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全球华人保钓的政治长跑/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这是一场马拉松赛。从1971年4月开始,全球很多华人精英都投身在这场政治长跑中,他们开始以为只是争取一个岛屿的主权,但在赛跑的漫长过程中,发现沿途风景的变幻,也发现很多被隐藏的景色。他们最后不仅只是追求钓岛的归属,而是要寻找中华民族“现代性”的未来。

这是一场自我启蒙的漫长过程。70年代参与保钓的先锋,很多都是“婴儿潮一代”,也就是诞生在二战后10年的一代人,如今都已经年过七旬。他们在保钓的马拉松赛中,曾经慷慨激昂,但也曾经与战友激辩,甚至出现巨大的裂痕。但在这过程中,也刺激大家去了解很多过去被政权掩盖的历史,去阅读那些曾经被禁止阅读的书,重新认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崎岖道路。

70、80年代从台湾去美国的留学生,在参与保钓的过程中,往往要深入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饥不择食地补课,补读在台湾的“禁书”,才第一次看鲁迅、老舍、沈从文,也当然看了不少马克思与毛泽东的作品。柏克莱加州大学的台湾留学生还组织剧社,上演曹禺的名著《雷雨》等作品,弥补在台湾被限制阅读“禁书”的缺陷。

同样地,在90年代去西方与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热衷于看在中国被禁的书,了解有关历史的忌惮话题,他们也看一些海外反对派的作品、视频,要接受很多的质疑与挑战。

这也当然让一些留学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从更多元化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参与保钓运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政治启蒙的考验,对很多历史问题与两岸领袖的功过,都要作出更多的反思。他们都不再只是盲目相信政府高官的言词,而是要听其言、观其行,要验证那些漂亮修辞背后的真实讯息。

当然,他们也去深入了解美国与日本政治背后的动力,发现它们权力运作的特色,也了解美国作为一个大国的独特性格、日本现实政治的考量等。

这是一场心智上的历练,走出了中国自我中心的视野,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大国的博弈。

这也是一场知性的旅程,辅以感性的激情,让全球华人的保钓拥有更高的维度,超越彷徨与呐喊,也超越狭窄的国族主义,而是站在一个国际公义的道德制高点,反对帝国主义余晖继续在中华大地上肆虐。

在这场漫长的政治长跑中,他们不但保卫钓岛主权,也发现了新的自己,发现更美好中国的未来。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青春半径画出两岸同心圆/邱立本

【封面笔记】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只有在青春的半径中,才可以画出两岸感情的同心圆。两岸新一代深度交流,交换生命的碎片,血浓于水,冲出政治的狂风暴雨,跨越台湾深绿掀起的仇恨暗流。

台海两岸“00后”的年轻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互动,在校园,在街头,在抖音和小红书上,他们发现原来彼此有那么多共同兴趣,可以不断交换生命的碎片,冲破政治的狂风暴雨,跨越台湾深绿组织掀起的仇恨暗流。

这是独特的旅程。历经疫情和台独病毒弥漫的两岸关系,正走向新的转折点。

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都在质疑,为何如今在台中国学生只有几百人,而8年前超过4万人。他们都不满意台湾仇中势力堵截两岸新一代的交流。

这次马英九基金会主办的中国青年访台团,就是要打破这道无形的墙,要两岸年轻人可以零距离接触。

台湾的年轻人早就不受绿营黑熊学院的恫吓,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中国社会的多采多姿。台湾不少的中学女生,都喜欢在小红书上,看美妆的潮流与技巧,在源自中国的Shein希音上购买今年冬天最新的服饰。

初秋时节,台北市民都在捷运车站的大型看板上,看到淘宝免运费的广告。更不要说台湾喜欢电子游戏的新一代,都喜欢中国的“黑神话·悟空”的单机游戏,感受现代化电竞与中华经典的巧妙结合。

音乐也是两岸新一代的心灵连接点。来台访问的同学奏起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荡气回肠,引起台湾同学共鸣,而这些中国年轻人,却不讳言他们喜欢台湾的周杰伦、蔡依林、五月天、告五人等。

年轻心灵直接交流

两岸音符都在台海的上空激荡,要谱出和平的旋律。因为在青春的半径中,可以画出两岸感情的“同心圆”,要交流,不要交战。美国1960年代反越战的青年高喊:“Make Love; Don't Make War” 的口号,也在今天的台海回响。爱与和平才是两岸民间的主旋律,超越民进党的仇中政治操作。年轻的心灵可以直接交流,拒绝政客的“加工”。

从长安东路的中山女高,到木栅的国立政治大学,从台北故宫到日月潭,都听到“马龙,我爱你”、 “彭弋航,神仙妹妹”的呼喊声,展现了台湾社会对中国同胞的亲切,血浓于水,好感度“拉满”, 岂是绿营“1450网军”排山倒海的抹黑所能掩盖的。

马英九基金会的活动只是开始。两岸民间未来增进交流,化解仇恨,就是为和平作出铺垫。

国际地缘政治都在呼吁和平。特朗普新政府正在为乌克兰和加沙停火而绞尽脑汁,台海的和平成为中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这都对赖清德政府形成巨大的压力。

青春的桥梁正是和平的桥梁,跨越两岸的猜疑,也跨越地缘政治的险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