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港全民检测再掀热议

报道:江迅

由于香港“清零”未见,通关无期。疫情控不住,当务之急全民检测呼声越来越高。

根据武汉、北京、青岛、上海等地全员检测的经验,其实因地制宜,只封锁少量疫情爆发地区,尽量保持社会经济活动不受影响。

上海人都说,“解封一个‘城’,温暖一座城”。就像一出“连续剧”到了剧终时刻,全上海迎来不失圆满的“大结局”。

12月5日零时,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社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当保安撤去警戒线时,虽是凌晨时分,仍有居民守候门口,第一时间走出社区,激动地迎接这颇具仪式感的一刻。

从11月20日因发现冠病确诊病例起,这个生活着2000多户、6000多人的大型居住社区实施14天封闭管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2例本土病例,上海及时调整防控政策,堵上“物传人”漏洞,用最精准的区域防控,实行封闭管理。11月20日起展开全员核酸检测,采取硬核防疫措施,大批医务人员当晚进入社区,组建临时核酸检测点,连续作战30小时,完成首轮检测。12月2日,卫健部门对华城社区全体居民第三次核酸检测,如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社区才解封。

至12月5日,北京已连续120天无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首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这是北京市冠病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的第181场新闻发布会上所宣布。

抓好人和物防线

北京曾于6月11日爆疫,之后快速展开全民检测,在6月11日至7月2日,北京市对1006万人,近一半人口作核酸检测,在这时段确诊331例病例中,172例通过核酸筛查发现,占比52%。

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爆发疫情,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出冠病病毒。北京当局旋即严格做好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控,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医学观察等措施,抓好人和物两条防线,所有入市交易冷链产品都要做到“不消毒、不入库”、“不验核酸、不入库”,对机场货运区一线人员定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相关从业人员及其共同居住者纳入全员“应检尽检”范围。

封城因地制宜

外人以为内地做强制全民检测时会“封城”,其实内地是因地制宜,很多不封城。北京新发地市场疑似由输入三文鱼散播病毒后,北京快速展开全民检测。北京大部分地区生活如常,只是少量疫情爆发地区才封锁,只有那些疫情严重的封锁地区变成“红区”。

内地在爆疫时可以做全民检测但不封城,他们始终在探讨的是如何一方面严控疫情,另一方面尽量保持社会经济活动不受影响。

全民检测有效清零

10月中旬,山东省青岛市爆发疫情,主要在一家胸肺科医院爆发,怀疑是由输入个案感染了医院内人员,病毒在院内散播,令十多人确诊。事发之后,青岛马上启动全民检测机制,5天内对全青岛市905万市民检测。

中国内地这套抗疫模式有效,7月乌鲁木齐等地疫情,都可以见到这种快速防控和全民检测的方式,实现到动态清零,很快便可以把病毒歼灭,社会生活在不足1个月内复常。

再看看武汉的全民检测。3月8日,武汉实现确诊病例零新增后,医疗机构一直在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这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呈阳性的检测者,他们是无症状感染者。武汉市采取全员核酸检测的措施是积极的行动,对社会动员力度颇大。

6月2日,武汉市通报了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结果,从5月14日至6月1日,武汉990多万人接受集中核酸检测,发现确诊患者为零。除6岁以下儿童,武汉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仅为万分之0.303,全市无症状感染者在人群中占比极低,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情况。

武汉全民检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冯子健5月曾介绍武汉全员核酸检测的相关情况。

他说,扩大检测一定会发现更多无症状感染者。不过,病毒传播是动态过程,而检测却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完成的。因此,想透过一次性的、一个时间点上的检测,把所有的感染者或者是传染源都发现,是不容易完全实现的。

锁定优先检测人群

武汉全员核酸检测,费用约2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2.4亿令吉)。如在全国范围推广,费用约2800亿元。有分析认为,与疫情防控的巨大损失相比,2800亿的检测成本可以负担,那么全员检测是否可在全国范围推广?

对此,冯子健认为,不需要做全国范围的全员检测。目前已部署相关安排,覆盖范围非常广,对于发现潜在的传染源和感染者可发挥很好作用。扩大检测有利于发现潜在的传染源,除了需考虑经济、效率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到检测能力。即使开展全国范围的全员检测,也无法完全发现所有的传染源或感染者。目前,内地已将检测范围更聚焦,并锁定优先检测的人群。

武汉全民检测再次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社区基层组织动员起来,使得990万人可分社区、分楼栋、分时段有序接受采样,体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同时,在检测方法上,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排查以单检为主、混检为辅,混检单次不超过5个样本合并检测。

“硬核”快刀斩乱麻

自疫情开始以来,国人已习惯用“硬核”之招解决问题。“硬核”的招数管用,无模糊空间,无商量余地,且操作性强,常有快刀斩乱麻之功效,用一种地毯式排查,把无症状感染者几乎都检测出来,可望无一漏网。

不过,下决心全民检测,确实要考虑人力和财力的代价。再说,全民检测这个“硬核”之举,也许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硬”,生活是动态的,大规模的检测之后,每一个被排除感染的人仍需要面对现实种种显性和隐性的毒源;在检测过程之中和检测完成之后,仍有可能接触境内疫区或境外输入的关联病例,成为新的无症状感染者或确诊患者。

锺南山三劝港全检

11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强调,香港现时的问题在于能否有效区分健康人士和感染者,应尽快切断传播链,当务之急是需要全民核酸检测。这已是他第三次建议香港全民检测了。

11月28日,在上海科普大讲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在如今香港新增病例持续的背景下,鼓励全员检测是最有效率的一件事,全员检测越早做越有利。

林郑:恐现反效果

对于锺南山的提议,特首林郑月娥回应称,香港没有内地体制的优势,民众无法相对服从,如果强行将内地防疫的方式套用在香港,可能会出现反效果,且若要进行全民筛检,将可能面临长达4至5周的封闭管理期,香港需要付出代价。

林郑月娥称,强制全民检测并非切实可行及有科学根据,认为短时间内无法动员全港人口检测,又要彻底停止入境才可处理。她征询了4名政府专家顾问,他们一致不支持全民强制检测。

林郑月娥认为,检测是目前防控疫情的关键,但要为700万人在一段短时间完成强制检测,涉及科学根据、成本效益和是否切实可行等现实问题。她指出,特区政府现采取的是针对感染群组或高风险人士的强制性“须检必检”、安排目标组群的“应检尽检”和为满足市民希望安心而提供的“愿检尽检”服务。

港防疫全国表现最差

在抗疫工作上,可以说香港是全国表现最差的城市。第四波疫情爆发,确诊数字再攀上一日逾百宗新增确诊的高峰。

香港在中国疫情排行榜上排第一,排行榜是按现有确诊数字最高的省市来排序,香港现有确诊是逾800宗。目前,全国有大量省市已经“清零”。

有学者指出,特区政府除了收紧措施,增加社区检测中心外,需要提出真正能“清零”的措施,期望所有市民自愿检测“愿检尽检”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是卸责行为。

全民检测的呼声越来越高,日前,两位前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和梁振英先后呼吁香港实施全民强制检测。香港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认为,如果扩大强制检测范围后还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就要考虑尽快强制全民检测,并配合其他防疫措施,例如封城14日,支援因措施受影响的市民,以及外防输入病例。

九成港人赞同全民检测

香港工会联合会日前向1万8740名市民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七受访者赞同强制全民检测,也有九成人同意“封城”14日配合检测。“青研香港”也于11月下旬在网上展开问卷调查,成功访问6000多名市民。调查指,支持特区政府推出更严厉防疫限聚措施及全民检测的人数均超过九成。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雷鼎鸣认为,若要强制检测,便要立法。立法会现时已有条件较快速立法,若要防范无理的司法复核阻延时间,政府应使用《紧急法》。检测是为了保护生命与财产收入,不带政治性,很少有议题比此合乎紧急状态的条件了。特首与行政会议成员有权宣布《紧急法》,有权可用而不用,不够果断。

雷鼎鸣指出,就算检疫如何严谨,隔离如何彻底,也不可能排除有一些隐性患者被漏掉。这有方法化解,就是全民检测不止一次,这比什么封城或全民隔离有效率及成本低得多。一次全民检测做不到百分百的清零,假设九成的感染者被找出,隔了一段不长的时间后,政府应做第二次,两次都筛走九成,那么只剩下百分之一,若测试三次,则剩下千分之一的感染者。

无病征的感染者传染性较低,可能搞两三次全民检测已早可把新增个案控制在一个极低水准,到时不一定要全民,可较有针对性。

可增市民检测诱因

香江智汇主席、医生吴历山对《亚洲周刊》表示,现时疫情严峻,关键只在于特区政府是否能下定决心去推行全民检测。如果政府决心要做,就要将之视作一项重点工程,从如何向市民宣传解释,到具体措施的设计,各方面要互相配合。

他建议,可从增加市民做检测的诱因和唤醒市民的社会责任感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推出全民检测的时候,同时推出健康码,并将两者挂勾,令参加检测者可免费获得健康码。

第二,令参加检测的人士未来可获得接种冠病疫苗的优先权。

第三,释放社会的正能量,让市民认识到参加检测是尽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营造全社会共同抗疫的气氛,令市民对结束疫情增添期盼。

吴历山认为,香港制定抗疫政策应该发挥香港独特优势,这是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没有也学不来的,例如与内地交流、学习内地的成功抗疫经验,可请求内地强大的检测队支援,请求内地优先供给高效疫苗。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渣男变道德天使的历史讽刺/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

特朗普是美国“觉醒文化”的克星,反对吸毒自由化、跨性别自由化、盗劫自由化和非法移民自由化,选举大胜,见证渣男变身美国道德天使,成为历史的讽刺,也是常识逆袭的胜利。

很多人都认为特朗普是一个渣男。他结过3次婚,婚外情无数,风流事迹人尽皆知,偷腥被抓、付掩口费被告上法庭败诉,是不折不扣的道德败坏的家伙。

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位没有道德底线的政客,却成为美国道德底线的维护者,是美国福音派基督徒眼中的道德捍卫者。

颠覆民主党“政治正确”

因为特朗普是美国“觉醒文化”(Woke Culture)的克星,誓要打倒当前在美国引起极大争议的“新4大自由”,要颠覆民主党左翼自由派所推动的“政治正确”,将其标签为“政治不正确”,还以美国社会的本色价值,恢复民众对美国未来的信心。

美国自由派左翼近年所推动的“新四大自由”,包括(1)公帑支援未成年转性手术自由化,(2)吸毒自由化,(3)盗劫“零元购”自由化,(4)非法移民自由化。

这都在美国社会掀起争议,但是拜登政府却放任自流,甚至暗中支持,结果使民间内部矛盾激化,引发反弹。特朗普对此严加谴责,揭开那些戴着“进步自由派”面罩的真面目,获得巨大的支持,席卷了7大摇摆州,在全国获得了7400多万张选票,共和党也囊括了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使他成为自小罗斯福总统以来最有权力的美国总统。

美国民心思变,不满民主党被极端主义绑架,期盼有一位强势的领袖来拨乱反正。支持特朗普的选民,都不会怀疑他的桃色绯闻,却认为这是他在私人领域的隐私,而拜登和贺锦丽对“新4大自由”的问题束手无策,甚或只手遮天,却是美国公共领域的公共利益,必须挽狂澜于既倒。

马斯克为儿变性深痛

马斯克就是“新4大自由”的受害者。他说儿子在青少年时被诱惑接受变性手术,成为跨性别的女性。马斯克对此深痛恶绝,认为儿子就是被“觉醒文化”的病毒“杀死”,形存实亡。吸毒自由化,在于越来越多的州将吸毒“除罪化”,费城的肯辛顿大道上行尸走肉的瘾君子,成为美国的耻辱。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对于不超过1000美元的盗窃和抢劫,视为“轻罪”,司法部门不起诉,导致很多百货公司关门,也成为国际笑话。

至于美墨边境之门打开,过去3年多估计约1000多万非法移民涌入,也成为美国社会的负担,原来大都会中无家可归的露宿者人数更是飙升,变质为城市的毒瘤。

这些都是美国“新沉默大多数”所痛恨的景象,质问为何“美国梦”会成为“美国梦魇”,尽管西方主流媒体如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选前都曾预测贺锦丽会获胜,但是最后选票的海啸冲垮了误读民意的同温层,使特朗普这一个渣男成为美国的道德天使。这是美国历史的讽刺,也是常识逆袭的胜利。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