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恐失津贴 围堵首都 印度30万农民抗新令

受水、旱、蝗、疫四灾连环打击,印度农民叫苦连天,加上不满政府长期无能,30万农民围堵首都德里,抗议莫迪新政令底层农民失去政府津贴,深恐权益被财团无情碾压。

自2019年尾,印度就好像遭天启诅咒般受到水、旱、蝗、疫四灾的连环打击,大量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失业逃回家乡,有人饿死街头,印度北方农民终于忍无可忍,大小农民组织联合起来,自今年11月26日起发起“向德里进军”(Dilli Chalo)示威,每天成千上万人突破印度军警的重重封锁线,到达首都新德里边界紮营并封锁交通路线,迫使莫迪政府撤回9月推出的农业改革,目前规模已达30万人以上。

莫迪面临危机

农民态度坚决,认为根本没有谈判空间,截至12月9日政府与农民代表进行了5次谈判,毫无进展,只有政府撤不撤回的问题,莫迪这次改革的成功机会渺茫。

莫迪政府正面临重大危机,一方面是由于这次示威以印度教农民为主体,他们正是大印度民族主义者莫迪的选票来源,以高武力镇压无异于政治自杀。

农业改革迫切

但另一方面,印度的农业改革实在迫切,如果失败,印度经济的恢复将会困难重重,更不用想现在已成梦幻泡影、去年还被极力吹嘘的“2025年达到国民生产总值5万亿(兆)美元”(即5年倍增)之目标了。

这次危机的爆发源于莫迪政府推出的3条法案,即《2020农产品贸易和商业法案》、《2020农民价格保证协议和农业服务法案》与《2020基本商品修订法案》,让广大的印度农民不安。

法案内容简言之,即政府不再垄断农作物的收购权,而容许私人公司直接向农民收购作物,容许私人公司与农民签定承包合同(Contract Farming),以及把穀物、豆类、油籽、食用油、洋葱和土豆从“核心商品”列表中除名,即容许私人公司大量储存这些农产品。

问题是为何莫迪政府要推出这些改革,而为何农民又会如此不安?

忧对上私人资本没还价能力

示威农民“造反”的理据,是害怕政府开放私人资本入场是想减少对农民的补贴即“特定农产品最低保证价格”(MSP),以及中小农面对大财团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只能任人鱼肉。

农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只有富农有能力与大公司平等做生意,大部分农民根本不可能有这种资格。印度最富有的10%农民掌握了50%可耕地,他们有足够的产能,政策对他们没有负面影响甚至有利,但最底层的50%的农民却只掌握了不足0.5%的可耕地,如果失去了政府的保护,他们面对资本的贪婪(比如不合理压价)没有任何还击之力。

历年农改皆失败

另外,莫迪政府虽然对农民一再保证会保护他们的利益,但农民对这些漂亮说辞无动于衷,因为农民并不信任政府甚至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BJP),此前莫迪政府承诺过的农业改革几乎全部都失败。

2014年BJP承诺当选后会改善灌溉系统,但其后推出的“PMKSY计划”成果非常有限。2016年与私人资本合作推出农作物收成保险计划,强迫农民从其贷款中给出保费,结果惨不忍睹,理赔常被拖延,失收农民无法及时得到赔偿,严重者甚至一拖就是几年,农民根本无法得到资金购买种子和所需物资,以赶上新一季播种,BJP面对失败被迫放弃计划的强迫性,改为自愿加入。

2018年,政府推出“绿色行动”,承诺会改善农作物储藏设施,以减少农作物的价格波动,计划无任何成果。还有其他改善农民工资、建立更好农作物销售平台等计划,都没有成效。

20年30万农民自杀

印度广大贫农的生活既依赖天气而不稳定,政府保障又不充分,贷款困难利息沉重,因此印度贫困农民的自杀问题严重,过去20多年就有逾30多万农民自杀,农民对政府的无能早已怨声载道。在水旱蝗疫四灾打击下农民们终于揭竿而起,莫迪政府如何应变,令人担心。

依赖季风降雨来灌溉
农业人均生产力极低

从印度政府的立场来看,这些法案的目的在于利用私人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来提升印度农业的生产力,以及减少对农民如无底洞般的补贴。

从理论上看,印度政府的方向是正确的,单纯产量上而言,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粮食生产国,但其农业人均生产力却极差,印度有超过一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却只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5%,占用一半人口却只生产如此少的价值,印度农业之低效可想而知,农民要增加收入也困难重重,而且依赖政府的补贴。印度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发展,必须解放农业所占用的人口。

季风如印度“财长”

由于印度农业基建落后,只有约百分之三十多的农地有灌溉系统,其他地方只能依赖季风的降雨来进行灌溉。第13任印度总统穆克吉曾说“季风是印度真正的财政部长”,因为季风降雨掌握印度大部分农民即近半国民的生计。

对天气如此敏感的传统农业不可能实现农作物产业所要求的产量和稳定性。

要提升农业生产力从而满足现代生产的要求,就需要技术(比如农业知识与现代管理)和资本的投入,容许私人公司直接向农民收购作物、容许私人公司与农民签定承包合同,就能让私人资本自发去“关心”印度农业,升级其产能,以承包合同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训练,让资本对印度农业更有信心,放心选择印度农民承包商作产业链的一部分。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也认为,执行良好的承包合同能提升农业的生产力。

简言之,印度政府希望从农作物生产到终端销售都实现全面开放。其实全印度已经有不同的邦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类似的农业改革,超过20个州已经容许承包合同的存在,10多个州容许大宗买家直接向农民收购作物等,而当地农民们也表示欢迎,但为什么这次的示威却一发不可收拾?

反应

 

财经新闻

印度印尼贸易常规变化 大马棕油业影响短暂

(吉隆坡12日讯)印度提高进口关税和印尼削减出口税是全球棕油贸易的常规变化,对马来西亚棕油业的影响仅为暂时性。

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表示,今年首10个月大马对印度的棕油出口仍增长16.4%,达267万吨,显示其竞争力。

根据大马棕油局统计,尽管印度将原棕油进口税从5.5%提高至27.5%,精炼棕油税率从13.75%增至35.75%,出口仍实现增长。

佐哈里解释,这些调整已被纳入长期策略考量,无需短期干预。

他强调,政府致力通过长期稳健的计划,确保行业竞争力,包括推进大马永续棕油认证、加强贸易合作及推广永续产品。

佐哈里是在国会网站以书面回答拉律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韩沙再努丁的问题时表示,印尼削减出口税确实加剧竞争,但大马依然凭借高质量及永续的棕油在全球市场保持地位。

他补充,政府通过棕油局推动研发及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如生物塑料和生物燃料,以提升行业竞争力并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