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

涉在美盗10亿比特币 狮城青年炫富露马脚

(华盛顿11日讯)新加坡青年涉美国最大加密货币盗窃案,被控与同伙窃走价值逾2.3亿美元(约10.2亿令吉)比特币,还爆出在夜店一晚挥霍超过50万美元,甚至购入30余辆豪车,生活极尽奢华。

案件上星期过堂,订10月6日开审。

20岁新加坡籍男子蓝马龙(前译“蓝马隆”)涉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盗窃案,在当地被捕并被控上法庭。

他的同谋是来自洛杉矶的21岁男子杰安迪尔·塞拉诺。两人被控串谋窃取2.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和洗钱,这笔资金来自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名受害者。

报道指,两名被告落网前极尽挥霍巨款。蓝马龙每晚消费高达40至50万美元。去年8月26日,他一晚就豪掷56万9528美元,包括买下多瓶昂贵的伏特加、香槟等。他还被爆出购买了30多辆豪华汽车,包括定制版的蓝保坚尼、法拉利和保时捷等,以及各种名表。

蓝马龙也曾在夜店向模特儿和网红赠送名贵的爱马仕铂金包。

截至去年10月,约7000万美元的赃款已被追回或冻结,但仍有超过1亿美元下落不明。若罪成,蓝马龙可面临高达20年监禁,以及最高25万美元罚款。

 
 

 

反应

 

国际财经

纳入国际收支表 比特币正式“转正”

(华盛顿29日综合电)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出一项举措备受瞩目,其发布了最新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在全球金融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此次更新的一大亮点,便是将比特币(BTC)等加密货币正式纳入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直以来,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素以去中心化、不受监管自居,倍受炒家、灰产大鳄喜爱,在金融领域的定位存在诸多争议。

而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新制定的标准,比特币以及与之类似的加密货币,如今在全球经济统计体系中被明确归类为非生产资产。

这意味着加密货币在国际经济统计范畴内有了清晰的定位,也预示着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正逐渐被官方所定义和规范。简而言之,就像梁山好汉,被官家认证的概念。

更新后的手册已于3月20日正式发布,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把关于数字资产的详细指导内容纳入其全球统计标准之中。

这不仅体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数字资产发展趋势的重视,也为全球各国在处理加密货币相关经济数据统计时提供了统一且权威的参照依据,未来或许将深刻影响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与统计方式。

文:新浪财经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