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深圳速度VS上海模式 防疫松紧分明显差异

报道:王颖

深沪两城因疫情有异,防疫措施有所不同。深圳静默期中,有外卖骑手因小区“只能进不能出”而选择露宿桥底;上海各区长期以来行政自主权限较大,其防疫对策目前较为软性。

3月20日晚,深圳结束了为期7日的全城静默期,除福田滨河以南、侨城东路以东、红岭南路以西区域尚延续封控政策外,其他区域的城际交通、各企业机关已恢复正常。

核酸检测点从居民小区迁回公共街道;城中村与城区的交界处仍处于半封闭状态,解封的区域(福田布尾村)涌入大量村民,翌日晚间呈现村民排队入村,村外电瓶车、共享脚车不得入内的短暂交通管制。

种种迹象表明,市民回归日常的期待已逾越围栏,形成一派逐渐复苏的市井景象。

深圳大部分区域回到了3月14日前的防疫状态。

自2022年2月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该市的防疫政策经历了3个阶段,由设立三区(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三者防控等级递增)的分级防控,到3月14日起为期一周的全城静默期,直至局部解封。其间,福田上下沙一带为疫情集中爆发区域,宝安、罗湖、南山等区亦有病例出现,加之偷渡者案例的介入,使疫情一度扑朔迷离。

相比之下,上海此轮疫情的爆发时间稍晚。

3月1日,普陀区出现本土病例,11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微信公众平台)承认网传的“隔离酒店管理疏漏导致本土感染”,12日,全市中小学停课。至此,防疫对策相继展开。

上海的防疫对策为,划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别化”筛查。

换言之,在疫情集中爆发的重点区域里,经过两天核酸筛查,风险较低的小区可解除管控,而经过研判,小区风险较大的则在原基础上再增加两天或以上的管控时间。

而对于“非重点区域”居民,则进行全面筛查。然而,与深圳不同的是,不论是重点区域或非重点区域,上海市卫健委并未列明详细名单,只是要求市民配合社区进行检测。

此外,上海市此轮采取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即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封闭筛查,而不是全市统一封闭。

各区域的封闭时间不同、区域间也并无流通阻隔,这是与深圳静默时期所不同的防疫对策。

考验市民配合度

无论是上海有方法论、无固定名单的防疫策略,还是深圳短暂的静默模式,此轮疫情不仅考验两地政府的调度、自上而下的配合,同时也冲击身处其中普通市民的生活。

对此,我们分别采访了两城市民。

他们有着不同的身分和经验,反映着两城防疫模式下各自的生活切面,同时,亦可看出两城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了多种防疫方式并行的策略。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国际

日本男童遇袭:苏州案犯人判死刑 深圳案正式公审

(深圳24日讯)去年分别在中国深圳与苏州发生的日本男童遇袭案审判近日有新进展。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52岁犯人死刑,而深圳遇袭案正式进入公审阶段。

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外交部透露,苏州中院23日判决认定,52岁中国男犯周加胜因欠债不想活,行凶导致包括孩童在内等3人死伤,罪行极其恶劣,影响社会重大,判处死刑。

报道指出,周加胜在犯案动机中并未提及日本。

隔日,深圳遇袭案24日正式进入公审阶段,嫌疑人已被押解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批日本媒体早早聚集在法院外守候,现场戒备森严。

去年10月,日本外交部曾透露,中国方面承诺将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并会根据案件进展作出解释。

当天早上8时(大马时间同日同时)起,已有十多名日本媒体记者在法院外驻守。法院周边安保严密,数十米外的人行道上可见便衣警察站岗巡逻。

此外,法院上空有直升机持续盘旋,以加强现场监控与警戒。法院外未见日本民众及公众聚集,现场秩序井然。

约上午8时30分,一辆相信载有嫌疑人的警车车队抵达法院,车队迅速驶入法院内部,避免与现场媒体接触。

尽管案件属于公开审讯,但媒体记者被禁止进入法院旁听,警方已在法院外拉起警戒线,指示媒体人员在法院对面等候最新进展。

据悉,日本驻广州总领事于上午抵达法院听审。该案审讯预计于上午10时30分正式开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