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特朗普取消出生公民权风暴 追溯华裔黄金德奠定宪法权利

报道:丁果

特朗普称要终止“出生公民权”的宪法权利,企图推翻1868年华裔黄金德奠定的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如今康涅狄格州检察长汤伟麟、联邦法官何俊宇等华裔追随百年前黄金德的步伐,力争权益。

特朗普就职大典在即,他的众多竞选承诺将面临严峻的检验。

除了乌战24小时内停火显然会跳票之外,舆论更关注特朗普声称上任第一天,就要绕过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以总统行政命令来终止“出生公民权”,该计划被视为打击非法移民的重要一环。

1868年批准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即 “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并受美国管辖者,均为美国公民”的法源,第一个适用的案例主角,竟然是百年前的华裔黄金德(Wong Kim Ark)。

旧金山大学法学院前院长特拉斯维纳说,黄当年的抗争“使千万人受益,他们从此可以昂首挺胸说:我生在这里,我是美国公民”。

黄金德在1870年代初期生于旧金山的萨克拉门托街其父亲开设的杂货店楼上。

由于当年爱尔兰裔暴徒抢劫和纵火焚烧唐人街,导致多名华裔死亡,父母带黄金德于1877年回中国避祸。

黄金德10岁时在叔叔照顾下返美,长大后成为厨师。

由于华工时代女性不多,黄金德在1890年回国娶妻;1894年,黄再次前往中国探望妻子和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出发前,他获得一份经过公证的声明,证明他是在美国出生,从而拥有返回美国的权利。然而,黄翌年返美时,美国政府根据1882年5月6日通过的《排华法》拒绝他入境,不再承认其公民身分,故而被迫滞留在旧金山湾中的一艘船上长达4个月。

生于美国都是公民

获释后,黄在旧金山中华会馆律师协助下,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诉讼,联邦最高法院最终以6比2的投票结果,认定根据第14条修正案,每一位生于美国的人都是美国公民,即使他父母是外国人亦不例外,并重申联邦国会通过的法律也不能剥夺这项权利。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国诉黄金德案”,也是“美国公民出生地原则”,亦是“属地主义”原则的由来。

当然,最高法院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两位法官则认为,“并受美国法律管辖”应该是从政治上效忠美国,即根据血统主义(属人主义)原则,新生儿的国籍应根据其父母的国籍来认定。

对于这种解释,自由派一直认为是某种白人至上主义的表现。

特朗普去年胜选后,接受全国广播公司访问时强调,仍然计划在重返白宫的第一天就终止“出生公民权”,他指示未来负责联邦相关机构的人,起草行政命令的版本,企图绕过第14修正案,规定在美出生的婴儿,除非父母中有一人是美国公民,否则不能让该婴孩获得美国公民身分。

特朗普很清楚,因为修宪程序复杂繁琐,而且要各州同步,更属不易。宪法第14修正案也提及,所有州皆不得制订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之特权或豁免权之法律,故而特朗普也不能像处理堕胎问题那样,让各州自行决定相关的法律。

事实上,早在2011年,亚利桑那、佐治亚、俄克拉何马、宾夕法尼亚和南卡罗来纳各州的部分保守派议员,就曾希望促使联邦最高法院重新评估对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错误解释,或迫使国会采取行动。这些议员属于“州议员支持合法移民”组织,他们想以“州公民权”(父母一人须为美国公民)来定义出生地公民,却因被舆论抨击为“违宪”而无疾而终。

特朗普支持属人主义

由此,特朗普同意支持限制出生公民权的保守派意见,即宪法中提到的“受美国司法管辖”应排除无证移民的子女。

然而,反对者批评这种解释违背了宪法精神,而且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持,何况从历史来看,早期参加淘金潮之类的廉价劳工也可能是无证移民,而黄金德案为美国出生的人开辟了“成为美国人”的司法先例。

这就表明黄金德在百多年前打的这场官司,或许惠及今天正面临困境的无证移民父母在美国出生的后代。

说来也是巧合,在特朗普矢言终结“出生公民权”引发全美关注和争议后,同样也是华裔的康涅狄格州检察长汤伟麟在去年行底,公开反对特朗普,并承诺将立即挑战特朗普可能提出的总统行政命令,因为“这不仅是一项反移民政策,更是对宪法第14修正案的直接挑战”。

汤伟麟美国出生

51岁的汤伟麟是康州首位当选检察长的亚裔,也是其家庭中第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公民(父母分别来自广州与台湾)。

他表示,第14修正案体现了美国宪法的核心精神,即每个美国人都是平等的,“我从小在父母的中餐馆成长,今天能成为康州检察长,这样的故事只有在美国才能发生”。

汤的父亲当年以旅游签证到美国,却因身分问题面临遣返危机,最后在社团帮助下,通过信件向时任总统尼克逊求助而获得合法身分。

汤伟麟说出他敢于公开挑战特朗普的简单而直接的理由:“我的父母为生活拼尽全力,跑到美国寻求生存之路,而我现在要站在这里捍卫他们和其他人的权益。”

美22州要挑战特朗普“违宪”

美国22个由民主党控制的州,也明确表态要挑战特朗普的“违宪”之举,导致特朗普也面临“政治承诺跳票”的危机。

同为华裔法律人,受特朗普任命的联邦第五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何俊宇也曾在2006年撰文指出:“出生公民权是由第14修正案保障的,无证移民的子女享有与‘五月花号’移民后裔同样的权利。”

出生公民权不限

尽管近年部分保守派提出“移民等同侵略”的新论调,但是何俊宇明确表示,出生公民权不受战争或侵略情况的限制。

特朗普曾说,只有美国有“出生地公民权”的“制度漏洞”,殊不知邻国加拿大和巴西也有相同的宪法公民权条文。加拿大在10多年前的哈珀政府时期,也因公众反对外国人到加拿大坐月子的舆论,由移民部长康尼提出过废除出生地公民权,却因为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卑诗省等反对,无法满足修宪门槛而作罢。

对美国而言,部分意见认为,若特朗普的总统行政命令遭受挑战,不排除白宫会将问题上诉到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掌控的高院来重新释宪,从而可能推翻“美国诉黄金德案”的判决先例,一如高院在2022年推翻1973年的“罗诉韦德案”。

北美华人鲜争民权

不管如何,北美华人百年来都被其他少数族裔或主流社群诟病只顾“自扫门前雪”,从不为民权主动奋斗,而是享受别人争取来的权益。

在出生公民权问题上,无论两岸三地,都曾出现通过旅游签证到美加生孩子、拿公民身分的潮流。

殊不知,在推动出生地公民权的司法诉讼中,恰恰是百年前的华裔黄金德挺身而出,敢于用美国宪法修正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后人栽下了一棵乘凉的大树,为美国留住了数以万计的英才。

如今,汤伟麟等华裔法律人和民选官员将再次挺身而出,为捍卫黄金德案背后所依据的宪法原则,即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而抗争,彰显华人也是美国人权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分子。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国际

特朗普签行政命令 恢复使用塑料吸管

(华盛顿11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联邦政府停止采购纸吸管,恢复使用塑料吸管。

特朗普10日签署行政命令,禁止行联邦行政部门和机构采购纸吸管;特朗普说,“我们要恢复塑料吸管。”

特朗普在签署行政命令时表示,纸吸管难以使用,它们时常破损、炸开,碰到热源就变得不耐用,可能几分钟到几秒钟就不能用了。

行政命令的内容则指出,现在社会上存在对塑料吸管不理性的反对,让美国许多州、城市和企业决定禁止使用塑料吸管,或者饮料不附赠塑料吸管。

行政命令表示,塑料吸管经常被纸吸管取代,但纸吸管功能性低,甚至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风险的化学物,而且制作成本还高于塑料吸管;行政命令并表示,有时纸吸管还使用塑料包装,有违其保护环境的初衷。

行政命令表示,正因如此,结束纸吸管的使用符合美国的政策。

行政命令要求行政部门和机构禁止采购纸吸管,且不再提供纸吸管;此外,行政命令也要求各联邦机构取消任何对塑料吸管不友善的政策和规定。

行政命令也要求相关单位在45天内提出国家策略,以结束使用纸吸管。

拜登政府去年禁用

此前,特朗普曾在7日表示,他将阻止拜登政府的一项计划,即在联邦政府内部逐步淘汰使用塑料吸管,转而使用纸质吸管。他称纸质吸管并不好用,并宣布要“重回塑料时代”(BACK TO PLASTIC)。

2024年时拜登政府曾下令,到2027年逐步淘汰联邦政府餐饮服务、活动和包装中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并计划到2035年淘汰在所有其他联邦业务中的一次性塑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