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特朗普心魔是西方梦魇

作者:笔锋

特朗普是患有外交政治妄想症的“美国病人”,企图创造美丽新世界,却力所未逮,从加拿大到格陵兰,暴露短板,软实力崩塌,失去道德制高点,沦为色厉内荏暴君型人物,成为全球笑柄。

绝对权力会绝对的腐化。美国总统特朗普绝对权力会绝对的腐化。这位地产商出身的美国总统,在第2任不到2个月时间内,就演出了让朋友和敌人惊讶不已的剧本,被视为动摇国本,蛊惑全球民心。

美国总统成为西方的敌人。这是西方主流媒体的共识,不仅民主党左翼媒体痛批,也是美国右翼媒体的焦虑,包括《华尔街日报》等都忧心忡忡,恐惧美国立国以来200多年的基业会毁于一旦。他被形容为“国王”,白宫成为宫廷,被一群拍马屁的宠臣所包围,每天都发出很多荒腔走板的“圣旨”,但又不可能实现,而只会成为强大的回力镖,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特朗普宣称要并吞加拿大和格陵兰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在国际形势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但特朗普却不断“碎碎念”,反而激发加拿大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凝聚前所未见的爱国心,一致抗美,推出各种反制措施,让特朗普的关税大刀不断高高举起,但又要轻轻放下。吞并格陵兰要面对丹麦是北约成员国的事实,若美军入侵格陵兰,会引发北约联合反击,可说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己人打自己人,情何以堪。

从政治心理学角度分析,特朗普是个外交政治妄想症的“美国病人”,企图创造一个他心中的“美丽新世界”,却力所未逮,徒暴露自己短板,不仅是国力的局限,也是软实力的崩塌,失去了道德的制高点,沦为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型人物,成为全球的笑柄。

被迫害症候群

特朗普也是内政上的心理病人,他患有严重的“被迫害症候群”,到处乱枪打鸟,但也打到自己的鸟。

他那整肃公务员的爱将、声称代表“政府效率部”的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也公开发函给美国联邦政府的贸易主管,指出关税战损害特斯拉的市场利益,另一个人工智能企业Open AI也公开反对关税战,认为不利美国企业发展。

最奇葩的是特朗普要对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发起关税战,而自己国内的鸡蛋价格飙升,一只蛋价格高达1块多美元,民怨四起,特朗普不能再将此事推给拜登政府,他寻求北欧诸国等输入鸡蛋,以解民困,却又持续向丹麦施压要吞并格陵兰,被视为头脑混乱,前倨后恭,让欧洲耻笑。

特朗普明目张胆的打击几个知名律所,禁止它们参与有关联邦政府的司法案子,却被这些律所起诉。他解雇政府公务员以致很多官司反控白宫。2名他任命的大法官都对总统滥权予以警惕,展现“吾爱总统,但吾更爱宪法”的专业精神,打脸特朗普,使他的政治复仇计划受到抑制。

特朗普当然不肯罢休。他宣扬要打破美国“深层政府”的黑幕,指使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裁减冗员,并列出很多浪费资金和贪腐的例子。这获得不少民意支持。但另一边厢,他自己和家族也秘密搞一个深层政府,创造光怪陆离的虚拟货币,以自己、第一夫人和儿子等名字,大发虚拟货币,暴涨暴落,大割小老百姓的韭菜,刮尽民脂民膏,吃相难看,让美国人民不齿。

特朗普心理疾病的深层原因,还在于他的高度自恋,认为“朕即国家”,比天下所有人聪明,永远不会犯错,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他崇拜权力,深陷权力拜物教黑洞中,以为可以用自己的魅力迷惑对手。他积极推动乌战和平解决,以实现他选举时说过24小时解决乌战的诺言,迄今他的和平方案各方不讨好,俄罗斯总统普丁对他也是若即若离,了解他寡信失义的性格。
对于中国问题,他也是飘忽不定。

争取访华与习近平同庆生

美国媒体传出他要争取今年6月14日生日期间,访问北京,与6月15日生日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庆祝生日。但北京对此仍然没有反应,背后原因是慎之又慎,因为特朗普喜欢表演、直播,却常常失控。月前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并坚持搞现场直播,结果在最后十来分钟出事,激烈争吵,将两国矛盾公开化,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中南海对此自然铭记心头,不会陪他演戏。

尤其最近七国会议(G7),美欧不再提一个中国政策,反而批评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扭曲,被北京驳斥,反映美国对华政策不稳定,要争取中美元首生日高峰会,仍存在太多变数。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特朗普的人格特质,长期以来都是翻云覆雨,动辄翻脸,成为当下地缘政治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中国恰恰相反,在政策上有很大的确定性,一言九鼎,成为国际上的一股稳定力量。

金融界转移到中港

特朗普的关税战、贸易战和科技战,要让美国再工业化,但被华尔街看衰。股市持续下跌,金融界都担心关税之争何时了,热钱开始撤出美国,往中国和香港移动。金融市场的东升西降,成为特朗普政府的警号,展示资本出逃的趋势。

资本不会说谎,用脚投票,远离特朗普的心理疾病,远离不确定的美国,才可以保住美国和西方的元气。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国际财经

批特朗普关税算法错得离谱 诺贝尔得主:像ChatGPT的答案

(华盛顿6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对此,《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撰文痛批,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错误百出,仿佛是“ChatGPT会给的答案”,呼吁美国政府重新审视,避免进一步损害国际贸易和经济稳定。

克鲁曼3日在内容创作平台Substack发表专文,批评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新关税政策的计算公式过于简化,仅以美国对某国的商品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出口总额,再除以二,完全排除了服务贸易和其他经济层面的考量,也忽视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甚至比1930年代的“史慕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更具破坏性。

“这套算法错得离谱,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克鲁曼直言,这根本像某个助理考试前临时拼凑的作业,或是问ChatGPT会给的答案,特朗普声称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超高关税,而他征收的对等关税只是其他国家对美国征收关税的一半,但这些数据完全不符合事实,像是特朗普宣称欧盟对美国征收的关税达到39%,但实际上欧盟的平均关税不足3%。

克鲁曼分析,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仅是经济误判,更是政治上的操弄,这些政策的背后不是出于经济理性,而是为了向选民展示“权力”与“控制力”,是专为政治造势打造的工具。

为此,他也警告,若企业与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政策失去信任与可预测性,将削弱全球对美国的投资意愿与合作动力,对整体经济稳定造成长远冲击。

不过,克鲁曼也坦言,特朗普即便意识到错误,也不会修正政策,因为这会破坏他所建构的权威形象,“无知与不负责任,正是特朗普风格的一部分。”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