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缅甸“东盟利比亚”命运轨迹

报道:华锦连

缅甸军方镇压已逾700人丧生,民间自发成立公民武装部队,埋下内战定时炸弹。美国势力借此挑动反华情绪;中国审慎应对避免选边站。缅甸要慎防步利比亚后尘,部族势力纷争四起武装割据,继而牵扯外国,陷内战深渊。

缅甸19岁华裔女生邓家希3月3日命丧街头示威,震惊全球多国华人社会。站上抗议前线的邓家希死时身穿一件印有“一切都会好起来”字样的T恤,但她的遗愿至今未了,缅甸动荡局势持续恶化,内战一触即发。

民间“公民不合作运动”死命顽抗的力量之强大,相信超乎缅甸军人的预估,但军方和警察也寸步不让。自2月1日军人政变逮捕昂山素枝以来,镇压行动不断升级,已夺走700多条人命,死亡人数还在增加。

今年经济料萎缩10%

当地经济活动已陷入停顿,外有西方国家制裁,内有公务员罢工导致政府部门停摆,商场、银行和邮局等关大门,互联网无期限断网。世界银行预测,缅甸经济今年将萎缩10%。

3月13日,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全民盟)在昂山素枝等领导人被捕一个多月后,自行宣布组建类似“影子政府”的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誓言以革命方式推翻军人统治;31日又宣布废除2008年宪法并成立临时政府,同时和少数民族武装及其他武装组织讨论建立联邦军事宜。全民盟的反击,预示着缅甸政局将陷入长期动荡。

公民武装部队5目标

3月底再一危险信号出现。缅甸华文媒体于25日报道,民间已自发成立“公民武装部队”组织,要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抗军政府。从“不合作”升级为“武装部队”,埋下缅甸走向内战的定时炸弹。

“公民武装部队”提出5项目标,包括瓦解军政统治、推翻官僚机构、组织民主政府、无条件释放所有政治犯,以及统一联邦。该组织还恫言,如果无法真正实现联邦民主制,他们会武装起义,在必要时与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合作,共同为联邦民主而战。

有别于西方媒体齐声谴责军政府血腥镇压、侵犯人权及呼吁回归民主的态度,关注缅甸局势的中国媒体把焦点放在乱局背后的影武者,并从“公民武装部队”提出的5项目标判断,西方国家的手已公然伸入缅甸。

以叙利亚为例,分析指出,反对派打着西方给予的口号,与极端武装串谋打起多年内战,结果美军占领东南方油田,土耳其占领北方部分区域,战火不断造成生灵涂炭。

历史悲剧正在缅甸上演,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所谓公民武装部队获西方幕后支援。

缅甸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环节。中缅铁路、皎漂深水港、中缅油气管道等,都是中国在缅重要投资项目。

皎漂港战略价值尤其高,被视为中国“珍珠链”沿线港口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保护中国在印度洋的海上运输线,让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不通过马六甲海峡,直接运到云南;皎漂港甚至可成为中国直接进入印度洋的重要基地。

缅甸中资被打砸烧
反华黑手身分成谜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一旦爆发内乱,大概率将沦为大国博弈战场。因此,部分中国舆论质疑西方刻意打乱中国在缅甸的一带一路布局,反华浪潮第一道突破口就是目标明显的中资企业。

单在一天内,仰光多个工业区有32家工厂遭纵火和打砸,多为中资或中缅合资企业。据外电报道,纵火者大多骑着摩托车,带着铁棍、斧子和汽油桶,冲进工厂搞破坏。有抗议者甚至高呼:“烧掉中国天然气管道!”

北京难独善其身

反华行动的幕后黑手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示威者则否认涉事,并反咬军方是主谋,对中资企业下重手是为在工业区实施戒严制造借口。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则将矛头指向总部设在伦敦的“缅甸人权网络”(BHRN),指其网页上标注的金主之一正是“在涉华议题上臭名昭彰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中缅有20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中方将两国关系形容为山水相连的“胞波”兄弟,但事实上中缅历史问题纠结,缅甸政变让中国处境尴尬,所引发的反华怒火更让北京难独善其身。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告诉中国媒体,国共内战之后,李弥残部跑到缅甸,在缅北形成割据势力,这对当地政治局势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些中国私企去缅甸开发资源,没有兼顾义利,对当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招致缅甸部分民众不满。

中国外长王毅在缅甸发生政变前不久访缅,加上官媒新华社将政变形容为一次“重大的内阁改组”,各种新旧因素叠加引发缅甸网民臆测,莫非中国就是默许军方发动政变的影武者?

事实上,北京与缅军关系并非如缅甸年轻世代所想像般亲密。缅甸军方不满中国支持边境武装少数民族,双方猜疑多过互信。北京近年也不断与昂山素枝领导的全民盟建立密切关系,昂山素枝在位时多次访华,中缅经济走廊也在她主政下谈妥。

客观地说,中国在缅甸秉持本国利益至上立场,军方或民选政府谁执政都没关系,谁能维持缅甸稳定,确保中国在缅利益不受损害才重要。

中国使馆与全民盟接触

据缅甸媒体《伊洛瓦底》4月8日报道,中国驻缅使馆在军人政变近2个月后,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这个时间段首次与被罢免的全民盟议员接触。北京此举相信是为消除缅甸民众对中国的猜疑,试图在军政府与全民盟间保持平衡,避免形成全面倒向军人的印象。

在东盟十国当中,缅甸民族问题最复杂,135个民族,八大主体民族,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在历史上作为大族的缅族与其境内的少数民族一直关系紧张。

英殖民政策遗害缅甸

殖民历史的烙印是造成民族矛盾激化的根本性因素。英国殖民者当年对缅族和少数民族采取“分而治之”政策,让缅族和各少数民族相互制衡,导致缅族与少数族群长期隔离。为镇压缅族的顽强反抗,英国殖民者又从山区少数民族中招募殖民政府的警察与军人,进一步加深族群矛盾。

缅甸地方武装力量接近20支,其中实力较强有克伦军、德昂武装、掸邦东部同盟军、南掸邦军、北掸邦军、果敢同盟军、克钦军、佤邦联合军等8支。克伦族最具离心倾向,他们从来未被缅族实际管理过,一直处于相对的自治状态。

《彬龙协议》沦为废纸

1947年,昂山素枝的父亲、被誉为“缅甸联邦之父”的昂山将军为促成国内各民族合作,摆脱英国统治,代表缅族与掸族、钦族及克钦族的领导人在缅北掸邦彬龙召开会议及签下《彬龙协议》,达成允许各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权的共识。

为赶在国家独立之前搞定民族问题,这个赶鸭子上架的产品——《彬龙协议》非常粗糙,建国游戏规则没有讲好。随后的《缅甸联邦宪法》还规定“允许少数民族在加入联邦10年后,自行决定是否继续留在缅甸联邦体制中”。

这条“民族自决”原则加上不具太多细节的《彬龙协议》,都为之后的民族矛盾激化和内乱爆发埋下重大隐患。昂山在缅甸建国前夕被刺杀,更是打乱了缅甸民族和解进程,也改写了这个苦难国家的历史。

随着各邦“脱离权”的10年大限渐近,缅甸政府对这个问题也越来越敏感。1962年,尼温领导的缅甸国防军发动政变,取缔议会政府,实行军事独裁,含有“脱离权”的《缅甸联邦宪法》被废除,促进民族和解的《彬龙协议》也沦为废纸一张。

缅甸只是“想像共同体”

缅甸这个由多部族组成的独立国家终究只是一个“想像共同体”,各邦为自主权开始与缅军对抗甚至交战,造成少数民族武装各自割据的乱局。这个乱局却正好为缅甸国防军长期掌握政治权力的行为提供合理化解释。一旦军队实力弱化被地方武装骑在头上,缅甸必定四分五裂,各族地盘沦为不同强国的附庸国。

长期下来,国防军与地方武装俨然已形成一种“对打共生”的微妙关系——因地方武装威胁国家领土统一完整,所以国防军须掌握强大政治资源;国防军越是有资源镇压,地方武装就越是反抗,也就坐实国防军称其威胁国家领土完整的指控。

因此有人认为,老谋深算的国防军刻意给地方武装留下活口,因为维持长期交锋的局面才能力保军队紧握主导性权力的地位难以撼动。

恐开启部族武装割据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和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都不约而同指出:“缅甸军方是缅甸问题解决方案不可替代的角色。”

杨荣文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警告,终结乱局的解决方法绝非强行推翻军权,因为这可能使缅甸步上伊拉克或利比亚的后尘,部族势力纷争四起如同武装割据。

“如果你把军方排除,缅甸社会的当下反应绝对是欣快亢奋的。但5年、10年后呢?我认为缅甸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或伊拉克,而这会把周边邻国包括中国、印度、孟加拉和东盟牵扯进来,造成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乱局。”

比拉哈里在他撰写的《5个关于缅甸的硬事实》文章中说:“如果军方实力严重弱化、内部分裂甚至瓦解,那么缅甸可能分裂并走向内战和动荡。我们已经看到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等案例了。”

比拉哈里认为,美国与其盟友须放弃急于逼迫缅甸回归民主的幻想,比较实际的目标是依据保障军人权益的宪法重新举行选举,让缅甸回归某种程度上的文官政府执政。但昂山素枝将不会有份参与执政。比拉哈里分析指出,军方态度再明确不过,他们要把昂山素枝从缅甸政治中完全拔除,外国力量能做的是确保她性命不受威胁。

问题来了,西方各国和缅甸民众能不能接受“没有昂山素枝的缅甸大选”?甚至是“没有昂山素枝的缅甸政治”?形势并不乐观。

一旦内战 东盟难置身事外

缅甸是东盟大家庭成员,一旦内乱升级至内战,东盟无法置身事外。东盟已同意就缅甸问题举行领导人会议,缅甸军方据称同意出席。不过,东盟奉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一贯以“安静外交”形式来对区域内争端进行斡旋,不能奢望这个组织对缅甸军政府指手画脚。

各国言行须拿捏准

比拉哈里认为,东盟在缅甸问题上应继续保持其能见度并与缅甸军方维持联系,这个动作看似毫无意义,却可减轻西方国家面对的内部压力,避免西方在压力下乱出招。同时,东盟国家领导人的言行要足够强硬才能维持该组织信誉,但又不能过分强硬导致缅甸军政府反弹,拒绝接触。

“等到缅甸军政府有安全感又想找下台阶时,东盟届时可扮演关键一角,所以当下不能让军政府将东盟拒于门外。”

长期以来,缅甸除了军队就没有发展出另一套有效统治工具,军队却又只专注于维护自身垄断地位,没有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即使是民主化政治转型也是军人说了算,权力游戏规则由这个狠角色设定,牢牢将民主化控制在其划定的红线内。

军队的底线是宪法框架下的特殊地位,包括保留议会中四分之一席位、对立法掌握实质否决权、独立的军事预算,以及不受文人政府监督的独立性,甚至还可以在紧急状态下根据国防安全委员会会议的决议接管国家政权。

2月1日军人政变让全世界看清了,昂山素枝领导的全民盟虽然已经执政5年多,但宪法赋予军人掌握实权的现况却从未改变。

忧全民盟胜选声势涨
军方先发制人除后患

一个合理推断是,以敏昂莱为首的军方意识到在民主选举中已无法跟全民盟分庭抗礼,他们担心执着于总统大位的昂山素枝将凭借选举大胜的契机和如日中天的声势,强推修改宪法,让自己名正言顺当总统,也顺道把军方“请出”缅甸政治。

于是乎,军方先发制人以大选作弊为由,选在新一届议会首次召开会议当天,一举把昂山素枝和其他全民盟要角全数抓走,再套上各种罪名,势要把昂山彻底赶出缅甸政治,以免除后患。

昂山素枝因两名儿子拥外国国籍而被剥夺总统资格,这是军方设下的紧箍咒。

她如果肯继续妥协求稳,不展现欲通过修宪来完成总统大梦的政治企图心,她跟军方或能勉强把难看的舞步跳下去,维系全天候全身不舒服的合作伙伴关系。但76岁的昂山显然等不及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总统梦离她越来越远,再不行动就没机会了。

全民盟去年在国会加快修宪程序,包括取消总统资格规定、把国家紧急状况时军方接管国家的权力转移至总统、军队国家化、国防部长由总统委任、削减军方在国会的四分之一当然议席等,但统统被军方否决,因为全部触及军方的核心利益。

双方自认有治国之责

作为“缅甸联邦之父”的女儿,昂山素枝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认定家族血脉赋予自己领导缅甸的天职,再加上一生为争取缅甸民主做出巨大牺牲,谁比她更有资格当总统?同样的,自认扛起维系国家领土统一完整重任的缅甸军方也认定,国家统治权力归国家领土护卫者掌管,是天经地义的事。

妥协是政治的艺术,但昂山与军方都执着于权力和头衔,全无退让之意。比拉哈里引述不具名缅甸专家给昂山与军方的微妙关系下了传神的注脚:“缅甸由一个王后和国王在统治,只不过他们没结为夫妻。”

两强相冲必见血,遭殃的是缅甸人民,这个国家亏欠他们太多了。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克钦军击溃缅甸军防线 甘拜地战役改变缅北版图

报道:陈少鹄

缅北最大的民间武装克钦独立军凭借精准的战术与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一举攻克甘拜地,缅军在克钦邦第一特区的最后防线土崩瓦解,显示缅甸军政府统治能力走向衰弱。

甘拜地(Kan Paik Ti)战役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缅甸北部的局势却已被彻底改写。作为缅北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部队克钦独立军(KIA)凭借精准的战术与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一举攻克甘拜地,缅军在克钦邦第一特区的最后防线土崩瓦解。

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克钦独立军在军事上的全面胜利,也进一步揭示了缅甸军政府日益衰弱的统治能力。

甘拜地之战不只是克钦独立军的阶段性胜利,更是一场重新定义缅北权力版图的关键战役。

从11月19日开始,克钦独立军一方面在距离甘拜地15分钟车程的Wutmaw村集结部队,另一方面其政治派别克钦独立组织(KIO)通过发言人瑙布(Naw Bu)上校宣布,克钦独立军决定暂时不攻击甘拜地镇,试图让驻守甘拜地的缅军放松警惕。

暗度陈仓出奇兵制胜

可事实上,这是克钦独立军的暗度陈仓之计。11月20日上午10时,甘拜地缅军守兵开始主动出击,向可能被克钦独立军使用进入该镇的道路发射小型武器和火炮。

克钦独立军和盟军人民防卫军(PDF)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缅军的外围防线。

整场战役中,克钦独立军展现了高效的部署能力和强大的作战效率。

空袭未能扭转势态

在下午3时至4时的激烈交火中,缅军试图通过空中力量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但面对克钦独立军的精准火力和地形优势,空袭未能扭转战场态势。

到下午5时,克钦独立军全面掌控了甘拜地的军事基地、警局及其他关键设施,缅军残部和克钦邦边防警卫军(BGF)剩余成员被迫撤退,甚至有士兵翻越边境围栏逃入中国境内。

克钦独立军趁势彻底烧毁了缅军驻扎的山丘基地,并进一步围剿在友谊隧道周围抵抗的残部。

截至22日,基本上消灭了逃往中缅边境友谊隧道的军政府和克钦邦边防警卫队盟军士兵。

甘拜地战役的胜利,对于克钦独立军来说,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成功,更是战略资源和地缘优势的重大突破。

作为缅甸第三大边境贸易站,甘拜地一直是缅军的重要经济枢纽,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稀土等战略资源的出口通道。

克钦独立军通过此次胜利,切断了缅军的经济和物资供应线,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权的统治能力。

同时,这场战役的胜利为克钦独立军提供了更多的外交筹码,使其在未来的谈判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对于缅军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其统治合法性的重大打击。

克钦独立军的崛起并非一夜之间,而是经历了60多年的血与火。

从民族诉求到武装

从民族诉求到武装抗争,从地方武装到地区强权,克钦独立军的发展历程,是缅甸复杂民族问题的缩影。

克钦独立军成立于1961年,由克钦独立组织领导,其诞生源于缅甸中央政府长期对少数民族的压迫。

少数民族要求自治

克钦族作为缅甸北部的主要少数民族,长期要求政治自治和资源分配的平等,但在中央集权的高压政策下,这一诉求被迫转化为武装斗争。

自奈温政权1962年发动政变以来,缅军对克钦独立军展开了多次围剿,但由于克钦邦复杂的地形和克钦独立军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这支军队始终未被彻底击败。

克钦邦资源丰富

克钦独立军的强大,不仅来源于军事力量,也得益于对经济资源的高度控制。

克钦邦资源丰富,包括稀土、黄金、翡翠和木材等。

克钦独立军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和贸易,为其战争机器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

这使得克钦独立军不仅能够维持长期的武装斗争,还能不断提升武器装备水平,以应对缅军的攻势。

通过收取过路费、掌控采矿权和与国际黑市的交易,克钦独立军逐渐发展为缅甸最具实力的民地武之一。

甘拜地战役的胜利,将克钦独立军推向缅甸权力博弈的中心。

然而,这场胜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克钦独立军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还需要应对更复杂的内外压力。

在国内,他们需要在更广泛的民地武联盟中寻求共识,加强协同作战,推动民族自治的政治目标;在国际上,他们需要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中国在缅甸局势中的关键角色。

克钦独立组织的领导层曾多次强调,其最终目标是推翻缅甸军政府并推动克钦族的完全独立。未来,克钦独立军很可能进一步扩大控制区和利用共同的基督教信仰来争取西方阵营支持,推动缅甸政治格局的重塑。

甘拜地战役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缅甸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克钦军胜利加剧动荡

克钦独立军的胜利,不仅加剧了缅甸的动荡局势,也使缅军面临更大的困境。

从军事上看,缅军虽然拥有更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重武器,但在实际作战中却暴露出指挥混乱和士气低迷的问题,这使得其在北部地区的战斗力持续下降。

从国际上看,缅军因2021年的政变陷入了全面的国际制裁,经济崩溃、美元短缺和燃料危机进一步削弱了其统治基础。甘拜地的失守,不仅是一次战役的失败,更是缅军在北部地区统治力全面崩塌的标志。

克钦军亲西方信基督

与此同时,克钦独立军的胜利也为缅甸其他民地武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参考。

近年来,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德昂军、若开军等民地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意图,这种联合力量可能对缅军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民地武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历史恩怨,也可能成为这一联合的最大障碍。

克钦独立军因基督教信仰以及执行亲西方路线,能否在民地武联合力量中发挥领导作用,还是未知数。

中国角色至关重要

在这一复杂局势中,中国的角色至关重要。

作为缅甸最大的邻国,中国需要在保障边境安全的同时,平衡与缅军及民地武的关系。

甘拜地战役后,缅军士兵越境事件以及克钦独立军完全控制克钦邦全部中缅口岸已为中国敲响警钟。

未来,中国可能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一方面,通过经济援助和外交调停,推动缅军与民地武的谈判;另一方面,加强对缅甸资源和地缘通道的掌控,确保中缅经济走廊的稳定。

甘拜地战役,可以说是缅甸乱局的一个新起点。

克钦独立军的崛起以及与缅军的全面对抗,打破了缅军对北部地区的统治,同时也使中国这一缅甸最重要的邻国必须直面克钦独立军所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须找到平衡点

对中国来说,缅甸乱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灵活的外交与经济手段,中国或许能够在这一复杂局势中找到平衡点,不仅维护自身利益,更为缅甸的和平与稳定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