者因为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做出了一些冲动的投资决策。他满怀信心地跟随热门趋势,热衷于追求快速致富的幻想,却忽视了自身的财务状况与市场分析。

这种对“一夜暴富”的渴望,在当今社会中愈发普遍,许多年轻人因此频繁跳入高风险投资的深渊。

面对这个故事,我们不禁思考: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的消费与投资决策,又会如何受到潜意识的引导?如何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经济环境中,找到稳健理财的出路?

这问题引发同学的热烈讨论。现代经济中,潜意识对我们财务决策的影响,不仅关乎消费习惯,也深刻地塑造着我们的投资策略。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我们需要结合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剖析潜意识在理财中的作用。

潜意识与消费行为

在这次讨论中,许多人想到了“得四分”,一个典型的年轻投资者。他的故事反映了许多年轻人在理财过程中的困惑与挑战。

“得四分”独自坐在家里的角落,面前的咖啡已冷却,他却仍在盯着手机屏幕,心中满是懊悔。几个月前,他满怀信心地跟随朋友的建议,投资于一款流行的应用,认为科技会让他迅速致富。然而,如今眼前的亏损令他心灰意冷。

回想起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毫无准备地将资金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忽视了自身的财务状况。这种行为反映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常见的错觉,尤其是对快速致富的幻觉,这种幻觉使得他低估了潜在风险。

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表明,个体常常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比如过度自信和选择性偏见,使他们在面对投资时难以理性分析。这些现象在他的投资决策中显而易见。

此外,斯坦福大学的“决策偏差实验”显示,参与者在面对高风险选择时,往往倾向于高估成功的概率,而低估潜在的损失。这与“得四分”的情况不谋而合,他在追求短期利润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可能面临的巨大亏损。

“得四分”深刻意识到,依赖技术而缺乏理性思考的行为,正是他失败的根源。他的决策受到潜意识中各种情感的操控,如恐惧和贪婪,这让他在市场波动中失去理智。

他成为了“错觉效应”的受害者,即对市场前景的错误判断导致了盲目的投资行为。

这次失败使他明白,个人理财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心理和经济行为的深入理解。

他决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观念,建立稳健的投资策略,避免重蹈覆辙。他开始学习如何识别潜在的心理陷阱,提升自己的金融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投资挑战。

理财中的潜意识操控

潜意识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尤为明显。许多年轻人倾向于依赖品牌和广告的影响,而非独立分析市场情况。

例如,当“限时折扣”出现时,潜意识中的紧迫感驱使他们立即购买,尽管这些商品并非真正需要。这种情感驱动的消费行为,往往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

根据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面临促销时容易产生“错失恐惧”(FOMO),这使得他们在理性判断上失去控制。

在投资决策中,潜意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投资者在市场牛市期间因乐观情绪而忽视潜在风险,而在熊市时,恐惧心理则使他们过于保守,错失市场反弹的机会。

行为经济学的损失厌恶理论指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远高于对收益的敏感度。这一理论源于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经典实验,实验表明,参与者在面对相同数量的收益与损失时,损失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强度往往是收益的两倍。

这使得许多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倾向于做出过于谨慎的选择,甚至在市场有利时也因恐惧而不敢采取行动。

此外,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投资者的情绪状态与市场波动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市场高涨时,乐观情绪会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而在市场低迷时,悲观情绪则会加剧资金的流出。

这种情感驱动的行为模式,进一步证实了潜意识在理财决策中的深远影响。

认知偏差与理财决策

为了更好地理解潜意识的影响,我们需要认识到认知偏差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例如,过度自信偏差使得投资者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导致不理智的投资选择。

根据心理学家爱德华·阿莫斯特和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过度自信偏差常常导致投资者在评估风险时低估潜在的损失,从而做出过于激进的投资决策。

这一偏差在多项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其中一个经典实验显示,许多参与者在预测股票表现时,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成功率。

此外,框架效应也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解读,从而改变投资决策的结果。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当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时,个体的反应会显著不同。

比如,当某项投资被描述为“有80%成功概率”时,投资者往往会更积极,而当同样的投资被描述为“有20%失败概率”时,投资者的兴趣则可能大打折扣。

这种认知偏差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潜意识在理财决策中的深远影响。

“得四分”在学习中了解到这些认知偏差,决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先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他开始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测市场动态,以避免因情感波动而产生的决策失误。

他意识到,理性的思考与数据的支持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潜意识对决策的影响,从而实现更稳健的投资策略。

建立稳健财务基础

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得四分”意识到需从潜意识中解放出来,建立理性的投资策略。他决定学习边际消费倾向(MPC)和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 THEORY),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财务。

在职业生涯初期,他面对有限收入和较高债务压力,优先偿还学生贷款的同时,逐步增加储蓄。随着收入增加,他将逐步提高投资比例,但始终保持风险控制的原则。

这样的财务规划不仅有助于当前的生活质量,也为未来的财富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理性规划实现财务健康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潜意识的力量对个人理财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理解潜意识如何操控我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做出决策。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所言:“人们常常对风险的感知不够准确,这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通过深入学习和反思,“得四分”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务目标的过程中,理性规划与情感管理同样重要。只有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灵活的调整,我们才能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稳健前行,实现长期的财务健康与幸福。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