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城市与孤独

作者:奥利维亚莱恩 (Olivia Laing)



译者:杨懿晶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热闹与孤独,从来是两回事;热闹是环境,孤独是心境。人们用“寻找更好的生活”作为投奔热闹城市的理由,却又在拥挤而陌生的人群里自我隔离,沉溺在孤独的情绪中,日复一日地忘了初心、忘了自己、忘了快乐。

孤独意味着什么?群居生物的人类,倘若不与另一个人紧密缠绕,该如何生活?

若无法轻松地开口交谈,该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性爱是否能治愈孤独?



假设答案是肯定的,那如果身体或性倾向被认定为不正常、有缺陷,或是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又或是未曾获得美貌的眷顾,情况又会是怎样?

科技能否在治疗孤独这件事上提供实际的帮助?而科技让人与人之间更靠近彼此了吗?或是将人们更进一步禁锢在屏幕别后的牢笼里?

——所有关于孤独的疑惑,似乎总是茫然而终,不断重复。

热闹喧嚣催生别样孤独

无论身处何地——纽约、巴黎、东京、首尔、香港或任何一座城市,在热闹喧嚣,生机勃勃的环境里,被数百万人围绕着,却又催生出一种别样的孤独滋味。

一个人走过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一个人塞着耳机挤进地铁,一个人在房间里醒来,默默看着窗外泛白的晨光,即使是面对面坐着一起吃饭聊天或置身聚会,仍压抑不了没有来的清冷感觉。

或许,有人会以为这种状态与人来人往的都市生活并不相容,然而,单纯的生理上的接近,并不足以驱散内在的隔离感。

一项调查显示,有45%的英国人表示自己时常会感到孤独,但这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因为一个世纪前就有评论指出,现代的都市生活是孤独的元凶,日新月异的科技将人们隔离的同时,大都市拥挤的人群也让彼此陷入难以亲近的境地。

所以,长期观察、研究及书写孤独的英国非虚构作家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的笔下,孤独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当居住在一座城市里时,即使像曼哈顿那样生机勃勃,井然有序,也会逐渐迷失自我。

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的困境。

用创作救赎孤独

《孤独的城市》缘起于奥利维亚失败的爱情经历——为了一个承诺,孤身一人从英国移居纽约,却落得心碎的结局。

只身游荡在这座玻璃牢笼般的迷宫城市,没有亲人朋友,她蜗居在转租的老旧公寓里,频繁刷着推特、浏览无穷无尽的网络讯息,略微的口音差异以致在咖啡馆单点被贴上“异乡人”的标签,无法诉说的孤独不断袭来。

这样的经历,是许多人熟悉的感受和经历,为爱和梦想奔走,却事与愿违,陷入孤独的境况。这样密感的缺失状态,促使奥利维亚不断追问孤独的本质。

她尝试和那些曾经在纽约摸爬滚打的已逝艺术家们“交流”,感同身受那份孤独。

她从数名具有代表性的当地艺术家为切入点,用一种自然流动的叙事方式,将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亨利达戈(Henry Joseph Darger)、大卫沃纳洛维奇(David Wojnarowicz)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浑然天成地编织在一起,深入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层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面貌。

用自己方式展现孤独

这些艺术大师也曾陷入孤独与痛苦中,经历过难以言喻的精神烧灼,但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孤独”,用创作与他人产生连接。那些与孤独有关,被大众熟知的艺术作品和影像背后,是他们勇于面对孤独的勇气果实。

正如奥利维亚所说: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从《孤独的城市》到《沿河行》,她找到了救赎自己的方式。对奥利维亚而言,孤独不是避之不及的异态,而是对于自身现状的理性回应,孤独所回应的不仅是外在的不同,还有真实的本心。

《孤独的城市》是写给城市生存个体的“孤独之书”,要倾诉并不是孤独或寂寞是否差异,而在是探索和研究孤独的同时,渗透出对人心所怀有的关爱,为不自觉沉溺在孤独中的你我他,提供了思考与慰藉。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杰森赫勒如此形容:“《孤独的城市》所并发出的智慧足以穿透人心,它是一幅描绘了城市孤独的幽灵的蓝图。作者认为这种情绪‘本身就是一座城市’,提醒了我们,正是孤独让我们走到了一起。”

延伸阅读:

《沿河行》

作者:奥利维亚莱恩

译者:焦晓菊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部关于河流的历史之书,奥利维亚莱恩在乌斯河独行42英里,从源头一直走到入海口,从13世纪野蛮的贵族战争到19世纪博物学家对恐龙化石的挖掘,从古老民俗传说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河流的诠释——与自己、历史和世界对话。

作者用流畅且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河流沿岸不同时期的历史串联在一起,探讨河流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类文化不可忽视的关联。

反应

 

副刊

奥密克戎变体来势汹汹

本地冠病确诊病例持续攀升,庆幸的是我国未有奥密克戎变体,且医疗系统目前能应付。

病例增加与许多人不戴口罩、假日到来、人们出游活动增多或有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发现的奥密克戎变体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变异株,命名为JN.1,号称“最长命病毒”。

据称,JN.1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具有较多的突变位点,这可能使其传染性更强。
这个有35个突变的变异株BA.2.86的子系JN.1,已在多个国家爆发。

·JN.1背景及特点

JN.1被分类为奥密克戎(Omicron)系的亚变体。

根据CDC的报告,JN.1与BA.2.86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刺突蛋白只有一个变化,被认为是奥密克戎亚变体BA.2.86的后代谱系。

这一新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即传播性增强。

感染JN.1变异株可能出现发烧、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与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并无显著区别。
然而,由于其突变,感染后康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疫苗是否应对?

幸运的是,最新研究表明,2023-2024年的冠病毒疫苗似乎对这个最新变异有效,已接种过强化针的个体面临较低的风险。

专家也呼吁公众采取缓解措施,包括:

·接种新疫苗;
·改善室内通风;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勤洗手。

尽管JN.1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但一些专家警告说,应密切关注变异的传播,并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