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引入医院重症监护室 李飞飞引导AI服务人类

作者:宋阳标

李飞飞是ImageNet和ImageNet Challenge的发明者,为深度学习和AI的最新发展做出了贡献。除了她的技术贡献外,她还是倡导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和AI多样性的领导者。

李飞飞认为,将AI的发展重点放在帮助人类体验上是至关重要的。她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项目是与医学院合作,将AI引入重症监护室,以减少医院感染等问题。它涉及开发一个摄像头系统,可以监控洗手站,并在医院工作人员忘记正确擦洗时提醒他们。

这种跨学科合作是不寻常的。斯坦福大学临床卓越研究中心主任医学教授阿诺德·米尔斯坦说:“电脑科学界没有人联系过我。”

这项工作给了AI如何进化的希望。它可以用来补充人们的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取代他们。如果工程师能够与其他学科的人接触,他们就可以制造出扩展人类能力的工具,比如自动化耗时的任务,让重症监护室护士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病人。

在斯坦福大学管理AI实验室3年后,李飞飞于2016年离职加入谷歌,担任该公司企业计算业务谷歌云AI的首席科学家。她领导推出了面向公众的AI工具,让任何人都可以创建机器学习算法,而无需编写一行代码。

李飞飞称在谷歌的这段经历“刷新了自己的认知”,让她看到AI技术的社会意义。除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AI也可能带来侵犯隐私、虚假信息、取代人力等负面影响。由于谷歌与美国国防部门一个军事合作项目产生了巨大争议,李飞飞开始思考AI的终极意义。

她呼吁在AI领域增加女性和有色人种的地位,她还设立了AI4ALL项目。斯坦福的AI4ALL夏校项目专为高中生设计,旨在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接触AI技术,探索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为期三周的夏校项目不仅教授AI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还重点关注AI伦理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项目希望通过创新性教学,培养下一代AI领域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建立跨学科AI研究

李飞飞从谷歌离开重返斯坦福后,深感AI发展需要更全面的规划,因此推动创办了斯坦福以人为本AI研究院(HAI)。该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术界开始更加重视AI发展的人文维度。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HAI主要在3个层面开展工作:首先,在技术研发方面,专注于开发更安全、更透明、更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其次,在教育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AI人才,使他们不仅掌握技术,更要理解AI对社会的深远影响;第三,在政策制定层面,研究院积极连接政界与科技界,为AI治理提供专业建议。李飞飞还在中国开设了一个新的实验室,并帮助塑造了AI工具来改善医疗保健。

直到2024年4月,李飞飞创立了World Labs,她是联合创始人兼总执行长,公司只有20多人,包括李飞飞在斯坦福的学生和多位华人科学家。
有李飞飞和其投资人的名声加持,World Labs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筹集到超过2.3亿美元(约10.3亿令吉)的资金,领投方为硅谷知名风投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NEA和AI风投基金Radical

Ventures,其他投资者包括Adobe、超威半导体、英伟达等大公司。目前,World Labs的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李飞飞认为,视觉智能一直是其热情所在,但仅仅看见是不够的,真正的看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和学习。而空间智能就是从二维进入到三维,在物理世界中进行感知、理解和交互。

大型世界模型

World Labs把自己的业务称之为“大型世界模型”(Large World Model),把自己的公司也叫空间智能AI公司。

输入任何图像后,就能以3D方式探索它——给World Labs一张二维图,它能将图中场景三维化成为一个世界。World Labs的这个系统生成的是完整三维场景,而非一张三维图。你可以在电脑里在生成的空间内自由移动、转换视角,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场景、添加效果,这些都可以直接在浏览器里实时渲染出来。

World Labs的核心技术就是“空间智能”,模仿自然界数亿年进化的机制,赋予AI对三维世界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与传统的AI技术相比,World Labs的技术能够处理多维数据,克服二维数据处理的局限,实现复杂三维环境中的精准决策。这一突破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机器人技术发展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应用潜力,提升艺术创作、工程设计等复杂任务的效率和质量。

World Labs还意味着AI设施将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像人脸识别、机器人的进化、自动驾驶技术这些高度依赖AI视觉识别的行业,以及扩展现实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等XR设备交互效能的提升,这些领域都将因这一技术的“AI大模型化”而获得更为深刻的识别、理解与功能强化。

AI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李飞飞博士还积极倡导多样性和公平性,为AI领域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李飞飞相信AI将进一步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率。她呼吁持续关注AI的伦理影响,并提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多的对话和合作,以确保这项技术的健康和平衡发展。

2018年6月的一天,李飞飞去了美国国会大厦南面的雷伯恩大厦办公楼——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

当天,这里在举行一个听证会“AI——强大带来巨大责任”,包括政府问责局的首席科学家珀森斯和非营利组织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格雷格.布罗克曼,李飞飞是唯一的女性。
李飞飞在听证会上说:“AI的灵感来自人,由人创造,最重要的是,它影响着人。这是一个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的强大工具,这是一个深刻的责任。”

在国会山庄,李飞飞这样陈述:“作为一名科学家,我对AI科学的萌芽感到谦卑。这是一门只有60年历史的科学。与每天都在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的经典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相比,AI要实现其帮助人类的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补充说:“在适当的指导下,AI将使生活变得更好。但如果没有它,这项技术将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使技术更加排外,并强化我们几代人试图克服的偏见。”

她引用圣克拉拉大学的哲学家瓦洛尔的话说:没有独立的机器价值观。机器价值观就是人类价值观。

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李飞飞不仅是一个华裔女科学家的成功范例,更代表了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从创建ImageNet奠定AI视觉基础,到现今透过World Labs开拓空间智能新领域,她始终坚持技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李飞飞既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思想家,她不仅关注技术创新,更重视AI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透过推动教育普及、促进多元共融、倡导负责任的AI发展,并积极在国会等重要场合发声,呼吁必须重视AI发展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她为AI的未来描绘出一幅更具人性化和永续发展的蓝图。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视频推荐 :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AI空间智能突破

作者:黄杰

在“人工智能(AI)教母”李飞飞的研究赋予AI“空间智能”之前,AI并不能直接“看见”物理世界或与之互动,而是需要依赖人类的中介,透过操作员输入指令或数据,再生成由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处理后的答案。这种AI缺乏对环境的直接感知能力,成为发展中的瓶颈。

受到大语言模型突破的启发,李飞飞运用类似原理,将海量图像数据作为AI的训练素材,推动大型视觉模型(Large Visual Model, LVM)技术的进步,等同于赋予AI一套“感官系统”,能直接吸收环境资讯而无需人类中介。就如ChatGPT通过训练获得类似人类的语言能力一样,LVM使AI能够通过不断分析图像,习得人类般的“空间智能”。这项能力让AI仅需看到物件的一部分,就能推断其完整的三维形状,并构建出物理现实的三维空间模型。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水杯的侧面时,即使不环绕观察,我们仍能判断其形状,这正是人类天生的空间智能。

李飞飞创办的“世界实验室”公司(World Labs)已推出一项核心技术,使AI仅凭一张二维平面图片,就能构建三维立体世界。

这项技术依赖于深度贴图(Depth Mapping),为每个像素添加距离感,同时根据远近自动调整颜色与光影,实现与人眼观察现实世界相似的视觉效果。这种创新将彻底改变游戏设计与电影制作,还有潜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也可为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提供如人类般的“视觉”,开创崭新的场景可能性。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