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从弃儿到宠儿—中文的蜕变/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中文曾是政治的弃儿,但如今却成为全球的宠儿。这都因为中国快速崛起,特朗普的孙女也在习近平面前背诵唐诗。掌握中文,就是掌握更好生活的入场券。

中文曾经是原罪,是政治的弃儿。

1980年,创办已经24年的南洋大学被新加坡领袖李光耀断然关闭。背后的原因就是冷战的时代背景,西方与东南亚对中国戒慎恐惧,防止中文成为左翼势力的载体。

但其实这是时代的误会,也是冷战的悲剧。南洋大学是东南亚华人捐款筹建的大学,承载了很多华人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期望,捐钱不仅是工商界与知识分子,甚至包括了三轮车夫与风尘女郎的血汗钱,当年创校典礼万人空巷,盛极一时,但却命途多舛,陷入左右派意识形态之争的陷阱,成为新加坡建国路线的弃儿。

然而南大关校40年后,中文却成为全球学校的宠儿。不少英美学校从中学就设有中文课程,大学修读中文的学生激增,超过了法文与西班牙文。

特朗普孙女学中文

特朗普的孙女都学中文,并且在习近平面前背诵唐诗。这都因为中国近年快速崛起,拥抱全球化,也与各国的经济紧密相连。掌握中文,就是掌握更好生活的入场券。

东南亚华人对于南洋大学复校,都没有完全绝望,认为新加坡可以觉今是而昨非,以实际行动来弥补历史的遗憾。马来西亚的华人并且行动起来,先后建立了3所华文大学,包括南方大学学院、新纪元大学学院与韩江新闻传播大学学院,弦歌不绝,造福莘莘学子。

美国学习中文的热潮,也上升到高峰。最著名的一所学习中文的学校,是明德学院的中文课程。

这一家位于东北偏远的佛蒙特州的学校,是很多美国著名汉学家与中文邂逅之地。

他们感受那种魔鬼训练营的密集方式,开课前要宣誓,在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从教室到寝室,都要说中文,不能讲一句英文。这营造了一种氛围,让学员都要在纯中文的语境中生活,浸沉期间,进步迅猛。

知华派也加入行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周质平最近推出一本书《洋人汉话:中文改变的十七段西方人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介绍西方17位著名知华派专家学习中文的过程,包括林培瑞、安雅兰、何伟等,跌宕起伏,饶有兴味。

周教授发现,“一位真能学好中文的外国人,须对中文有一点痴,有一点陶醉”。

他表示,如果移用钱穆在《国史大纲》的说法,就是要有“温情”与“敬意”。

语文背后都是文化,学习中文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价值系统。中文从冷门变成热门,是因为中国世界地位的飙升。

周质平指出:“五四知识分子常有因果倒置的论断,以为中国的复兴端赖汉字的改革,而不知汉语汉字的复兴实有赖于中国的复兴。”

诚哉斯言,历史的发展,印证了中文从弃儿变成宠儿的命运轨迹。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青春半径画出两岸同心圆/邱立本

【封面笔记】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只有在青春的半径中,才可以画出两岸感情的同心圆。两岸新一代深度交流,交换生命的碎片,血浓于水,冲出政治的狂风暴雨,跨越台湾深绿掀起的仇恨暗流。

台海两岸“00后”的年轻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互动,在校园,在街头,在抖音和小红书上,他们发现原来彼此有那么多共同兴趣,可以不断交换生命的碎片,冲破政治的狂风暴雨,跨越台湾深绿组织掀起的仇恨暗流。

这是独特的旅程。历经疫情和台独病毒弥漫的两岸关系,正走向新的转折点。

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都在质疑,为何如今在台中国学生只有几百人,而8年前超过4万人。他们都不满意台湾仇中势力堵截两岸新一代的交流。

这次马英九基金会主办的中国青年访台团,就是要打破这道无形的墙,要两岸年轻人可以零距离接触。

台湾的年轻人早就不受绿营黑熊学院的恫吓,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中国社会的多采多姿。台湾不少的中学女生,都喜欢在小红书上,看美妆的潮流与技巧,在源自中国的Shein希音上购买今年冬天最新的服饰。

初秋时节,台北市民都在捷运车站的大型看板上,看到淘宝免运费的广告。更不要说台湾喜欢电子游戏的新一代,都喜欢中国的“黑神话·悟空”的单机游戏,感受现代化电竞与中华经典的巧妙结合。

音乐也是两岸新一代的心灵连接点。来台访问的同学奏起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荡气回肠,引起台湾同学共鸣,而这些中国年轻人,却不讳言他们喜欢台湾的周杰伦、蔡依林、五月天、告五人等。

年轻心灵直接交流

两岸音符都在台海的上空激荡,要谱出和平的旋律。因为在青春的半径中,可以画出两岸感情的“同心圆”,要交流,不要交战。美国1960年代反越战的青年高喊:“Make Love; Don't Make War” 的口号,也在今天的台海回响。爱与和平才是两岸民间的主旋律,超越民进党的仇中政治操作。年轻的心灵可以直接交流,拒绝政客的“加工”。

从长安东路的中山女高,到木栅的国立政治大学,从台北故宫到日月潭,都听到“马龙,我爱你”、 “彭弋航,神仙妹妹”的呼喊声,展现了台湾社会对中国同胞的亲切,血浓于水,好感度“拉满”, 岂是绿营“1450网军”排山倒海的抹黑所能掩盖的。

马英九基金会的活动只是开始。两岸民间未来增进交流,化解仇恨,就是为和平作出铺垫。

国际地缘政治都在呼吁和平。特朗普新政府正在为乌克兰和加沙停火而绞尽脑汁,台海的和平成为中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这都对赖清德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

青春的桥梁正是和平的桥梁,跨越两岸的猜疑,也跨越地缘政治的险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